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少红 《寻根》2008,(3):118-122
中泰两国文化、经贸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很早就在泰国定居,近代以来更有不少人进入泰国谋生。如今,泰国华人人数不少于600万,有中国血统的泰国人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2.
王石樵,少年读书时即酷爱书法,上世纪60~80年代从事行政工作,职称为高级会计师。1980年旅居西班牙,艰苦创办长城、孔夫子等中餐馆与外贸商店,跃居为西班牙南部首屈一指的华人企业家。王石樵为人谦和,古道热肠,屡屡协助同乡在异国他地生存发展,因而广博好评。  相似文献   

3.
去年初,我跟随厦门小白莲歌舞团访问新加坡,在那如诗如画如梦的岛国上度过了难忘的洋溢着浓郁乡情的19天。新加坡华人和华人社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加坡社团林立。其人口260多万,华人约占77%。华人中半数以上祖籍闽南,福建社团引人瞩目。福建社团首推福建会馆,成立于  相似文献   

4.
旅居泰国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很久以前就生活在退罗湾畔这块富庶的土地上,在那里繁衍生息。他们与当地人同甘共苦,和睦相处,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们使优秀的华夏文化与泰民族文化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或是科学技术上,旅泰华人、华侨都为泰国的国家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人、华侨在泰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尤其在经济、金融方面,华人实业家、企业家、银行家难以尽数,从曼谷华人聚集的耀华力街只匆匆一过,便可见华人经济实力和中…  相似文献   

5.
在海外各地的华人,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5000万人分布在亚洲、美洲、非洲、欧洲、澳洲五大洲。华人既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身处在海外商品经济的社会之中,客居在外,互助为先,也就自然形成了各种华人社团。根据林其锬先生的调查,最早的华人社团资料可追溯到,-./年,江西侨商欧阳云台等三江0 江西、江苏、浙江1 船主在日本长崎捐资建造兴福寺0 又称南京寺1 ,迄今已有/22 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些国家强迫华侨、华人入籍,我国政府也反对“双重国籍”的政策,但海外的华人社团,并不因此而没落,恰恰相反,二战后* 多年…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4,(2):36-3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欢乐春节”是中国文化部推出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本片介绍了2013年“欢乐春节泰国行”活动,并从两国政府要员和文化官员、泰国华人、在泰的中国留学生和在泰旅游的美国人等多个视角展示了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春节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人们被喜庆热闹的春节氛围所感染,被中国春节的特有文化元素所吸引,并在欣赏、体验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着“欢乐、和谐、共享”的春节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性主义的视角探寻多元文化主义的集体行动逻辑,强调个体理性选择在多元文化主义形成中的作用。文章以加拿大华人组织为例,分析华人族群是如何经由华人个体的理性选择使华人组织逐渐增强与加拿大政府的对话实力,让华人族群成为加拿大政府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中不可忽视的一元。加拿大政府基于政客们的理性选择在对待华人的政策上经历了排斥、强制同化、局部对话和良性互动等几个阶段。个体理性和集体行动的方向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当个体确定不参与集体行动也可以获得集体行动的收益时就会选择搭便车行为。当集体行动到达一个临界点时,理性个体往往不愿意为集体行动支付更多的成本。因此,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常常会与预期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 ,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等 ,都有华人聚居的“中国城” (Chinatown)。中国人来到这里的感觉 ,就好像回到中国一样。在这里 ,人们说的是汉语 ,吃的是中餐 ,店铺的门头上写的也是中文。四处望去 ,到处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有些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华侨甚至可以不讲英文 ,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上 ,在全美各地都有华人的身影。一代又一代的华人用他们自己的智慧、才华、汗水和鲜血 ,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就使我对于美国华人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约在二百多年以前 ,就…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记载,华人最早于1820年抵达美国,人数不多。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1866年,美国开始修建横跨全境的第一条铁路,从此,大批中国劳工涌入美国,成为美国社会又一个显性的"种族问题"。如何  相似文献   

