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概说了抗战时期桂林教育运动的盛况、特色及其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桂林文学翻译活动空前繁荣,该时期文学翻译作品在译者、原著国、体裁和主题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译作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的内容,而且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激情.  相似文献   

3.
骆宾基是抗战时期流亡桂林文化城的东北作家之一。在桂林的三年,骆宾基在小说创作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先后写下了长篇小说《幼年》,中篇小说《胶东的暴民》、短篇小说《北望园的春天》等。文章对其抗战时期在桂林的小说创作作了一番总体评述。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艾芜在桂林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小说,既有短篇,也有中篇,还尝试了长篇的创作。在内容上更关注当前的社会矛盾,在艺术风格上更注重现实主义.这在艾芜的文学创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欧阳予倩是桂林最为活跃的戏剧家,也是国统区戏剧救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强调戏剧改革的重要性,积极培养戏剧人才,整理传统剧目,创编新剧,改进排练和表演方法,开创了桂林文化救亡的新局面。桂林的戏剧改革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具有全国性意义,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重庆诗人余薇野作了个性艺术风格的研究,认为余薇野的讽刺诗,具有对世道人心的洞察入微,对纷纭世象的轻松描画,对虚饰伪装的敞亮揭露,以及言浅意深、寓庄于谐的艺术语言等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大量难民涌入桂林。为了解决难民生存问题,开垦桂林的荒地。中央委员会所统辖的筹赈会在桂林成立移桂难民垦殖处并在桂林良丰乡十里坪建立了具有试验性质的桂林难民垦殖区。从战争引发的难民问题与桂林难民垦殖区的建立、建设和成效等三个方面来简略的叙述抗战时期桂林难民殖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余海岗 《广西教育》2013,(23):172-174
阐述唐现之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创办,并探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实践教学的理念、举措、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阐述唐现之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创办,并探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实践教学的理念、举措、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诗歌曾经是最有力的号角。这时期的诗歌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桂林文化城的诗人们爱国英雄主义之火熊熊燃烧。诗歌洋溢着战斗的激情,揭露了日寇的凶残,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在艺术风格上亦具有那个时代雄浑、悲壮的诗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人民不仅遭受了战争带来的祸患,而且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支持抗战,国民政府发动全省人民积极进行赈灾救灾,重建故土家园,采取了急赈、蠲缓、平粜、工赈、放贷、防疫、募捐及难民救济等赈灾措施。这一时期的赈灾,由于战争的影响和国民政府政策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客观上安抚了民心,鼓舞了士气,促进了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倡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做法。抗战时期,为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和全国最民主、最廉洁奉公的政府,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廉政建设,使全党和全军保持了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培育了优良的延安作风。  相似文献   

13.
张闻天不仅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也是杰出的宣传家。抗战时期,他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渠道地开展对外宣传,让国内外民众和政府了解中共的抗战策略,这对于重塑中共形象及在抗战的政治动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进而为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冀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敌后创建最早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规模改造平原地形,开展拆城运动,拆除县城城墙。狭义地讲,拆城运动从1937年底延续到1938年秋季,广义上讲则从1937年底延续到抗战结束,它将"不利于我、有利于敌"的客观因素转化为"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战略条件,形成平原抗日游击战特有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凝结成了独特的抗战精神。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高度团结共御外辱、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艰苦奋斗支援抗战、坚决反对投降卖国。重庆人民的抗战精神还具有国际主义涵义,抗战精神是重庆人民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罗隐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的讽刺艺术。他的讽刺题材广泛,既讥刺科举弊端,又批判世态人情,甚至指斥当时执政。在讽刺的手法上,也具多样性,有议论手法、比兴手法和谐谑嘲戏法。而他的讽刺诗歌,更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7.
永安是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的所在地,当时许多思想文化界的名人云集于此,使得永安抗战进步文化闻名海内外。近年来,福建永安抗战文化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相对桂林、重庆地区的抗战文化研究而言,仍存在内容不够丰富、资料不够充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学术界对永安抗战文化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