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的价值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12):63-66
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地方高校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拓展服务空间,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应准确定位,深化改革,着力提高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大力推进高校自身与地方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地合作共建视野中政府与高校的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地合作共建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力不足,校地合作共建较难有效地开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对政府和高校在合作共建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应当是校地互动合作共建的主导者,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策参与者,高校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高校应当是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者,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3.
“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现实需要,高校社科研究应立足地方需求,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地方高校也能明确特色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科研团队,实现互补优势、互助发展、互惠合作。  相似文献   

4.
论地方高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方高校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地方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研究方向、科研考核机制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转变观念,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研究方向和科研考核机制;积极争取与高水平高校合作;转变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推动了地方高校扩张式发展。地方高校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办学定位模糊问题,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学术至上,这是地方高校对自身办学定位的僭越。根据西方地方高校办学经验及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职业性导向才是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理性回归。由于内外压力,地方高校转型是应然选择,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实现这种转型需要"厘清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及时确定转型思路;创新管理机制,排除体制障碍;强化教学、专业和课程建设;实现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6.
国内高校国防科技创新地方研究院是一种具有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军民两用技术及前沿高精尖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等相关功能的新型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主要由国防特色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建立,是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优质平台。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目前还存在定位不清晰、模式不健全、功能不明确等问题,要通过凝练高校国防科技创新地方研究院的发展定位,设计符合国情且可推广的研究院组织模式和功能框架,从"瞄准定位、优势对接、创新机制"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并实现高校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自身的优势。高校在学科、技术、信息和人才上有独特的优势,而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和特色,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更加紧密,与地方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而言,政府要从建立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科研开发平台、创新人事人才政策等三个方面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8.
郑勇 《教育教学论坛》2022,(13):157-160
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法学教育的时代主题,地方高校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在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校地合作与校校合作不够紧密等诸多问题。地方高校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地方性、实务性、综合性、创新性。为了实现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应在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性教学平台建设、多元化导师培育、校地合作、校校合作上做出重大努力与切实改进。  相似文献   

9.
探讨地方高校计算机政产学研结合的定位、途径和方式。提出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条主线、二个结合、三方联动、五环相扣"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校服务面向定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高校的学科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投入、科研合作、人才培养规格、社会合作关系等方面,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尤其是合并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问题,并以长江大学为例,通过加强与石油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社会服务面,优化了学科资源配置,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与经济转型升级重合,同全面深化改革相交汇,并处于复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之中,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职能的"突变性"、任务的繁重性、环境的模糊性、合作的复杂性等特点具有高度清醒的认识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地方大学治理:特征、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近15年的本科办学历程中,皖西学院坚持内涵发展和服务地方双轮驱动,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办学定位。这一办学定位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七:一是坚持发挥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龙头作用;二是坚持发挥两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杠杆作用;三是坚持发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体制机制保障作用;四是坚持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彰显办学定位;五是坚持在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中落实人才定位;六是坚持以锻造“双能型”师资队伍为突破口落实师资队伍定位;七是坚持走政产学研合作道路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4.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地方大学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有客观条件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法方面的因素。为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地方大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制定明确具体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强烈的国际化意识;充分调动院(系)组织国际化活动的潜力;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源发展大学国际化;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对象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地方高校在最近几年发展极其迅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推动了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地方社会对于如何依托地方高校发展自身,如何切实发挥高校的优势作用推动地方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并没做过多的思考,在行动上盲目性比较大。目前,地方的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两者发展模式不太一样,这对于两者之间的合作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阻碍,既阻碍了高校为地方服务,又影响了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并且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当前必须解决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之间的发展矛盾。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于当前我国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将来的发展对策进行了一些研究,寻找了一些发展模式,提出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契机。当前,地方高校学报存在着优质稿源匮乏、整体水平不高、经费不足等诸多生存困境。为此,应结合学校定位,立足本校办学实际,开发本校优势资源,以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为依托,开辟特色栏目,走本土化的路子;同时,跟随信息化的浪潮,走市场化的路子,开门办刊;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编辑主体功能,勤练内功,提升学报的品位。  相似文献   

17.
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是以围绕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中心,加快对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二是以合作发展为核心,优化科研环境。从而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又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实际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突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高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增强地方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创建特色高校应围绕特色教育的内在因素采取措施:以创造性校长的塑造为核心和主导;以特色教师的培养为关键和重点;以个性学生的培育为立足点和归宿;以服务地方经济、突显地区特色为依托;以特色校园文化的孕育为基础;以健全的制度为保证。突出特色教育,创办特色高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应采取科研先行、学习借鉴、选择突破、整合强化等有效措施,逐步推进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轩 《天中学刊》2014,(3):37-4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经历了从彼此孤立、相互阻隔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过程。然而,目前各地方政府在竞争与合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协同学中蕴含着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使系统呈现有序状态,实现系统协同效应的思想,这对优化地方政府间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将协同思想引入地方政府间关系构建之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协同学为理论指导,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目标是协同合作。我国地方政府实现协同合作的基础是自组织(性)。我国地方政府实现协同合作的关键是确定并以相关变量尤其序参量为依据,适时在临界点上推进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