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军事学的视角,对鄂西土家族民间信仰中的巫术崇拜、白虎崇拜、英雄崇拜作分析解读,可以看出鄂西土家族文化现象中蕴含有丰富的军事斗争因素,折射出土家族崇武善战、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鄂西后方开发与建设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曾为鄂西创造过一次开发与建设的那就是在抗战期间的鄂西后时期鄂西后方的开发与建设不仅是多方位的,而且具有特定的时代内容和地区特征。在经济方面,进行了农业履行,工矿业和交通业开发;在教育方面,通过教育立法、增加教育和实施“计划教育”,开发和发展了鄂西教育,在政治方面,则实行了行政体制改革、征治贪污、打击社会恶劣势力以及禁毒禁烟等一系列革新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摆手舞是流行于湘西、鄂西、渝东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它融土家族歌、舞、乐剧及民间体育、娱乐于一体,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本文以现有的在摆手舞的基础上创编出了三套集摆手舞的基础动作、韵律、体操的特点于一体的土家族体育健身操为例,分析土家族摆手舞在现代变异中的操化趋向。  相似文献   

4.
我喝过了土家族的四道茶郭福昌金秋季节.我专程来到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查山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状况、紧张的调查活动之余,我们应邀参加了由鹤峰县教委主办的联欢晚会。这是一场有舞有茶、以茶为主的晚会。在这里,我第一次品尝了风味独特的土家族四...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是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布依族学校教育之所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布依族地区统治的政治需要、布依族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布依族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明清政府采取了积极发展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政策,使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在明清时期得到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的学校教育与儒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后,土家族地区逐渐有了学校教育。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以儒学传统为主,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目的主要是科举取士与道德教化。在当代,土家族传统教育思想仍然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代施州卫的设立与汉族、土家族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而今论及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历史发展,莫不一言以蔽之日,清朝在鄂西地方改土归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实,探本求源,清朝之所以能在这万山丛中改土归流设立府县,进行直接治理,是因为明朝设立施州卫,从发达地区派遣了大量的永久性移民进山,促进了鄂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汉族与土家两族的民族融合,清朝改土归流才有实现的可能。故本文拟就施州卫设立后的历史作用作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主流文化习惯不断地发生交流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均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养料。为了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十分重要。笔者对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主流文化与土家文化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一、鄂西本土民族文化的特点鄂西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民族文化虽说受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哭嫁歌虽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间交流加深,哭嫁逐渐失去了舞台。为进一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鄂西南地区区域文化多样性发展,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和查找整理资料,对土家族哭嫁歌语言风格进行研究,且国内外与哭嫁相关的研究多从社会层面入手,单从语言方面较少,具有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0.
鄂西土家族民歌丰富多彩,其间积淀着丰厚的土家民族文化精髓。在形式多样的民歌当中,五句子情歌以其格调的特别、结构的独特和内容的丰富而成为鄂西土家族民歌中最为发达的样式。从五句子情歌的地理属性、文化内涵、结构形式和文化功能等角度,可以探寻五句子情歌所体现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撒忧的龙船河》为代表,“土性”作家叶梅的小说集中展示了龙船河、豌豆角、桡夫子、梯玛、女儿会、跳丧鼓等一系列土家族独特的民俗意象群。这些民俗意象生动地再现了鄂西土家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表现出作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成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师资流动状况进行的详细调查表明:资教教师的生活、教学等状况均存在一定问题,如生活的不适、教学的不安、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等。这种现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及教育质量的保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为了民族地区的孩子、为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作保障。  相似文献   

13.
山歌教育与土家族群经验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山歌立足于厚重的族群文化传统之中,担负着促进个体与群体经验发育的责任。个性鲜明的土家文化使土家山歌具有了与现代学校教育迥异的特质与趣味:教育价值选择的生命化取向、教育实践环节的生活化取向、教育手段设计的人性化取向。这三种取向从不同的层面指向了教育的主体性,指向“经验”的生长与互动。它所产生的显著的教育效能,使我们妊然以“经验”为核心审视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的手工织锦,是土家族女性进行自然、社会、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织锦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也富有民族审美取向、道德风尚等文化教育内涵。其传承多以家庭教育为单位,由女性长辈口传身授。其审美教育活动有利于求真、求善、求美,以及社会和谐、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是我国谱及义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因而,西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理应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存在师资紧缺,少数民族学生入学难等问题。西部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应当注意解决双语教学和坚持办学模式多样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湖北就有着“唯楚有才”的美誉,教育水平长期处在中国的前列.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海地区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对而言,此时的湖北教育已经滞后于其他许多省份.1889年晚清名臣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任职的17年里,他改造旧学堂,创办新式学堂,大力提倡留学教育,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湖北教育呈现出蔚为大观之势,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北成为中国之教育强省.此文旨在探讨张之洞的兴学对晚清湖北教育发展的贡献以及这种发展对湖北乃至全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胜  代鸣  黄泽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77-80,91
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历史不长,明清时期才有学校教育的记载,而且发展缓慢。民国时期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得到一定发展。解放后,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从多方面对贵州毛南族地区学校教育给予支持,毛南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个发生在鄂西南土家村落中的特殊案件的阐述,分析当事人及相关人员态度和行为,发现在不断转型的土家村落中,情、理、法综合考量是人们的行动逻辑,权威与秩序受地方文化和社会资本力量等多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视贵州民族地区自然、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现实,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在自然、社会及文化发展多元化背景下贵州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贵州民族学校教育与其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中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土家族生活的地方,就有竹子的存在。在千百万年的历史中,竹子成了土家族创造文明的使者。具有土家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竹文化,是土家族灿烂瑰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的保护神和敬仰崇拜的图腾,它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