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何教学目标之一是发展空间观念。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物体或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以及简单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刘沣 《青海教育》2013,(6):40-40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  相似文献   

3.
腾敏健 《辽宁教育》2007,(12):40-42
一、学习误区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空间与图形”有哪些学习价值呢?作为数学课程的四大内容之一。“空间与图形”主要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梅广稳 《教育》2011,(12):56-57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变换,是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从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着手,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认识几何体的特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是人们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空间的重要工具,也是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将传统教材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改编成了“空间与图形”,对几何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等四部分内容。几何内容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掌握几何图形大小、位置、形状变换及其相互关系,能够应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小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7.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发展、反思”的基本模式来展现“空间与图形”每个学段的内容,特别重视“过程与方法”。为此,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发展,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曾德花 《湖南教育》2002,(13):28-2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对“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是:“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标准》在“数学思考”目标中的要求为:“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依据这些要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充分让学生看图形“横看成…  相似文献   

9.
赵长女 《广西教育》2012,(21):64-64
一直以来,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特殊性、抽象性,致使许多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难点问题较其他领域要多、要杂,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望而生畏,成绩上难以取得明显进步。那么,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10.
空间与图形     
邓晖 《贵州教育》2011,(3):70-80,48
复习目标“空间与图形”部分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空间与图形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个学习领域中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在认真分析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特点及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下教学策略。策陷一: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将数学知识拓宽到生活空间,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的位置关系,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直线形、圆)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与感受.主要内容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这些从"形"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和解决基本问题,是未来公民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在本学段“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求我们“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数学三年级下册)时,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22日,在爱山小学举行了湖州市小数年会,邀请到了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他作了有关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观点报告,与会者印象极为深刻,它为我们从事这个领域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针对此,结合教学,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7.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学习了图形与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数的认识已扩展到实数.通过学习“平移和旋转”,结合八年级(上)已学的“轴对称”,使学生对图形与变换中的全等变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渗透让学生用图形变换(此处指全等变换,下同)的视角考虑空间与图形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现实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以外部动机为主,推理思维能力局限于眼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在教学中用直观手段再现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手动、眼看、脑想,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更好地理解几何形体的知识。现在,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多媒体的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下面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汤一梅 《陕西教育》2011,(10):59-59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如何使概念教学更加灵动,使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呢?  相似文献   

20.
围绕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探索运用"直观""操作""概括""对比""辨析""迁移"六种策略,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