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晗同志的杂文《谈骨气》,是一篇论点鲜明、论据精当、震撼人心、令人回肠荡气的好文章。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这篇文章。一、作者是带着骨气写《谈骨气》的俗话说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像一代画师徐悲鸿就能说出这样的话 :“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同学们看 ,有骨气的人说出的话也是掷地有声的。只有有骨气的人才能重视骨气 ,才能谈好骨气。吴晗就是带着骨气写《谈骨气》的。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杂文作家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 ,就与闻一多等人一起 ,为抗日救亡和反对国民党的投降政策 ,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文…  相似文献   

2.
沈丽华 《现代语文》2002,(10):51-53
@韩非 【教改设想】1、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在师生平等交流,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下完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及创新思维能力。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题解、简介作者;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结构层次;讲读课文1—4自然段,使学生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对论点中“骨气”的解释和分析。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预习效果: (一)给下列汉字注音: 淫、丞、嗟、(口么)、晗; (二)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后解释整个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二、教学方法从论据反推论点三、教学步骤1 .查工具书 ,给“预习提示”中要求读准的 9个汉字注音 ;理解“预习提示”中要求理解的 9个词语的意思。布置散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2 .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1 )知识链接 :我们在第三册学过了著名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用了三个典型事例 ,表现了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在第四册中 ,我们学过了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 ,文中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 ,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历史悠久”的特征。在《…  相似文献   

5.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  相似文献   

6.
1、教学时数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课文理解和议论文相关知识教学;第二课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气节。2、教材分析《谈骨气》是中学教材中一篇古老而又常新的课文。它从形式上属于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很适合于对学生进行议论文教学。从内容上来说,骨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它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国情感的名篇佳作。文章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引孟子的三句话揭示骨气的含义,并用文天祥拒绝降元、饿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国民党手…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课文理解和议论文相关知识教学;第二课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8.
(一)【自学重点】用事实做例证的论述方法;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我们要发扬这种民族的英雄气概。【简要导析】《谈骨气》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的《中国青年报》。那时我国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有些人悲观彷徨,甚至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些人丧失民族气节,企图向外国乞求恩赐。是在这种情况下,吴晗同志写这篇议论文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句独立成段,  相似文献   

9.
吴晗的《谈骨气》,是一篇具有高度思想性的说理文章。作品的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密。给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讲这篇文章,应该把培养他们能够用有力的事实来说明白一个道理,即培养他们在写文章时善于理清说理思路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章一开头就用“……是……的”这个强调肯定句式并独立成段,提出了明确的中心思想,即提出了这篇文章所要讲的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2、学习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分层举例论述的写作方法。二、课文的重点、难点: 理解什么叫有骨气(对孟子三句话的解释要落实到字)。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三、时间安排: 两课时。本文虽系阅读课文,但初一年级初次接触议论文,所以作此安排。  相似文献   

11.
《谈骨气》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在结构上 ,它是巧妙运用多种照应方法的极好范例。一、首尾照应开篇破题第一句 ,侧重从历史传统方面提出中心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篇末用“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骨气”作结。首呼尾应 ,不仅照应标题 ,而且深化了中心论点。二、前后照应课文中前后照应主要有四处 :第一处 ,第 10段“孟子的这些话”与第 2段“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既前后照应 ,又转入下文的总结。第二处 ,第 5至 8段中文天祥拒绝降元、不食嗟来之食的两个古代故事 ,与第 9段闻一多拍案而起…  相似文献   

12.
经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的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文《谈骨气》,是吴晗同志的一篇杂文,发表于一九六一年,后收入《吴晗杂文选》。  相似文献   

13.
我校中文科八一级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注意钻研教材,研究改进教法,并加以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做法值得鼓励。我们从学生的习作中摘编了一部分,供中学语文老师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断的根据和意义。2.在回忆议论文一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观点相反的材料的分析,培养思辨的兴趣和能力。3.积累一定的词语、句子。教学方法:采用导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先由学生自读、质疑,然后组织全班讨论,加深学生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断的理解。作业采用探究法,要求学生搜集、筛选有关资料,再就“中国人的骨气”问题发表议论。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导读法”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自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的教学拟从引入不同观点的…  相似文献   

15.
《谈骨气》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一篇以说明事理为主的议论文。文章谈的虽是学生不太熟悉的“骨气”问题,但作者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初一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文章的论点十分鲜明,论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结构形式也易于为学生所模仿。因此,教这篇课文,似可侧重于引导学生揣摩本文说明事理的方法,并通过练习,特别是写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等抽象思维的能力,增强实际议论的能力。究竟如何教?我作了如下构想。一、引发: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角度:领悟精心选择和安排事实论据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的方法。二、教学步骤:从结构人手,理清思路,找出论点,分析证明论点的方法。三、主要教学过程:1.导入抢答:检查设计的预习问题:《甲午风云》《西安事变》等多部爱国主义影片有哪些铁骨铮铮、正气浩然的英雄人物给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谈骨气》的段落处理,五省(区)的《教参》是这样的:一部分(一——四节):提出论点;二部分(五——九节):论证论点;三部分(十节):总结全文。一、二部分的处理,笔者认为欠妥。《谈骨气》的论点,不须深究就知道:“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的提出是一、二节。依《教参》的处理:一节提出论点,二节解释骨气,三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的确如此。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起着统绾全篇的作用;题目又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悟出全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题意呢?现谈几点做法。一、设置疑问,引发兴趣在教学某些课文之前,可以提出一些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释疑过程中理解题意。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先提出疑问:“你们知道金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双龙洞?”对这一问题学生很有兴致。纷纷动脑、动嘴。可他们只知道金华在浙江省。至于“为什么叫双龙洞”却无从回答。这时我抓紧时机介绍:《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我  相似文献   

19.
[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天地间有浩然正气,人应有铮铮骨气。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谈骨气》。(加点字板书,下同)二、检查预习1.出示小黑板,让一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嗟(jie)吆喝(yao)丞相(cheng)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