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全球人才争夺战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剧增,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周期较长,人才缺口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全球性人才争夺大战.在激烈的争夺中,发达国家占有优势,致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外流,面临危机.立足于培养人才,尽全力留住人才,千方百计吸纳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应是我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使人类在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威胁。“绿色经济”发展观是一种以协调生态关系为基础,保护消费者及其生存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的经济发展观,其预示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很好地解决了中国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2013,(2):22-25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己之所失,已成为他之所得。世界各国纷纷从经济需求出发,制定各类移民政策和引才政策,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5.
人才储备是衡量一个城市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城市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自2017年起,我国各大城市之间就已经开始人才争夺,人才争夺目标也从塔尖扩展到塔基。重点对基于人才争夺战背景的高校医学人才培养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观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观思想内涵丰富,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具有实效性和远见性的战略构想,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把传统群众发展观区域化,提出区域群众发展观念,在此基础上对域群众发展进行进一步的阐释,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实际,特别是欠发达区域发展实际,提出区域政府、区域市场与区域群众相结合的新型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观念指导行动,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当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演进和中国现实与发展远景规划的比较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表明,科学的经济发展观应是多层次、系统性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需要培养高素质经济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因此,应当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市场经济的供求原理和客观规律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发展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种综合发展观,基本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经济目标,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二是社会目标,即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全面进步,三是环境目标,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和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有5层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人力资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经济自身的发展和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3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和西方实证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针对人类现今面临的发展极限问题, 说明实证发展观的弊端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的正确性, 并阐述了在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辩证法指导下树立起的新发展观的内容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建构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教育发展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工程院校应以科学教育发展观正确定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创新,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要付出耕地流失、环境污染等代价.要彻底摆脱发达国家过去走过的"克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惟有"以人为本",树立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国外经济发展观大致经历了由“增长观”到“增长观 协调观”再到“增长观 协调观 人本观”的演变过程。这是经济发展逐步走向合理化和科学化的结果。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新设计,不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总结,更是对国外经济发展理念的批判和继承,是科学的经济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17.
论社会发展观的生成与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问题有着巨大的理论容量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解析,考察其形成背景及条件,并通过对其演变、转化过程的揭示,阐述了新的社会发展观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的人才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匮乏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快速提升县域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该文分析了县域人才状况,提出了山区县市人才战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力 《教学与研究》2005,9(9):23-31
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演进自建国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前后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1953—1977年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1978—1996年以“发展是硬道理”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观;1997年以来的以“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代表的科学发展观。这种认识和理论的演变,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也反映出中国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素质方面,逻辑对于提高其语言表达和语言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认知能力,以及锻造理性思维方式都有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并不是其他学科所能取代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逻辑传统的国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我们更应当重视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