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章从茅盾的代表作《子夜》的本入手,分析都市空间,历史事件与虚构情景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明喻性的叙事方式,社会批判的具体锋芒所指,对其作为“‘新形式’的历史小说”特色提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子夜》所具有的浓郁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两个角度论证茅盾小说创作中理性化的个性特征 ,并以书中人物的形象具体分析这种特征的实质和意义 ,基本把握该小说创作的主旨和思想脉络 ,对于进一步认识和客观评价《子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有意识的政治功利心理和无意识的补偿心理两方面分析茅盾创作《子夜》的心理背景,探讨《子夜》的社会政治价值及艺术魅力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文考察了《子夜》中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因素,发现《子夜》不仅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而且小说中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也是其一大不可忽视的特色。茅盾是有意识的走出一条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的道路,从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创作。  相似文献   

5.
活得轰轰烈烈的一个女人。俗语说:“女人无故乡”。板儿娘的故乡便是她的丈夫和四个儿子。她几乎把全部的母性和精力都倾泄在他们身上了。五个男人簇拥着她走在街上,骄傲得她全身的每个汗毛孔都放光。据我所知,板儿娘没上过学,好像总共认识的字不到一百个。认识人民币、各种票证以及常用的商品牌价,别的,她说“用不着”,“记住了也是给自个儿心里头添乱。”白天在街道工厂里糊纸盒,晚上回家就是对付她丈夫和四个孩子。这就是她的一切,而且是她终生为之奋斗的任务。她一点也没觉得劳累和委屈,也不懂得思索存在、检视人生这一套。更不知道退让…  相似文献   

6.
《子夜》的艺术节奏主要是通过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描写、场面描写诸方面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其审美特征表现为:起伏有致、张弛得当、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子夜》《家》为例 ,比较分析了茅盾和巴金在主题和构思、结构、人物的设置和塑造等方面所受外来影响的不同情况 ,分析归纳了他们在接受外来影响方面的差异及原因 ,指出我们应该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前些年对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巨著《子夜》的评价褒贬不一。事实上,对茅盾和《子夜》的说法不一正体现了不同读者对作者和文本的多元解读。文学文本多元的意义空间,文学语言的能指滑动是这种"误读"风波掀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子夜》的创作与茅盾1920-1930年代的文艺批评活动有着深刻的精神关联。从1920年代开始,茅盾就在文艺批评领域崭露头角,他积极探索中国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逐渐表现出引导时代文艺思潮的自觉意识。并且,茅盾还在研究小说创作的理论专著中深入探讨了小说创作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纵观茅盾在1920-1930年代的文艺批评活动可以发现,他呼唤作家在创作中表现时代社会的文艺思想贯穿始终。这种文艺思想不仅表现在其文艺批评方面,还渗透到他的小说创作过程之中。《子夜》标志着这种文艺思想的成熟。考察茅盾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想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厘清茅盾的文艺实践活动是如何影响到《子夜》的创作的。  相似文献   

10.
《子夜》的艺术节奏主要是通过情节结构的安排、人物描写、场面描写诸方面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其审美特征表现为:起伏有致、张弛得当、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这是当时国人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重大话题。茅盾、王统照分别在长篇小说《子夜》、《山雨》中以坚实的生活基础、深厚的笔力为我们揭示了当时中国城乡政治、经济生活的实质——中国正处于民族危急关头,国家正在加速半殖民、半封建化。作家以其深邃的思想、高超的艺术显示了当时左翼文学的实绩,从而使1933年成为“子夜山雨季”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由于亚细亚社会理论本身的不足和中国革命、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殊因素,中国学者普遍对亚细亚社会理论采取拒绝态度,拒绝方式主要有三种:全面批判、存而不论和进行策略性解读。  相似文献   

13.
《太上感应篇》在《子夜》的开头和结尾频繁出现,它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或曰意象。透过这个意象,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本的深层意蕴,还可窥视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认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派别和个人比较多。他们高估中国资本主义力量,认为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持资本主义社会说的主要有两大派别,最具代表性的是托派。托派观点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苏联托派是资本主义社会说的提出者,陈独秀是中国托派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他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见解是中国托派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在托派中持最极端最片面观点的是"动力"派,刘仁静的观点则离客观现实最近。资本主义社会说作为直接对立面,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党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革命根本问题起到了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艰难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战略构想。其思想内容涵盖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从武装斗争到和平改造的路径选择、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构想等等。毛泽东这一构想的巨大成功,及其为中国社会发展而孜孜以求的可贵探索精神,无疑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语言理论博大精深,纵观毛泽东语言思想的发生、形成和发展.可以发现毛泽东的语言思想有一个由浅而深的发展轨迹。毛泽东强调国文的重要性,反对文白杂糅;倡导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积极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改革;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大力支持其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涛 《鄂州大学学报》2004,11(1):10-13,17
关于毛泽东研究中的民粹主义问题,是由国外学者提出而影响到中国理论界的,尤以胡绳于1998年在《中共党史研究》第6期发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一文而引发了国内激烈论争。该文概述了这次论争的由来及过程,并提出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茅盾的《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丁玲的〈河内一郎〉》三篇评论为基础,评介了茅盾论丁玲创作的时代意义和审美分析,以及丁玲创作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9.
茅盾新文学发端期的文学思想及文学理论著述,包含着明显的社会革命的诉求,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人生派"理论主张,表现出了显著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论特征。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新文学由"五四"时期"人的文学"向左翼"革命文学"逐渐转变的某些内在轨迹,对发端期新文学现实主义潮流的涌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建树和文学批评活动,为新文学现实主义流派的理论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语言系统本身的发展来看,在一个社会阶段中,重要的概念、事物、关系、体系等都有最终被词化的倾向,即以独立的词项去承载其语义。因此,社会影响着语言,只有把语言置于动态的社会之中才能揭示语言的动态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