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建设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具体化,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重中之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征下,如何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指示,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就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指针。广大青少年是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中学班级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班级管理的导向作用,决定了管理者必须要树立荣辱观教育长期抓的思想班级管理最重要的是启迪心灵,教育青少年如何做人。而荣辱观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如何做人的重要内容。这是班级管理承载的特殊功能与属性决定的。一是青少年的个体属性。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体格的发育、成长阶段,是成人前的必经阶段。本阶…  相似文献   

4.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身先士卒,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加强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义不容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打开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扉页上用隽秀的字体展示给我们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呢?笔者作了如下  相似文献   

6.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领域中的一些制约青少年正确荣辱观形成的因素,对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提出了对策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总书记用"特别"两字既体现了党对青少年的特别关怀和期望,同时也赋予我们基础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就是要切实把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好。为了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笔者以为,中小学校要做好对青少年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工作,就应开展好以下三项主题活动。一、开展好主题宣传活动,让青少年学生感性认识"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8.
朱玉 《吉林教育》2006,(6):21-21
胡锦涛同志前不久就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和中坚力量,要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培养他们的每一名教师,就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奠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广大青少年应该以“八荣八耻”为标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道德新风,争做国民表率,敢为社会栋梁。本刊特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撰写了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为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发展、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观点,它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顺豪 《中国教师》2010,(Z1):246-246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提出了旨在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校园,更需要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引,全面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倡导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问题。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担负起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荣辱观的重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要帮助青少年划清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界限。应当看到,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上存在的假货充斥、诚信缺失,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少数干部的以权谋私、享乐腐化,一些人…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正处于道德品格的成长期,品德可塑性是青少年最突出的特征。人的品德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并最终定型,对荣辱的价值判断也在这个时期产生并树立起来。所以,这个时期进行何种荣辱观教育,对一生品格的塑造至关重要。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青少年抓起,其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辟总结和高度概括。通过荣辱观教育,使“八荣八耻”成为青少年自觉的行为规范,成为青少年树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起点与动力。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广大青少年中加强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从全面提升道德教育的氛围入手,大力提倡荣辱观教育的知行合一,并根据青少年的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荣辱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发展、同伴关系心理、情绪情感、道德心理发展四个方面。探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应利用学校德育工作搞好养成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八荣八耻”,并进一步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本人认为,胡总书记提出的  相似文献   

20.
黄锦 《华章》2007,(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且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的鲜明导向,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树起新的标杆。但是在小学生中开展荣辱观的教育,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