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文化等词语在各类媒体上都频频出现;然而,享受教育对教师来说却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是许多人的看法和态度。在我看来,教育就像硬币的两个面,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教育苦的一面。其  相似文献   

2.
寻找快乐     
许多同学经常抱怨学习太累太紧张了,以至于觉得生活很没有意义。其实,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得经历,每个人都得先吃点苦,关键是如何从苦中寻找乐趣,使自己劳逸结合,享受青春的快乐。我的生活很精彩,因为,我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促进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我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探索。一、创设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刚入学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对游戏总是兴致勃勃,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引入游戏,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十分自然的情境中学会生字、词语,掌握一定的语言材料,而且还能在欢快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心理学认为,比赛活动最能刺激人的感官,最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低年级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特别高,为此,我常用游戏竞赛的形式开展活动。例如,在复习生字熟词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我先出示生字词语,  相似文献   

4.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32):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六十二:学习是享受魏书生老师教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从进入中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说是日记,其实许多是命题作文,题目由魏老师来出。刚入学没几天,学生问":老师,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写《谈学习是享受》吧!""学习那么苦,怎么能是享受?""每件事都是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苦必有一甜。大家站在甜的一面想一想,保证有享受的感觉。"结果,这篇文章许多同学写得非常成功。过了些天,学生又问":今天日记的题目是什么?"魏老师说":《谈学习是享受》。"学生喊:"老师说错了,已经写过了!"  相似文献   

5.
魏爱芳 《贵州教育》2011,(23):46-46
面对学生,我总是面带微笑。职高学生基础比校差,我希望他们能享受职高的学习生活,而不是享受我面容的雪雨冰霜。俗语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时光荏苒,又一个学期过去了。我的教学中,依然充满这样那样的小插曲……学习应该是快乐而有趣的,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读书求学总难免被视为一件"苦差事",古谚有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勤"一"苦",道出了其中的艰辛和不易。而不少人却认为,读书应该是快乐的事情,如果是苦读,为功利而读书的话,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读书也会成为痛苦之事。既然要快乐读书,享受人生至乐,就应该用快乐的心境去读书、学习,不应该存在苦读一说。  相似文献   

7.
陈浩 《小学生》2012,(9):79-79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提出: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究知识。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兴趣、学习兴趣的界定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激发和引导人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内动力,直接促进其智力的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却有一部分孩子不爱上音乐课。这是什么原因呢?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但在音乐课上却不是这样。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们往往很享受、很放松、很愉快,但由于嗓音或是音准等方面的原因,在唱歌时有些学生并不享受,也不放松,在这件事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也就不能得到快乐,更不乐于多多尝试。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音乐教师更要想尽办法使得音乐课充满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9.
班华 《现代教学》2014,(3X):4-7
<正>一、和班主任朋友交往,是快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学习做一名自觉教育者,应当学会享受教育、享受学校,学会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包括学会享受和班主任朋友共同成长的快乐。我是从事教育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少不了和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朋友交往。"九·五"期间,我承担过教育部的一项重点课题"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此后我也参加过一些班主任培训活动。我在课题研究和班主任培训以及平时  相似文献   

10.
我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少年时期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而苦苦奋斗。依我看,“少壮不享乐,老大徒懊丧”至少也是成立的。倘若一个人在少壮时并非因为生活所迫而只知吃苦,拒绝享受,到年老力衰时即使成了“人上人”,却丧失了享受的能力,那又有什么意思呢?但是,快乐不应该是单一的、短暂的、完全依赖外部条件的,而应该是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育在我国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一个学习英语的热潮再次掀起。可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外语教师的问题仍然是:“为什么如此多的学生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而只有很少的人真正掌握它?”学不好英语的个例比比皆是,而什么是学好一门外语的最佳途径,却常常莫衷一是。语言学家按学习外语的机制有他们的解的机制有他们的解释,外语教师也能把问题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很少有人去问一问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现在让我们来倾听一个中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今年我读高三了。英语是我最为得意的学科之一。我能轻松自…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充满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美。所以,从教十多年来.我总是时时处处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天性。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教师要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万万不可制造痛苦或恐惧。"这门课我不感兴趣。"这是兴趣借口症者们以没有兴趣为借口掩盖其懒惰之实质。在学习一门学科前,充满自信地想象这门课是非常有趣的。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换个角度,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或者扮演书中的人物,或扮演多重角色。感受会使学习充满乐趣,大大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主题学习,师生同感受"语文学习应该是创造美的过程,创造性的语文学习能够点燃学生的智慧。点燃智慧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这是我和学生们在开展"主题学习活动"时的深刻感受。1.主题学习,因创造而快乐。在为期两年的主题学习——"古诗文大讲堂"活动感言中,学生这样写道:"古诗文大讲堂"活动使我深深感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受益匪浅,就算毕业也永不会忘记,因为这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6.
陈锦城 《教师》2014,(16):101-101
正课堂是我们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堂寄寓着师生双方共同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但我们却发现现实中的课堂上,部分学生的学习比较沉闷和压抑,学生普遍感到有比较大的负担,缺少自主性和愉快感,在老师"要我学"的威严之下被动而且麻木地接受知识,甚至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便开始看钟表"倒计时"……试想,这样的课堂能有多高的效率呢?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焕发出生命活力吗?这符合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宗旨吗?  相似文献   

17.
与同行交流,总是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比之数学,可谓生动形象,比之外语,可谓轻车熟路,可学生就是不愿享受它。听了类似的议论,我心中不禁这样问自己:"我们真的让学生享受语文了吗?"是的,教给学生知识是课堂追求的目标,但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授却颇有讲究。是让  相似文献   

18.
“好的教育就是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正在接受教育”。这是我非常欣赏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也是我的教育追求。这样的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途径。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怀抱中该是多么舒服,真的是在教育中享受着学习。我们人崇尚自然美,课亦有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9.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去买饮料,第一个人说他要喝果汁,因为果汁是甜的,味道从头到尾都是。第二个人说他喜欢咖啡,咖啡刚入口是苦的,等咽下肚后,嘴中却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第三个人说他喜欢矿泉水,味道虽然平淡,但平淡之中另有玄妙。三个人的选择,有别样的品味。这个故事虽然有寓言的指向性,但他们的追求旋律各有不同。从中不难看出,第一种人沉迷于享受;第二种人喜爱从苦寂的黑夜找到光亮,然后创造跌宕起伏;第三种人呢,则留恋平凡,具有返璞归真之个性。我有时想,这三种人并非在现实中非常纯粹,而是一个人处在不同时段不同情境下出现的。所谓“果汁人生”、“咖啡人生”和“矿泉水人生”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