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低保制度、可持续生计与资产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政策理论看,没有一项社会政策是“万能的”。当一项政策的潜能被挖掘到相当程度时,可能就要考虑其未来发展的走势,也有可能要适时地向其他更加合适的方向转型。文章将就城市低保制度来讨论其未来发展和转型的问题,我们的视野也将从单纯的社会救助扩展到包括“可持续生计”和“资产建设”在内的整个反贫困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生计视野下的农民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教育是改善农户生计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了解农民教育对生计的影响,本文将农民教育视角与可持续生计视角相结合,分别分析了农民教育对农户生计资产、生计策略和生计成果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农民教育是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微观层面上,通过对绵阳市游仙区长明村农户生计资本状况的剖析,得出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生计资本的整合运用和生计策略的选择,并为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所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直接面对的就是可持续生计问题,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还落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城市低保的历史性质与福利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低保户工作与生活,伴随着“国家一市场”制度性转型,一般经历了从体制化维持向生计性维持转变的过程。体制化维持阶段一般包括稳定预期、稳定预期固化、延续预期与被迫的主动三个子过程。在生计性维持阶段,工作从过去蕴含着丰富而稳定的整体生活,骤然变成维持基本生计的手段。低保制度的建立为其家庭生计维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不仅应被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具有一种对其长期工作贡献以及转轨利益牺牲的间接补偿功能。低保制度的历史补偿性以及救济性,基本决定了低保福利依赖观点是一种理论的想象和对现实问题的“错位”归因。城市低保目标的阶段定位应从补偿性、救济性向能促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现行低标准、不全面的补偿安置机制及不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无法恢复被安置者以往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如何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是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生态治理过程中与农户生计之间产生的冲突,以农户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为切入点,完善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寻求新的路径,用以构建生态治理与农户生计能力良向互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耕地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导致部分农民陷于失地、失业、难创业的生存危机。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多种举措,其目标是解决其可持续生计问题,实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户生计可持续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影响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持续增收致富,也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是否可持续推进。本文以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剖析,对影响农户生计可持续的一些决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农户可持续生计策略的选择和生计发展,以及扶贫开发等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基本条件,对农民而言,土地具有三种基本的社会功能:即提供就业岗位、获取经济收益、基本生活保障。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必然。尽管各地政府在征地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许多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仍无保障,由此产生了诸如征地补偿标准低、补偿安置不完善、再就业难、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失地农民问题。由此,立足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考虑,建议政府政策思路重点放在土地的"功能性替代"上,通过制定合理的补偿和增收机制、构建再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系统性方案设计,最终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关键之处在于可持续生计的建立.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的框架分析,指出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媒介素养这一媒介信息化社会中公民必备素养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失地农民媒介素养与建立可持续生计的密切关系,提出了通过政府、媒介组织及失地农民个体自身的努力,切实提升该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以促进其可持续生计建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深入了解云南彝良县农户生计资产情况,本文在对彝良农户的生计资产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EXCEL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彝良农户人力资本数量有优势而质量较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水平较低;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硬指标较低,软指标较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源涵养区的高寒草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生态产品的无偿占用导致牧区畜牧产品对生态产品的竞争和侵占,其结果为生态退化和生计衰微.该文以历史的视角,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了甘南牧区牧业生计的脆弱性,并引入生计可持续力函数(FSL)来定量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得出生态补偿扩展了牧民的生计资产五边形图,进而提高了牧民生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确保禁渔退捕后渔民生计的顺利转型,是保障洞庭湖区禁渔工作实施、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可持续生计框架为退捕渔民的生计转型提供了重要思路。本研究基于洞庭湖区实地调研,从内外部因素分析渔民生计的脆弱性环境,从人力、自然、物质、社会、金融和心理6个方面构建生计资本体系,分析渔民的多样化生计策略,重构渔民可持续生计框架,并从改善渔民生计资本、完善政策落实机制、改善渔民生计策略、提升渔民抗风险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于城市低保群体的社会保障,我国仍处于政府和社会直接进行物质救助的传统方式阶段,且救助标准较低。大连市是低保制度制定和实施都比较好的城市,对此本文以大连市城市低保居民为调查研究样本,对城市低保群体的基本生存现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得出了与城市弱势群体的人口特征、低保标准、就业态度、低保政策收益水平等相关的一些富有启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18.
职业教育和培训能改善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束,从多个维度促进其融入城市。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乡城移民的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均能得到提升,随之工作搜寻的市场范围得以拓展,更为接近体面就业,从而奠定在城市生存的经济基础,为建构可持续生计奠基。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培养经济社会转型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能够降低经济转型、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相似文献   

19.
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选择不但受制于自己所占有的资源和禀赋,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返乡农民工只有在满足创业启动的基本条件时,创业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本研究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对影响三峡库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生计资本和业态选择进行交互分析,发现大部分返乡创业农民工选择服务本地居民的业态,或者选择自己熟悉的种植养殖等业态,返乡农民工的生计资本和外部环境对其业态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其自身生计资本少、外部环境不佳,导致其业态选择难以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生活保障为主,以就学资助、医疗救助、住房援助、供暖补助、就业援助等解困措施为辅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它是城市中对于弱势群体的最后一道生存保障线,旨在解决长期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贫困问题。我国现行城市低保制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为此,城市低保管理应该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城市低保综合管理机制,即从激励机制、培训机制、衔接机制、监督机制、退出机制五个方面创新管理,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促进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