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王宝全 《学周刊C版》2010,(4):164-164
在知识激增的互联网时代,经过光阴长河的淘洗之后,背诵仍然是学习语言最便捷、最直接的途径。但很多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往往信心不足,方法不对。鉴于此,和大家谈谈与背诵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之争由来已久,众说纷纭,群雄争锋。我国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周正逵针对这种"乱象"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哪些弊端?》一文中指出:"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上海市第二中学张  相似文献   

3.
正黄厚江老师在其著作《还课堂语文本色》中,有这样一段话: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内容萎缩。很多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只有"言"没有"文",而所谓的"言"的教学又异化为文言知识的教学。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4.
庞荣飞 《广西教育》2011,(32):43-44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个板块。与其他板块的教学不同,文言文教学除了要面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外,还要面对文本固有的语言因素和其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如果仅从思想内容人手,不经由语言文字之桥进入文本,就容易导致架空分析,难以获得真正的语感;如果仅从文化视角切人,也容易空无所依,失之宽泛,无着无落;而仅从词语(语言因素)人手去组织教学,虽极易“上手”,但大多会上得枯燥乏味、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5.
程静 《学语文》2013,(3):72-72,70
入选中学课本的文言作品作为文学作品的精华,是要给学生以基本的古代汉语的阅读能力、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还要让学生从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因此。“言”与“文”应该是相互渗透的,读懂“文”要以理解“言”为前提。欣赏“文”会促进对“言”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使用已近三年,在这套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的比例,这无疑代表了许多语文教育者的心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不加强中国的传统教育,那么我国那些闪耀无尽光华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7.
8.
"之"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无论词性还是用法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本文通过对中学文言文中"之"字用例的深入剖析,列举、辨析"之"的词性及用法,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深入地把握文言文常用词"之"。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教学,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有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进行文白互译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有时教师也会在组织教学时请学生朗读或亲自进行范读,但文言文育读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言依赖于习得,虽说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了用文言句式去交流,但育读量不够,会导致对语言没有整体的感悟。当然,在今天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常见的是教师进行文白互译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有时教师也会在组织教学时请学生朗读或亲自进行范读,但文言文诵读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言依赖于习得,虽说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了用文言句式去交流,但诵读量不够,会导致对语言没有整体的感悟。当然,在今天的教学中,不可能再像古代私塾中那样强行大量地读背,我们强调的是更加有效的诵读学习,即在诵读学习中营造“有我之境”。营造文言文诵读的“有我之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主体的参与、理解和感知,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自主意识。借王国维“…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教师执教文言文方式传统,以致文言文教学路上困难越积越多。如何教好文言文,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将有不一样的天地。本文主要探讨这两者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谈“背诵”     
学习中的“死记硬背”,是要反对的。几百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将此斥之为“才智的屠宰场”。而学习中必要的“背”和“记”,又是必需的。精确记忆某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如数学课的公式、定理、物理化学课的概念、定律、元素符号,历史课的年代和史实,地理课的地名、矿产,外语课的单词等等,只有背诵熟记下来,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谈“背诵”     
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所采用的传统方法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童蒙须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送安惇落第诗》),这都精辟地阐明了熟读成诵的重要性。例如,郦道元的《三峡》、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古典作品,如果不让学生背诵,就想叫他们得其词句,品其意味,知其气势,那只能是赶鸭子上架。  相似文献   

15.
汉语教学的“汉”字非常重要,几乎可以说是汉语教学的“灵魂”。因为汉语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语的特色和个性。汉语的教学应该遵从并体现这种特色和个性。下面试从汉语特点的角度探讨汉语教学中的背诵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常见两种类型:一是把文言文教学定位为教学生弄懂字词意思,读懂课文旬意。以此相适应的是教法上更多采用逐字逐句串讲,语法现象的分析归纳。因此课堂呈现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学生机械记录,被动的吸收,教师疲惫地讲,学生无奈地听。一是不齿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以为这必为低层次、无技巧,更谈不上教学艺术。于是轻言重文或取文弃言。呈现出来的经常是以文章诵读,故事复述、内容评点,思想探究,拓展延伸、写作模拟、甚至是情景再现为主要形式,整堂课热闹非凡,而难免云里雾里,难见实效。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文言文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成为目前中学教育的难点,本文浅谈文言文的教育方法及文言文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言"轻"文"现象,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本的内涵,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言"与"文"的平衡。就语言文字的疏通方面建议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在学生掌握文言字词等知识的基础上以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带入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中去,充分发掘文本的文学元素和文化元素,探寻作家创作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承载文明,传承历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特别是高中课本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经典名篇,它们不仅仅是作家个人情感的产物,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人类文化宝库的财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然而在日常教学,我们教师大多还只是从“言”的角度进行教学,把文言文课上成古汉语课,只注重字词意义的疏通,归纳语言点,究其原因,其一,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卷,文言文考察内容大多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仅是停留在“言”的层面。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教师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嚼烂了喂”,学生上课就只是一味的听和记。其二,不少教师认为,扫清古诗文阅读中“言”的障碍是理解“文”的前提,甚至认为解决了“言”就可以应付考试了。  相似文献   

20.
杜亭 《现代语文》2013,(9):120-121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依然是个难点。在语文教师群体中,存在这样一个不能公开言说的怪现象:平时最喜欢教文言文,因为备一篇课文能教好几课时,且备课不用多动脑筋,就是把整篇文章仔细地翻译下来,课上再条分缕析地把文言知识讲给学生听。这样的备课、上课程序简单,易于操作。而一旦要上公开课,文言文就被教师敬而远之了,因为大家明白公开课决不能只是讲授文言知识,但具体怎么上成另外一种形式,大家就无从把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