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其中一部分成为新的困难群体,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境遇。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依靠和保障,仅靠征地补偿费用是难以维持其长久生活的。因此,面对河南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增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从动态过程来看,城市化对扩大城市就业乃至整个社会就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体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过于注重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程度低和就业不充分的症结所在。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群集、工业化、结构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小城市扩容、服务业发展、农民工进城等环节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通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提高就业弹性,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土地制度,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化,确保城市化与促进就业的联动。  相似文献   

3.
该文立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对武汉五所高职院校的700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度进行调查,针对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这三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柳州师专学报》2015,(4):42-46
西部地区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是缓解其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压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其就业增长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城市化进程关系密切。以1991—2010年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产出增长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城市化对其服务业就业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微弱。西部地区应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调整服务业行业结构,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化并合理调控城市化成本,以促进服务业就业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对于扩大社会就业总量和城市就业是有利的 1978年至今,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与此同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2.94%,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4.04%,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每年递增2.55%。显而易见,随着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推进,城镇从业人员的增长要比农村从业人贝的增长快得多。因此,在弥补低度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以其固有的规模效应与聚集功能,比农村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要重新审视过去城市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大城市、大都市。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城市化肩负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多个利益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高校、学生、用人单位。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尝试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学生就业的导向性;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的迟效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与用人单位的适切性;用人单位参与学生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推进城市化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然而在对我国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的机制中却长期以货币补偿为主,忽视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缺乏保障等不良后果。为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就业和市民化进程,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结合对天津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调查,提出应在失地农民补偿机制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出加大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履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职责,改变教育内容、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过程中原住民职业培训与就业问题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地方原住民的职业培训和就业问题较为突出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职业教育部门的面前。本文通过对深圳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等的调研,结合后现代的教育理论,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目的,对这个特殊人群的职业培训和就业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事业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基于偏好视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变迁与构建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认为,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创造足够的城市就业机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向城市有序转移,是当前我国可持续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此外,对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了若干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中的利益关系轨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调整变化中所反映出来的利益关系,经历了从"利益一元化"到"利益双重性",再到"利益多元化"的演变轨迹;公共政策目标取向的变化、利益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利益冲突的推动是其演变的主要原因.这种政策调整及相关的利益关系变化提醒我们,应以利益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以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大学生就业、以利益平衡机制确保大学生就业中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利益共赢.为此,政府应该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就业导向、构建利益对话机制、重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体制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动高职集团化办学、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七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于1999年5月做出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它实际上也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需求.过去我省产业结构存在许多弊端,诸如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等,这些都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淅江尽管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资源瓶颈约束,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己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的重点已放在加大行业科技含量,如将生物技术大量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中、发展新兴的高科技……这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深入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应自身角度出发,树立自我促销的理念,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充分就业。大学毕业生应认识自身在就业促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掌握收集就业信息、制作自荐表、面试、跟踪面试结果等就业促销策略,从而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分析近3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可发现珠三角地区、东翼、西翼以及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广东经济主要依靠珠三角地区拉动,而另3个地区的人均GDP严重落后.通过对广东城市化类型进行划分,发现城市化超前型城市有9个、协调型城市有5个、滞后型城市有7个,广东省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区域差异,并出现了两种与世界城市化一般规律不符的情况.本文以汕头和广州为例进行分析,并针对广东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