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国内翡翠毛料市场出现一种近似翡翠原石的岩石,通过对其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测试和薄片分析,主要为含铬白云母和少量的石英.虽然该岩石的各项测试数据与国标中翡翠的数据(折光率、硬度、密度等)差异很大,但其外观极具迷惑性,甚至还具有很明显的"苍蝇翅膀"现象,提醒玉石界的朋友特别是从事翡翠原石交易的朋友倍加留意.  相似文献   

2.
从宝玉石的矿物组成、硬度、密度、折射率、荧光、放大检查、吸收光谱等特征阐述了翡翠(充填翡翠、染色翡翠)与相似玉石-钠长石玉、水钙铝榴石、软玉(绿色)、蛇纹石玉、葡萄石、独山玉、绿玉髓、黄色石英岩玉、染色(指绿色)石英岩玉、钙铝榴石、符山石等的鉴别方法.随着翡翠的热销,与翡翠相似的玉石有时用来仿冒翡翠;而与翡翠相似的玉石和翡翠的价值又有所不同.因此,区别翡翠及相似玉石对翡翠经营者和消费者识别货真价实的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珠宝翡翠市场上,存在着与翡翠内部结构、质地等多方面类似的赝品,赝品种类多集中于大理石岩、钙长石等。鉴于当下对珠宝无损检测的高要求,一些大型光谱仪器在内部在翡翠检测中使用并逐渐推广,如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型光谱仪器在进行翡翠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旨在找寻检测翡翠成品和翡翠原料的方法,为翡翠的鉴定与评估获取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赌石之谜     
翠绿欲滴、晶莹剔透的翡翠,令卖者着迷、买者动心。然而,在翡翠原产地一直流传至今并兴盛不绝的“赌石”,更为翡翠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吸引着一批批勇于冒险的人亲历赌石现场,领略其中滋味。揭开“赌石”的面纱翡翠属玉石,是多矿物集合体,主要成分为硬玉,其余还有多种辉石、角闪石、长石等矿物,是宝石学界中最有研究价值的玉石。“翡翠赌石”是原生或次生矿床的翡翠原石经过自然界的风化与破碎后,被洪水或河水搬运至山沟或小河,再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风化、磨蚀等作用而形成的砾石。而赌石的神秘面纱——皮壳,就是自然界在其表面留下的岁月痕…  相似文献   

5.
翡翠是最有名的玉种之一。西方人把软玉和翡翠合称为"中国玉"或"玉"。因产于缅甸,故翡翠又有缅甸玉之称。翡翠一词源于鸟名,翡是一种具有红色羽毛的鸟,而翠是一种具有绿色羽毛的鸟。因缅甸玉可有这两种美丽的颜色,故人们又以"翡翠"来称谓这种漂亮的玉石。优质的翡翠,其价值可与钻石相比。高档的翡翠饰品常为皇室贵族享用,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19)
含钠长石质的玉石是翡翠原生矿伴生的岩石类型,在外观特征上与翡翠接近,同时,国家标准中缺乏对翡翠种类及相关伴生岩石的明确界定。本文通过收集三类含钠长石质玉石矿物组合类型标本,在进行宝石学常规仪器测试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漫反射测试分析,总结了三类含钠长石质玉石不同矿物组合类型的漫反射红外光谱图特征,旨在为鉴别含钠长石质玉石提供可靠的红外光谱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13,(9):48-49
近段时间,"烂石头经过加工变成了翡翠玉镯"、"翡翠玉镯可以造假,长期佩戴可致癌"等说法在网络上流传。普通石料能加工成翡翠的外观吗?天然翡翠是否可以通过人为添加化学物质提高品相?用化学物质处理后的翡翠是否会致癌……这些问题成为消费者心中的谜。"烧红染绿,古来有之。"从事翡翠相关工作50余年的云南省珠宝玉石以次充好乱象多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的琥珀因其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较大差异,故对琥珀产地特征的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运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波罗的海和缅甸两大产地的琥珀样品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产地琥珀的光谱学特征.红外光谱在1800cm-1~1700cm-1和1350cm-1~1100cm-1两波段存在吸收峰形态差异,在887cm-1、1...  相似文献   

9.
张兆斌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148-149,151
红外光谱分析法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近年红外光谱成为分析石油沥青微观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沥青红外吸收峰的位置、数目、强度和形状等参数可以对沥青的组成和包含的官能团进行定性分析和鉴定。由于沥青的组成十分复杂,一些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可能会被其他吸收峰所掩盖和影响,所趴被靠红外光谱难以得到有关沥青组成和结构的全部信息,但是红外光谱可以研究不同沥青的特性;研究沥青老化前后成分的变化,分析氧化反应机理的解析:根据特征吸收峰,确定改性沥青改性剂含量等方面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东  吴进喜 《科技风》2012,(14):22-23
2-氟-4-羟基苯甲酸在液晶材料的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更多的优势.以3-氟-4-氰基苯酚为原料制备出了2-氟-4-羟基苯甲酸,经过醚化和酯化后合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氟液晶单体,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偏光显微镜(POM)、X 射线衍射(WXRD)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测试手段,对单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单体为热致互变液晶,并具有更宽的液晶温度区间和更好的液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