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工作者所具有的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所必需的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在今天对我们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在对单纯归纳法进行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探索性演绎法"。他把理论分为两大部分:公理体系和由公理体系推导出的具体结论,并给出了"探索性演绎法"的简明架构。爱因斯坦的"探索性演绎法"认为科学理论的创新依赖于思维的自由创造,而其出发点源于经验,最后还要由经验来检验。"探索性演绎法"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并逐渐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3.
论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几何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爱因斯坦融合哲学、美学与创造学为一体的物理学几何化思想,以及这种富有现代重大意义的科学思想在物理学理论创造和物理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海燕 《考试周刊》2010,(14):186-186
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形象思维往往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想象性等基本特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是一种误解。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还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实际上就是起源于一个自由的想象。一天,爱因斯坦正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如果一个人自由下落,他是会感觉不到他的体重的。爱因斯坦说,这个简单的理想实验“对我影响至深.竞把我引向引力理论”。  相似文献   

5.
科学创造与科学素质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素质教育是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但如何将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成为操作性强的社会实践,则仍需要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力探索。从科学理论创造中汲取养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无疑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素质的内涵固然是多维的,但核心和关键却是人的思维的创造力。科学理论不是事先存在于自然界等待着人们去发现,而是人类根据事实创造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得益于他的“思维的自由创造”。科学家“根据他的怀疑、他的猜想、他的理论、他的想法、他的灵感来盘问自然界”,①以此创造科学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科学创造中最富…  相似文献   

6.
论述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创造过程中,对科学美执著追求的基本特色,及在其建构物理理论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文艺观与美的本质观,从根本上体现了创造主义的观点。这种创造论,是指两种以上事物的有机结合而产生出另一种全新事物的过程。因为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人的生命精神与一定对象的性质、特点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具体特殊的人的存在状态的表现。而审美作为对于物我分立、主客对峙状态的打破与物我浑融、主客消失、自由状态的建立,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这种物我交流和沟通、契合和共鸣的审美过程,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把创造直接指向艺术的发生,即指向情与景的有机结合的状态。这正是科学的、彻底的创造主义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创造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创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过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创造的真谛。陶行知对人的发展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人民利益的终极思考一直贯穿其创造教育理论价值内涵之中,而这种价值内涵主要是通过陶行知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批判显现出来的。传统旧教育的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压抑了人的自由、超越以及自我实现,导致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不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力量。因此,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超越、自我实现以及为人民服务,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反思当今教育的缺失并重塑教育回归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介绍了爱因斯坦的音乐人生和音乐修养,然后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有关音乐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之间联系的论述,以及爱因斯坦拥有以上三种智能强项对他创建相对论所起到的作用,从科学与艺术之间联系和交融的角度,论述了科学美的存在及其在学校美育中的功能,探讨了在学校中科学美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爱因斯坦的音乐人生和音乐修养,然后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有关音乐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之间联系的论述,以及爱因斯坦拥有以上三种智能强项对他创建相对论所起到的作用,从科学与艺术之间联系和交融的角度,论述了科学美的存在及其在学校美育中的功能,探讨了在学校中科学美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创新薄弱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不等于科学创新。中国科学创新薄弱,从历史、宏观原因看,缺乏科学创新的社会需要和优势累积、科学发展的“高原期”现象影响到科学创新;从现实、具体原因看,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功利主义科研政策导向、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等影响到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 ,体现了方法和目的的一致性。“三个代表”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 ,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 ,引导时代精神的走向是其价值的最高体现 ;坚持理论创新 ,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贡献理论和智力资源是其基本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50年来对创作方法理论的研究总的说经历了一个由哲学化、政治化的模式到逐渐贴近创作实际,逐步走向学理化的过程。新时妇以来,人们逐步摆脱了哲学化、政治化的影响,能够从学理的层面来思考问题,从而对创作方法的内涵、创作方法的层次结构及创作方法的基本类型提出新的观点,使创作方法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工笔画的 "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始于问题”,但有时却并不一定懂得真正挨近科学的“问题意识”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在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出现空前繁荣之后,中国文学理论如何在世界文学理论多声部中唱响自己的声音,这是“中国文学理论界共有的‘问题意识’”。其实,这只能算是中国文学理论界共有的一桩空泛无边的心事、心态,与科学所需要的“问题意识”还相距遥远。这种貌似进取的心事、心态一直空泛下去,免不了心生浮躁,要滋生出如文学创作界那样的“消极写作”,挖空心思地“忽悠”出一个并无真实价值的东西来混世。靠近科学的“问题意识”,绝对不是空泛无边的,而是具体的,它是必须能够面对实践领域的无解之题、难解之题,或是错解之题等等真问题的。所谓学术“原创”、“创新”,必须是解决真问题的学术动作。倘并无真问题面对,张张狂狂做出的“学问”,就只能归类到“学术泡沫”里。在尽兴享用着“空前繁荣”的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成果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董学文先生应该算是逮住了这个领域里的真问题的一位。  相似文献   

16.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是多元文化思想冲击下的产物.他的意象主义理论强调语言的简洁,表现的客观,形容词的少用或者不用.在庞德看来,意象诗决不是任何一种自由的、不规则的诗,它是新的韵律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波普尔对科学分界问题做出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回答,即以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不落传统巢臼,富有启发意义:打破了科学无误论的神话;为我们如何解决从易错的科学理论趋近真理,如何解决假真、错对的过渡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这一分界标准也有很多偏颇之处:他把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推向了极端;证伪标准具有明显的经验主义倾向;他的证伪标准不仅无法对科学理论进行定论性的证伪,而且还有可能会扼杀许多真正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艺术家们能自由运用的最强有力的艺术表现语言。科学对色彩的研究帮助了艺术家,让艺术家了解色彩,理解色彩。艺术家通过由许许多多色彩学者所构筑成的色彩理论,认识色彩,认识处理和调和色彩的法则,建立基于自我的色彩感觉、创造个性化的色彩秩序和色彩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休闲是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时间形态存在着的休闲(闲暇时间)是物理学创造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作为实践形态而存在的休闲则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的突飞猛进,并通过技术的中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反过来在延长了休闲时间的同时,又丰富了休闲的内容与方式。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与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学校主管部门特别是具体授课者,都应该力求做到得心应手地给学生"留下空间"。因为只要有了空间,学生就不仅能够在积极向上、形式各异、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这个心灵的驿站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从而陶冶了情操、恢复了体能、增强了交际能力;而且还能够充分利用课余的闲暇时间,在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的信息化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去猎取适合发展自己个性特长的有关知识,进而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够跟得上新知识、新学科与日俱增的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20.
创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学作为以创造力、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20世纪30至40年代萌生于美国,60至70年代兴盛于日本,80年代被引人中国并获得重要发展。创造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和尚处在孕育、萌生过程的数十门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可以相对地区分为普通创造学、理论创造学科、边缘创造学科、应用创造学科、分域创造学科、隶属创造学科等六个学科群组。创造学应当整体性地归类于介于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