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元(1761—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乾嘉学派后期具有总结性的学者。 阮元二十五岁考中进士,改翰林阮庶吉士,充《万寿盛典》篡修。第二年进散馆,任编修。二十七岁时大考,得一等第一名,超擢詹事府少詹事,入直南书房,充石渠宝笈协修日讲起居注官。又迁詹事。充文渊阁直阁事。同年底诏充石经校勘官,从事唐石经的校勘工作。他二十九岁时任山东学政。二年后调任浙江学政,同年升为内阁学士。嘉庆四年(1799年,38岁)充经筵  相似文献   

2.
广东学海堂是清代著名学府,设在广州市越秀山上,创于道光四年(1824),倡议创办人是阮元。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曾任山东学政、浙江巡抚,嘉庆二十二年(1817)出任两广总督。阮元重视文教事业,在粤九年,颇有建树。除了兴办学海堂外,还组织人力重修《广东通史》。  相似文献   

3.
《涧泉日记》是一部记录宋代史实、品评人物和考证经史的学术性笔记,它对研究宋代历史和文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南宋人,生于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卒于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韩淲出身于一个“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的世家,但“遭逢乱世,坎坷退居,”所以他一生没有作什么大官,只是因为他父亲吏部尚书韩元吉的原因,荫补为京官。当时正  相似文献   

4.
《海燕》——这是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张春桥早年写的一篇散文,刊于一九三六年八月《文学界》月刊第一卷第三号。散文的内容很简单:——“我”(作者以第一人称出现)在被学校开除后,跟一批青年到北平去从事医疗长城抗日的二十九军伤员的工作。“没有得到机会到前线去”,在北平,大家每天“找女招待,看戏,逛窑子,把从家里带出来的私费或捐款,都化了”。后来算是到密云去了一次,但日本飞机一轰炸,“我们惊慌起来了”,撤回到北平。不久,父亲来信  相似文献   

5.
复仇女神     
(一)“卡桑德拉”被窃“你们是怎么做事的!”爸爸生气了。这是他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对不起!董事长。”总经理抹着头上几欲滴下的汗。“对于‘卡桑德拉’,我们封入九重密码,分别以三首歌的旋律、三个人的生日、三本普通读物上最无名的三句话共计二十九个字编入,密码只记在我一个人的脑中,窃取它,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涌现出了许多以“宏通”、“博洽”而名世的学者。他们往往以其“懿文硕学”,沉湎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董理与研究,或覃思穷研,推陈出新,的然成一家之言;或网罗众家,融会百氏,卓然为高文大典,衣被士林,嘉惠来哲,从而在中国文化史上树起了巍峨的丰碑。清代著名学者阮元便是其中较为杰出的一位。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  相似文献   

7.
《经籍籑诂》,清阮元主编。是一部汇编唐以前诸书文字训诂的古汉语字典。今人张舜徽先生说:“是书荟萃古义,蔚为大观,凡群经子史旧诂,悉载兹编”。(《中国古代史籍举要》第212页)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及内阁大学士。他既是一个大官僚,又是一个大学者。其论学,自经史小学以及金石诗文,巨细无所不包。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常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工作,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撰写《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畴人传》等。我国古代讲训诂的书很多,不仅有《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等等,而且经传子史本文也有训诂,各家注释更是异常繁多,一直没有把这些东西汇为一篇。阮元鉴于此,所以在督学浙江的  相似文献   

8.
潮州自古为人文荟萃之地,山川清雄,人士秀伟。自秦汉而降,政教南被,人文渐著。邹鲁流风,韩赵遗泽,历代不替。至有明一代更盛,菁华翕聚,英贤辈出。薛侃堪为时贤之翘楚者。薛侃,字尚谦,曾号钝子,又号常思子,阳明先生“以其质虚,赠号中离”,故又号中离先生。潮州揭阳人。生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公元一四八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廿四年(公元一五四五年)壬午,享年六十。他是阳明心学在岭南的传人。他二十九岁时,在南京师从王明阳,“服良知之教”,“是为先生隶王门  相似文献   

9.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这是被誉为清代“女三杰”之一的科学家王贞仪的自励之言。王贞仪,字德卿,上元(今南京)人,生于公元一七六八年,卒于一七九九年。死时年仅二十九岁。在短短的一生中,王贞仪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  相似文献   