10.
会馆是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日根 《寻根》2007,(6):4-8
会馆是明以来同乡人士在各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适应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又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会馆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在数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动荡中,作为“乡土之链”,始终呵护着侨寓异地的商人游子,特别是在战乱等多事之秋,会馆为同籍人士提供了生活的依靠和精神的寄托。  相似文献   

11.
陈碧 《寻根》2009,(4):96-100
由本岛和63个岸外小岛组成的新加坡,总面积697.1平方公里,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咽喉,是一个天然的良港,具有重要的交通和地理位置。1819年英国人弗莱士开埠新加坡,此后大批华人从中国南下,把家乡尊奉的神明和风俗习惯也一起带到岛上,大大小小的庙宇从此落户,见证和记录了这块土地上华人族群的奋斗历程。庙宇神社,是神圣的宗教场所,也是民间的活动中心,在某种程度上亦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象征。因此,华人庙宇无疑是新加坡人文沉淀的印记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拙 《华夏文化》2004,(3):57-58
在美国新泽西、纽约、宾州等东部几个州。有由华人开办的中文学校。学校已经开办有七八年时间。居住在美国东部这一带的许多中国孩子,每周六就由父母开车送到附近的中文学校就读。中文学校共有13个分校。每个分校都有数百名甚至上千名华人学生。其中大部分是10岁上下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3.
淮茗 《寻根》2010,(4):42-47
作为一种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在华人社会文化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伴随着海外华人移民的步履,中国传统戏曲也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据相关文献记载,华人在国外演出中国戏曲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  相似文献   

14.
范金民 《寻根》2007,(6):9-17
清代活跃在各地的地域商帮,纷纷建立起同乡组织——会馆,这种会馆,不但设立在全国各地城镇,而且远及日本的长崎、大阪、神户、横滨,越南的西贡、岘港,南洋的新加坡、泰国,远东的莫斯科等地。会馆在各地商帮的经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望衡 《寻根》2000,(5):62-68
中华美学在长达5000年的化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传统,这些传统成为传统化的基因,内化在每一位华人的精神血液里。  相似文献   

16.
叶舒宪 《寻根》2000,(1):104-105
大年初一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习俗,现在已经蔓延到东亚、东南亚乃至西方国家的华人居住区。饺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足以充当最有民族特色、而且最受世人  相似文献   

17.
张强印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旅日华人画家里燕介绍,认识了同在日本东京的华人油画家张强。在曾经积贫积弱的年代,以强为名不少,更何况与一个中国大姓结合,我的朋友中就颇有几位张强。然而,这个普通的名字与这位儒雅的艺术家结合的时候,竞发生了那样不平凡的经历。我的新朋友张强,在日本又称东强,现在日本从事油画创作。他的故事要从一幅表现毛泽东在书房读书的版画——《伟大导师》谈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向泰国淡浮院(博物馆)赠送书画作品仪式于1998年4月3日在我驻泰国大使馆举行。淡浮院是由泰国国王钦赐、泰籍华人郭丰源先生创立、展示中泰两国文物和艺术品的博物院,该院在弘扬中华文化及促进中泰友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了进一步增进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让更多的泰国及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向淡浮院赠送了著名书画家刘炳森、欧阳中石、权希军、夏湘平、苏士澍、吴未淳、熊伯齐、薛夫彬、张永明、张有清、温彦国、卢中南、商承霖、张海、程真等的书画作品。郭丰源先生说,将…  相似文献   

19.
在澳洲大陆上盛开着一朵中华文化的奇葩,她就是旅澳墨尔本华人创办的中文刊物《澳洲汉声杂志》。今年正迎来她的第10个生日。澳大利亚的华人社会在诲外华人社会中是小而年轻的:论规模,无法与美、加等国相提并论;论历史,她与东南亚诸国更相差甚远。华人旅澳虽有1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一向重视并致力于客属及宗乡社团事务的马来西亚居銮客家公会会长姚森良局绅,在10月14日于当地举行的居銮客家公会成立64周年庆典讲话中指出,面对美国“九一一”事件后经济还处于严竣低迷之际,应配合政府具有远见的开明政策,珍惜中国大发展的机运,充分利用华侨华人及宗乡会馆的桥梁作用,为发展马中双边经济、利惠两国人民,进一步做好新格局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