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2,(5):43
2011年11月3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35号发生大火,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葬身火海,让人扼腕叹息。火灾过后,住在35号的大部分居民在回忆火灾发生时,一个名字不约而同地从他们口中说出。  相似文献   

2.
余艳 《青年教师》2007,(3):55-57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余艳,她有一双壳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颗透亮的童心。她是一个孤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话是“我来过,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纤瘦的身体就像一朵花自然开谢的过程。在遍地黄花堆积、落叶空中旋舞的时候,她会看见横空远行的雁儿们。她自愿放弃治疗,把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徘徊在生死线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3.
本人依据语文新课标中“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摸索出在习作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张禄 《四川教育》2006,(9):18-18
“教师以76%的比例高居不和谐的职业之首”,这是前不久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同新浪新闻频道联合启动“2006年上班族工作和谐指数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幸福是一种体认,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生存状态描述,是对职业生命意义的终极体认和关怀;而指数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反映的是经济现象变动的程度。这里的幸福指数则是衡量教师这个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及和谐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测量的是教师的幸福感,是满意度、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告诉、复制和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氤氲起来。如果说幸福的萌动源于教师生命的一种体认,那么幸福的生长则源于师生生命的对话。没有教师的欢乐也难以有学生的欢乐,缺失幸福的教师也难以有幸福的学生。对于用心体认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自由的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洗礼。值此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指数上来,旨在唤醒教师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拓展自己职业生命的思考空间和理性境域,在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态,生命意识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有生命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生成意识三方面的要义。以完美生命为旨归的生命教育,须着力探索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策略:(1)在引导学生追问生命由来中唤醒,(2)在引导学生欣赏自我优势中唤醒,(3)在引导学生挑战生存极限中唤醒,(4)在引导学生体验死亡情境中唤醒。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身体力量、知识力量和生命内力的合力作用。在这三股力量中,作用最大、最持久的莫过于生命内力,若能唤醒此力,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生命内力至关重要,是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唤醒学生生命内力的途径很多,其中“仁爱”“理解”“尊重”“榜样”“奖赏”力量非凡、效果最好,故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被多次提及。  相似文献   

7.
周俊 《湖北教育》2011,(9):41-42
2011年5月份的一天,几十位校长齐聚襄阳市襄城区新集中学,共同感受生命教育的精彩。襄城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德兰情不自禁赋诗一首:“绿草绿树绿叶翠,绿色校园蝶纷飞。淡泊山边颂经典,宁静园里增智慧。喜看雏鹰皆展翅,生态新集众人醉。深挖内涵寻突破,襄城教育尽芳菲。”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为何如此受人青睐?“有人认为农村学校硬件差,...  相似文献   

8.
夏莉涓 《小读者》2011,(5):27-28
献爱心收集废品 12岁的杨珊珊自三年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雏鹰小队.并担任小队辅导员后.变卖废品就成了她课余生活的一部分。“雏鹰小队主要是利用寒暑假为社区的贫困户献爱心。”杨珊珊说.“每次活动时。大部分同学的家长都会在经济上支持一下,可我家没钱.妈妈让我自己想办法”。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值中午班,一位30岁左右的妇女和一个女孩走进我们妇产科,手中拿着已经办理好的住院手续,我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并请她们坐了下来.看见入院通知单写的是中期引产,年龄15岁,职业学生,顿时我惊呆了,15岁,中期引产?我怀疑自己看错了,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上面写的一字不差.  相似文献   

10.
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需要唤醒孩子生命内动力的觉醒!家长或是老师,一定不要用自己的那双“爱”手,扼杀了孩子生命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1.
12.
据悉,长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曾经在一部分小学生中进行过这样一项活动:给孩子们每人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的左侧写上活着的理由,右侧写上死去的理由。结果令人吃惊,多数孩子在纸的右侧列举了长长一列“死去的理由”,而在左侧只给“活着的理由”留下星星点点两三条。像“作业太多”等,都成了孩子死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林志超 《班主任》2010,(11):36-38
一、个案诊断 小夏,11岁,插班生。课堂上很少发言,每节课都在“自得其乐”中度过,自己玩自己的,绝不影响别人,别人也影响不了他。如果老师走到他面前轻轻喊一声“小夏”,他就会习惯性地双手护头。一下课他就离开教室,谁都找不到,上课铃声响,他又会准时回到教室。让他去办公室,必须让他走前面,不然会“跟丢”。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时,他的注意力也总是在九霄云外。生活上,他经常半夜起来在寝室里唱歌跳舞,有时也会帮同学拿衣服、晒被子、洗袜子、拖地板……我表扬他助人为乐,他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整体,教学中除了扎扎实实落实“工具性“之外,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时代与社会,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修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本文欲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学中如何发挥语文学习的唤醒功能,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陈龙建 《黑河教育》2013,(10):32-32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能唤醒学生对事物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6.
孙治平 《课外阅读》2011,(5):279-279
面对一群天真无暇,如鲜花般的孩子,一个个期待阳光与雨露的生命,做为老师,我们应当小心呵护和培养。然而高一新生恰巧处于一个微妙的年龄——16岁,他们刚刚走进高中,从一个世界跨进另一个领域;他们天真无邪,也张扬个性,胆大妄为。对于这样一群让人既爱又恨的孩子,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面对?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告诉我:惟有真诚方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惟有真诚方能唤醒学生生命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得好:"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生命主动、健康地发展,是让每一个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教育中通往人生的幸福圆满。  相似文献   

18.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得好: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生命主动、健康地发展,是让每一个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教育中通往人生的幸福圆满。复旦大学中文系申小龙教授指出: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  相似文献   

19.
汤小小 《小读者》2013,(3):62-63
佩恩是苏格兰一所小学的学生,对于年仅9岁的她来说.上学实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因为学校的午餐太难吃了.每天都是面包、土豆、青菜和煮鸡蛋.牛奶还是劣质的.水果是快烂掉的。所以.每天晚上回到家.  相似文献   

20.
殷国雄 《师道》2011,(11):4-5
2008年9月,学校行政事先没有任何招呼,就在开学大会上读了个任课通知,我才知道被委以重任,接手刚刚升上初二的两个班级,施佳怡所在的初二(4)班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