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汤淼 《百科知识》2007,(2X):37-38
我的一个表弟,在他出国留学之前,有一天,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来到我父母家,说想要学习葫芦丝。我父亲在退休之后,到少年宫教小朋友学葫芦丝和竹笛。对于这个突然要加入的“大弟子”的学习动机,我的父亲很好奇。“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国外,如果觉得孤单,吹吹葫芦丝心里可能就会好过些。”舅舅说。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个表弟,在他出国留学之前,有一天,他的父母和他一起来到我父母家,说想要学习葫芦丝。我父亲在退休之后,到少年宫教小朋友学葫芦丝和竹笛。对于这个突然要加入的“大弟子”的学习动机,我的父亲很好奇。“这样一来,他将来在国外,如果觉得孤单,吹吹葫芦丝心里可能就会好过些。”舅舅说。并非只有表弟吧,常常,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4.
杨先碧 《知识窗》2008,(2):51-5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相似文献   

5.
尹传红 《金秋科苑》2013,(14):58-62
“我的梦想是,有一天没有人再用有线电话了,人人用手机通话。”库珀说,当他制造出第一部手机时,他是如此着迷于这个东西,甚至乐于开玩笑说手机号码重要到“你一出生就拥有一个,如果你不接电话的话.就会死掉。”  相似文献   

6.
过眼云烟     
纪广洋 《知识窗》2006,(5):37-37
有一个小沙弥名叫心通,他忽然厌倦起暮鼓晨钟的禅修来,认为时光过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代法师。有一天他对道悟禅师说:“我什么时候能像师傅一样道行深远、德高望重就好了,那才是令人羡慕的人生境界啊!”  相似文献   

7.
热狗冷猫     
有一天,我跟家人聊天,聊到一半,到我该写作的时间了,怕影响他们的兴致,我就偷偷离开,去了书房。 “爸爸呢?”隔了一阵,我听到儿子问他妈妈。 “去写作了。”我太太回答。“爸爸好像一只猫。”儿子带着抱怨的语气说。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办公室只有两个人。老板学过数学。有一天他跟我谈起无限,说是费了很大的力也弄不清楚。某一天,他吸了毒,就突然明白了无限。他说,那时无限就在他手中,任他尽情地摆弄。我自己对无限也是充满了敬意,甚至认为西方对无限的处理是与我们文化的分水岭。咱们对无限的描述也就是“万”:普适的Gravity被称作“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9.
还是这位喜欢《机器猫》的朋友,有一天我在公司甬道上碰到他,他皱着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对我说:“看报纸了吗?地球的温度正在逐年升高,非常可怕!”我不解地问:“地球升温有什么好怕的?现在不是有空调么,大家躲在房间里面不出去就是了。”  相似文献   

10.
点亮心烛     
崔鹤同 《知识窗》2006,(3):38-38
特瑞是个皮货商,人过中年,事业上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他的情绪十分低落,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王雨 《科学与文化》2005,(11):38-39
最近一个日本朋友要结婚,双方要订契约。他说“我食量大,我要求结婚后每餐至少要有三样菜。“女方说:“对不起,我不能天天这样做三菜一汤,星期天我要休息,所以至少有一天要外出就餐。”结果两人谈好,写在一张契约本上,还郑重其事地画押为证,并注明:“该契约1年有效,1年到期后协商修正续约。”  相似文献   

12.
林清玄出生于台湾高雄旗山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都是乡下平凡的农夫,他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从小就有很多美好的梦想。有一天,林清玄在地里干活时,对正在劳作的父亲说:“我长大了,要到台北去,还要坐飞机。”父亲一巴掌打在他的身上:“孩子,别幻想了,我保证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办到。”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智慧     
《科学生活》2011,(2):86-86
搞笑无厘头 空姐老婆 从前有一只老鼠他很想找一个老婆,可总是找不到。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对他的朋友讲:“我有老婆了。呵呵!” 朋友说:“你怎么不把弟妹领来让我们看看。”  相似文献   

14.
名人故事     
《科学与文化》2006,(9):45-45
但丁和铁匠意大利中世纪著名诗人但丁(1265~1321)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珍视,不许别人有半点歪曲和篡改。有一天,但丁途经一家铁匠作坊,意外地听到里面的铁匠一边在打铁,一边唱着他的诗歌。但丁没有因为自己的诗歌被传唱而高兴,相反,他为铁匠任意缩短和加长自己的诗句而感到恼怒。他二话没说,径直走进那家作坊,随手拿起铁匠锤子等工具,一件一件地扔到了街上。铁匠气坏了,向他扑去,粗暴地质问说:“干什么?你疯了吗?”但丁反问道:“你在干什么?”“我在干活。”铁匠说,“而你乱扔工具,使它们受到损坏。”“我不毁坏你的东西,那你就不要毁坏我的东…  相似文献   

15.
说放弃     
最近,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感慨万端地说:“人在中年过后明白的一些人生道理,如果能在年轻时就悟彻,那该多好呀!这样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干很多事情。”我的这位朋友原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青年,20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在《人民学》和《解放军艺》发表过小说,赢  相似文献   

16.
共振的魔力     
古希腊的学阿基米德曾豪情万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现代的美国发明家特士拉更是“牛气”。他说: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光绪突然身故的原因,一直扑朔迷离,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上一个争论的焦点。百余年来,“自然死亡”说和“谋杀”说各抒己见。持“谋杀”说人士提出的慈禧曾经说过得“谁要叫我不称心,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称心”、“我绝不能死在他(光绪)前头”几句话早已家喻户晓,而慈禧、袁世凯、李莲英等则被很多人指为“谋杀真凶”。  相似文献   

18.
马瑞芳 《今日科苑》2007,(21):113-115
百家讲坛“三变脸儿” 有个记者向阎崇年提出他是不是“开坛元勋”的问题。阎崇年刚答“我不是百家讲坛‘开坛元勋’,在我之前上过讲坛的,大概有1000人。”我跟阎崇年夫人解立红远远地坐在记者身后喝茶。我笑道:“何不干脆说‘我是1001人’,多有趣?”解立红说:“他不会这样说。他得考察清楚才能说,他是不是第1001人。”  相似文献   

19.
妙哉!蝴碟会     
作为一个蝶学研究者,我早就盼望有一天能闯进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详尽地考察一下蝴蝶的生态。现在这一夙愿终于如愿以偿了。大神农架低山区的春季,雾气弥漫,阴雨绵绵,这给考察蝴蝶生态带来了困难。接待我的林区负责人老王见我为此事犯愁,便安慰我说,只要太阳一出来,他就带我去一个好地方,保管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20.
从前呀,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国王想看看哪个女儿最爱他,于是问:“女儿呀,你们怎么爱我的呢”大女儿说:“我像糖一样爱你!”国王一想,糖是甜的,很开心。二女儿说:“父王呀,我像蜜一样爱你!”呵呵,蜜比糖还甜,国王笑得咧开了嘴。轮到国王最喜欢的小女儿了,小女儿想了想,说:“亲爱的父王,我将像盐一样爱你!”国王一想,盐是咸的,又不好吃,觉得小女儿不爱他,于是,把小女儿赶出了皇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