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电视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指标,眼下收视率具有垄断地位,从央视到地市级电视台、从电视广告经营战略确定到具体节目的去留,收视率几乎都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于是许多人都把收视率看成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但笔者认为:收视率的作用当然不可怀疑,而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庄曦 《编辑学刊》2010,(3):42-45
在媒介市场化的进程中,收视率早已超越其自身价值,成为市场中炙手可热的行业货币。在收视率市场、广告市场、节目市场这三重架构之下,收视率牵系多方需求,其价格标准亦受到各种利益博弈的影响。对于收视率流通中存在的种种市场共谋,我们必须保持警醒并积极促进媒体调查行业的进一步自律与规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收视率概念和实践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96年,央视首先使用收视率,从此收视率正式确立了在中国电视领域的地位。面对收视率调查这个巨大的市场,近年来从事收视率调查的机构也开始逐渐增加。最近几年,各台都比较注重收视率的作用,纷纷斥资从统计局、专业的收视率调查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购买数据,也使收视率调查业成为目前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收视率的质疑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质疑许多人过分依赖收视率,把它作为评价节目的唯一标准;二是质疑收视率数据的准确性.面对第一种质疑,现在电视节目的评价体系已逐渐扩展,对电视节目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而面对第二种质疑,引入竞争并落实第三方监管是将是很好的形式.只有引入竞争,市场的推动力才会重新体现.只有落实第三方认证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收视率造假的现象,让收视率行业在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监管下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地方电视市场上,专业频道节目的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代表了电视业发展的方向和体制创新的必然要求.县区级电视台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保持收视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积极推进“品牌年”建设活动,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所属广电媒体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收听收视率、市场份额继续提高,频道(率)舆论引导力、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队伍素质也有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剧市场应破除唯收视率现象叶之植在《破除唯收视率评奖要带头》一文中指出,当前电视剧市场的发展虽然生机勃勃,影响和受众不断扩大,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但单纯注重市场、罔顾社会效益、跟风模仿、急功近利以及唯收视率等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些现象,不仅有碍于电视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在价值取向、艺术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陶建杰  贾云峰 《传媒》2008,(5):44-45
三年前,全年毛收入不足4000万,广告收入只占内蒙古全区电视市场的1/3,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收视率,在全国35个省级卫视中排名倒数第三;如今,运行成本降低到了10%,净收入突破1亿,收视率跃居第22位,正日渐崛起.  相似文献   

9.
以收视率为核心的电视媒介调查研究,对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收视率调查研究并未完全在电视媒体普及,即使在已经参加收视率调查的媒体中,对收视率的理解和应用也不尽相同。以数理统计和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收视率调查研究,是媒体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电视媒体通向市场的重要桥梁。收视率调查是科学,正确使用收视率调查结果,还有赖于对收视率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的品质问题一直成为新闻理论和实践中探讨的焦点.2008年浙江收视市场出现了一个现象,90%的开播两年以上的方言民生新闻节目的平均收视率都在下滑,下滑幅度在13%至50%之间.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以方言表现形式而津津乐道的民生新闻开始走向收视的疲劳期.而同样是在浙江收视市场,嘉兴广电总台的普通话民生新闻"小新说事"却保持着收视率持续稳中有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长期选购优秀的电视剧播放,能使电视台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确保较高的收视率,进而获得市场的认可,使市场的占有份额逐年扩展.  相似文献   

12.
张如成 《新闻界》2007,(6):132-133
随着电视产业化和频道专业化的深入,中国的电视媒体显现出空前无比的繁荣景象:频道越来越多,节目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现实的运营危机.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言,本文认为塑造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品牌栏目就成为电视媒体的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3,(24):50-53
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全球收视率调查市场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收视调查巨头手中,而资本无疑在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以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为受众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收视率调查带来全新挑战。新媒体时代需要新的调查技术,各种背景的公司都试图或者已经进入这一领域。这些公司的进入为原本处于垄断下的收视率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收视率调查行业向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今,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任何电视栏目在面对市场后,最终的显性表现就是收视率的竞争。收视率成为制约一个电视栏目存在和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因此如何提高收视率成为了各大电视的必修功课。本文结合电视媒体的运作规律及工作实际,分析《发现档案》栏目如何在制作层面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5.
李继东  李艳伟 《传媒》2015,(4):35-37
纵观2014年,综艺节目内容愈加丰富,种类愈加多样,吸金能力也愈强.火爆的节目无一例外跨越了电视的平台,以节目优质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行社会化传播.据CSM的统计表明,2014年综艺节目共303个,其中收视率破1的节目有36个,占总数的11.9%,相比2013年提升14%.2014年10月播出的《中国好声音3》表现最为抢眼,以平均3.88的收视率居首位,《爸爸去哪儿2》紧随其后,而跨年播出的《奔跑吧兄弟》开播以来一路走高,第14期收获了4.206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和比较作者从1999年到2008年间的四次调查结果,认为我国电视从业者在对收视率及相关问题的认知、应用和态度方面,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其一,对收视率的关注重心从数据质量问题向行业监督问题转移,从纯粹技术性问题向市场规范问题转移;其二,对收视率的分析和应用从简单的指标描述、多变量分析,向综合性评估体系的建构迈进;第三,对收视率的态度从热情推崇向客观专业转变,态度趋于理性。只有科学地认识收视率的价值与功能,建立客观中立的监督稽核机构,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专业理性的推进力量,才能促进我国收视率调研业健康成长,有效提升收视率分析应用的水平,进而推动电视业市场转型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收视率是电视节目收视状况的客观评判标准。片面强调收视率的作用、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收视率和过分夸大收视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都极其有害。本文对如何辩证地看待收视率的作用以及制定科学的考量标准、促进电视收视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在不久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  相似文献   

18.
收视率应用的不良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收视市场的成熟,竞争不断加剧,收视率这个一度被视为"另类"的市场要素,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电视制播机构需要通过收视率来了解观众和竞争对手,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销售时段,获得相应的回报;广告主和广告商也需要根据收视率进行时段价值评估和选择性购买,将有限的广告费用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19.
林燕 《东南传播》2015,(12):113-114
在电视频道竞争激烈的今天,收视率已经成为市场分析、节目评估的重要参数。因为,广告主在那个方向或者说那个栏目投放广告,投放多少广告是以收视率为依据的。收视率本来是测量收视效果的客观数据,但由于利益的趋向,电视收视率被抬到了一个空前(不恰当)的高度,成为了"方向标"。为了追求收视率,迎合所谓"大众化"口味,庸俗、猎奇、低级趣味的节目在荧屏时有出现。于是,有人说:"收视率导致中国电视节目集体趋下的局面"。同时也有人说"收视率不科学,根本没有用。"那么,如何看待收视率?对收视率的测量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应该怎样去解读它?建立一套什么样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才算科学?收视率与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因此,重新认识收视率,客观看待收视率,理性思考收视率,会对电视工作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凭借“5A”(Advanced先进的、Accurate准确的、Accredited获得认证的、Audited接受审计的和Accountable可靠的)的服务理念,力克世界知名收视率调查机构———AC尼尔森,夺得香港2006年收视率调查合约。作为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机构,CSM能够在香港击败老牌竞争对手AC尼尔森,开辟境外业务,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占领一个地区电视收视率市场本身。首先,CSM在香港公开竞标的成功,可以实现同时购买两家收视率的电视台的“统一”,专心于CSM。目前,中国的广播电视市场发展迅猛,对收视率和收听率的需求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