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减值测试法对合并商誉进行后续计量是一种趋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每个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在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过程中,在减值测试时点的选择、测试单元的确定、测试计量基础的细化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规范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亟待我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给会计从业人员详尽的规则指导。  相似文献   

2.
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是企业在购并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缺陷,并就吸收合并、控股合并产生的商誉以及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建议,以其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对WTO条件下商誉的重要性以及商誉会计的5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认为合并商誉应当比FASB阐述的组成3的范围要窄一些,只包括收购企业支付了代价的部分,未支付代价的部分不包括在购买价差中,也不应作为合并商誉的组成部分。商誉的计算公式为:“商誉=持续经营商誉+支付成本的合并商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不断升温,溢价收购已成为普遍现象.现行的传统商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本文从商誉的性质和构成因素出发,阐述了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合并商誉及负商誉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合并会计中合并商誉及负商誉确认基础、计量方法和会计处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目前我国应确立以购买法为基础的合并会计,确立以可辨认净资产账价值为合并商誉及负商誉的计量基础,认为合并商誉应系统摊销,合并负商誉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相似文献   

6.
刘宗生 《华章》2008,(16):5-6
商誉是备受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话题.对于商誉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做法.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市场不够完善,一直未对商誉做明确的规定,只是简单规定对于外购商誉按成本入账,并在合理使用年限内进行摊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并购增多,加之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与国际会计趋同的呼声愈来愈高.在这样的主客观因素催化下,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均作了较为详实、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对商誉问题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商誉的本质入手,分析了商誉在企业并购中的处理方法以及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处理方法,并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探讨了商誉的本质属性,并从商誉价值构成的角度,厘清了商誉价值的确认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商誉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希望无论是对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还是企业会计实务工作都能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会计准则中,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核算的规定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又兼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但新准则对商誉的确认、初始及后续计量方法等的规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商誉是备受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商誉的确认、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理和列报等问题,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可以作为合法的出资方式,但却对作为知识产权中的商誉出资在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予以否定。我国有关公司的法律规定在商誉出资这一问题上是存在矛盾的。商誉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具有出资的适格性,但要对商誉与一般无形财产和有形财产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2.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己创立和逐步积累起来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自创商誉的影响因素归纳为良好的关系、卓越的员工、适销对路的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组织结构。财政部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这在商誉的确认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当今高科技时代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自创商誉应当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3.
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摊销以及负商誉等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会计处理日益规范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商誉及商誉会计不仅是会计实务的呼唤,而且也是丰富会计理论的要求。本文针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法人权力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中并购重组交易类型增多,商誉权问题已经成为会计和法律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现实生活到法律领域,再伸延至会计领域,进一步探究商业实践中商誉本质,确定商誉权的法律属性,进而通过其法律性质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浅析善意取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是对物权追及力的限制,目的是为了保护交易安全。确立善意取得,要示主体、客体及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善意取得产生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两个方面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6.
商誉侵权行为是在市场体系下存在的、较为隐蔽的侵权行为方式,但是,它却能给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易为人们所认识的商誉侵权行为主要包括贬损、盗用、诽谤、诋毁;着重对商誉淡化行为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在履行新闻报道职能的过程屡屡发生名誉侵权现象,如何避免名誉侵权成为当前新闻媒体最为头疼的事情。实践中新闻媒体应该注意新闻报道真实、舆论监督正当、当事人同意、消息来源权威、善意批评和公正评论、配合特定机关履行职务等问题,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报道作用。  相似文献   

18.
商誉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看待的。现行会计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有缺陷。无论是外购还是自创 ,商誉的价值都产生于企业内部。作为经济资源 ,它的价值实现或认可 ,必须由价格来体现。从现在管理所处的阶段来看 ,外购商誉以交易价格来进行计量 ,自创商誉以评估价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企业合并的增加,商誉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因此商誉会计完善与否也变得更加重要。我国新会计制度开始涉及商誉问题,其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商誉会计的现状结合相关规定和现实需求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商誉会计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些不足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针对商誉的损害行为经常发生,但是对其提供民事救济的途径不够通畅.除了传统文化的因素外,对相关权利研究不够、缺乏系统性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及司法在这方面的迟滞是造成这种困局的主要因素.法律应该真正体现对商誉权益的重视,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在采取应对措施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与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