10.
一八八九年(清光绪十五年已丑)一岁 李大钊字守常,乳名憨头,初学名耆年,字寿昌,号龟年(后改名大钊),公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历十月初六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城东南二十五里大黑坨村的一个小康家庭里。 故乡地处冀东平原的东南端,濒于渤海,东靠改道前的滦河。村南的土地叫南河滩,村东的土地叫张家滩,村东北一带的土地叫流水港,向北可以瞭望到昌黎的碣山,在旧社会这里是十年九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最近家父见到一部清人未刊书稿,名《如我谈》。作者为陈坦园,号榕荫堂主人,蓟门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后。道光二十五年(1845)至二十九年,陈氏任职江宁织造尚衣局,管理江宁织造局(染织工场,遗址在今南京市汉府街)。五年任满回京,追忆金陵阅历各事,信笔而录,成此书稿。稿  相似文献   

12.
一屠隆其人屠隆,明代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和哲学家。鄞县人。据《甬上屠氏宗谱》记载,他原名“儱”,后更名“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又号“弢光道人”,晚年自号“鸿苞居士”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六月十五日,卒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八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三。他秉性放达,才华出众,被族人屠大山誉为“苍龙入梦”的奇才;又被邑人张时彻了所极力推崇,早年就在文坛享有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曾任颍上知县和青浦县令,政绩卓著,旋晋升为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屠隆在青浦任职期间,公余之暇,常约请吴越名士同游“九峰”“三泖”,自称为“仙令”,人们则称他为  相似文献   

13.
一、解题: 本文写于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最初是用日文写成,发表于日本一九三五年六月号《改造》月刊,中文译文载于同年七月在东京出版的《杂文》月刊第二号上,题为《孔夫子在现代中国》。后由作者“略加改定”,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现编在《鲁迅全集》第六卷。标题改成用定语“在现代中国”修饰中心词“孔夫子”,更明确了讨伐对象,突出了中心思想,增强了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组块是指由意义上相联系或形式上相类似的一些小单位组合而成的大单位。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勒1956年首次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米勒认为人的短时记忆限度为7±2,但这个限度不是单个信息的项目数,而是其组块数。如“360422681002364”是一串15个小单位的数字,它是某持证人《居民身份证》上的号码。因为超出了人的短时记忆限度,很难记忆。如果按照一定的意义,组合为36(省号)、0422(县号)681002(持证人出生号)364(所在地派出所号)4个组块,就容易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5.
秋瑾(1879——1907年),原名闺瑾,字璇卿,号旦吾,后更号竟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小官僚地主家庭,是一个所谓“世宦之家”的“名门闺秀”.秋瑾“自幼即好翰墨”,特别喜爱那些描写古代剑侠故事的作品,尤其仰慕西汉初年著名的游侠朱家、郭解等人的立身处世.后拜师学习刀剑棍棒之术,练得一身武艺,体魄坚实,养成了与当时一般妇女不同的豪放性格,“慷爽明决,意气自雄”,“不拘小节,放纵自豪,喜酒善剑”,嫉恶如仇.  相似文献   

16.
每当一些美国人看到“杜鲁门”号航母,就会高喊道:“看,我们亲爱的亨利·S·杜鲁门总统出去旅游回来了!”鉴于美国人此种航母情结,许多美国总统均希望在就职期间或卸任后,能够有幸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新航母。迄今为止,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航母共有:“华盛顿”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艾森豪威尔”号、“肯尼迪”号,“林肯”号以及“里根”号和“布什”号(正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17.
一八九四年春天,年仅二十九岁的孙中山在家乡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写成了著名的《上李鸿章书》(见《孙中山选集》)。《上李鸿章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件,我们从这个上书中可以看到,孙中山在探求真理和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所走过的足迹。上书中提出的富强、治国的大计有四个方面,即:“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其中“人能尽其才”是关于培养和使用人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九个寒暑,其中担任校长十余年。他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对校长工作发表了许多宝贵意见,很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见《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以下只注明页数)这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9.
敢峰同志的《誰說教育战綫无战事?》(《人民教育》1963年10月号)剛发表不久,我就听到有些同志在私下議論,认为这篇文章“調子”太高,“火气”太大。讀了邓海波同志的《难道不能把教师比喻为母亲、园丁嗎?》(《人民教育》1963年12月号)后,使人感到这  相似文献   

20.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他自幼立志“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必为世上不能做之事”,受“有功夫读书便是造化,以学书济世方见文章”的庭训影响下,胸怀大志,岁愤苦读.清雍正元年(1723)考取进士.从雍正七年(1729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35年间,历任浙、滇、苏、陕、赣、鄂、豫、闽、甘、湘及两广等十二行省的御史、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等职,后迁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赏加太子少傅、少保、太傅,不但为“清代一代名臣,第一流政治家”(《广西文献》第二十五期),且“平生笃守宋儒之学,而能践履,见诸行事,所至以教育人才为已任”(清·谢启昆《广西通志》),被后人誉为“清代理学名臣,岭南儒宗”(谢永雄、雷坚《广西历史知识》),在教育上有他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就其教育思想主张作一评述,以与方家共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