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幼儿用稚拙颠歪的线条,拼接成似是而非,甚至莫名其妙的形状时,成人难以读懂,而幼儿却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汽车,这是爸爸,这是房子,这是小河……”,成人才恍然大悟,这就是儿童绘画中的童趣,即幼儿眼中的真实世界。因此,我认为引导儿童以童心作画,体现儿童的童趣是儿童绘画的生命。一、儿童绘画的特点1.儿童画与成人艺术创作有本质区别。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儿童的世界是诗的、童话的世界,成人艺术创作是在一种观念支配下,在技法和表达上刻意追求;儿童画的特征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而儿童画表现出来的为成人所称道的趣味…  相似文献   

2.
作为儿童画,尽管在表现技能上还比较粗糙,技法上还不成熟,甚至幼稚,但充满着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儿童们认识生活的反映和单纯质朴的情感的抒发.  相似文献   

3.
儿童画是儿童天性的使然,他们常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在其恣睢涂抹的时候,往往对画面的造型、色彩等不甚要求,讲究的是童趣、意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何合理地提高学生的儿童画创作兴趣,使儿童画创作教学进入美术课堂,充分挖掘、丰富学生的造型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金色花》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主阅读课文,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是诗化的经典.文中蕴含了想象美、画面美、童趣美和人性美. 一、想象美 想象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手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能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一切美好的创作和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使我们的思维获得了新生.《金色花》就成功地采用了浪漫的想象,以拟物为表现形式,使文章情文并茂,意境优美.  相似文献   

5.
儿童画是求神似不求形似,带有强列主观情感色彩的绘画。对儿童画的评价往往以情趣为主,对造型没什么要求。因此在儿童画教学中,很多教师排斥写实性儿童画教学,反对用画得"像"来评价儿童画。我认为是一种偏激现象,写实性绘画也是儿童绘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以儿童画写实教学的点滴,论述儿童可以进行适当的写实训练。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依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美术作品大都在技法上做文章,童趣被所谓的抽象所代替,想象被大块面的色彩所取代,作品失去了儿童画本应具有的内涵,犹如一个抽去鲜活生命的美丽躯壳。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教师片面追求画面效果,过于注重绘画形式和绘画技能。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选择合适的绘画内容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上,从而使幼儿绘画作品表现其应有的内涵,展现童真、童趣。1.贴近幼儿生活案例一:妈妈的发型教师把发型…  相似文献   

7.
"学科之美"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价值关系,但又高于价值关系,发生在具有主体特性的学科对象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具有"人化"的价值取向和动态发展的过程两个特征。"学科之美"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即学科内容的内在美和内容表达的形式美,二者都包括存在型载体和性质型载体两大类。学科内容美和形式美共同构成"学科之美"的整体。"学科之美"的研究以"情感是目的"作为其理论之基,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情知融合和学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正儿童画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这种绘画在表面来看是不讲技法、画理、画法的,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其实它是儿童丰富的、多彩的、饱满的精神世界的表达。所以,教师在教授儿童画时,根据儿童的特性进行创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立体主义美术大师毕加索曾经在参观儿童画展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在他们这个年纪时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却花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儿童一样。"由此看来儿童画创作中主要表现的是艺术的"朴"与  相似文献   

9.
儿童画是孩子们对外界事物的审美与创新的自然流露和展现,是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比起稚嫩的语言表达,更能反映出孩子的所见所想。"稚到拙时亦为美",不懂绘画技法而随意涂鸦的儿童画,反映的却是最真的感情,最自然的审美,这也是最富有价值的创新。孩子们那种纯真、自然的审美观,这其间的创新的韵味足以与绘画史上的大师们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
儿童画是指儿童自己动脑动手所创作的画。它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彩色水笔画,油画棒画,也可以是国画等等表达形式,只要是适合儿童学习的画种都可以是儿童画的表现形式。儿童画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渗透着成人想不到的美妙和趣味。  相似文献   

11.
黎静 《江西教育》2012,(Z3):127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存在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学生越往高段就越表现出按部就班的状态,不敢大胆创造,甚至否定自己的作品,对美术课兴趣日渐趋淡。这到底为什么?反观当今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把丰富儿童画的童趣作为教学重点;或者只重技法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或者重视视觉冲击,而失去了教学重美术的本体;另外,家长与其他社会人士往往只重视作品是否画得"像"。看来,上述问题与高段美术教法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12.
李正火 《少儿美术》2020,(2):F0004-F0004
无墙禅茶“落差之美”一常常看优秀的儿童画多了,就会感受到:并不是每一幅儿童画都优秀。虽然有的儿童画纯粹属于儿童自己的涂鸦作品,但儿童天赋和社会、家庭影响,教师的引导教育等,都会造就儿童画艺术水准的落差。  相似文献   

13.
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图像,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并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表达着人之初的美好情感。然而在多年的儿童画创作教学中,我发现:儿童美术作品能真正体现出童真、童趣的并不多,学生作业普遍趋于概念化、程式化。画面内容空洞,缺乏个性和灵气的比比皆是。如何引导儿童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杨柳 《早期教育》2006,(3):25-25
问: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 答:儿童画是儿童心灵智慧的写照,而心灵是想像的世界,又是创造的世界,在儿童画中一味追求画准画像,而忽略了心中的世界,那么只有观察而没有想像的儿童画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儿童画重要的是反映孩子心中的世界。表现儿童特有的本色和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5.
刘晖 《宁夏教育》2010,(1):28-29
儿童画是儿童心理的一种纯粹的自我表现,不在乎是否存在思想性,也不在乎技法上是否娴熟,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感悟,是传递自己内心世界、心情感受的一种途径,是表现智慧,施展创造才能的一种手段。这就形成了儿童画特有的自然、纯朴、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杨春玲  杨慧玲 《甘肃教育》2020,(22):124-125
<正>儿童画是儿童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认识后,通过想象和自由发挥以涂鸦、绘画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面对当前全面推行核心素养的课改新形势,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应把课堂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摒弃儿童美术教学模式化、专业化、成人化的趋势,以课堂为主渠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独特的教学模式,创新多元的评价体系等,力求通过"求童真、留童心、表童趣、绘童画"四部曲教学模式渗透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融核心素养的培养于儿童画教学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把握 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趣》.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厕,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充满童真童心的童趣图。阅读本文,在掌握重点词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作品的奇异想象力,感受人物稚气烂漫的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8.
<正>佐藤学所著的《教师花传书》中认为:"花是心,种是技。""花"是表现出来的美,体现了教师洗练教学,呈现的精彩的教学实践,而"种"则体现了教师练功修养、基于体验所形成的身体技法和教学智慧。那么,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中,他们的积极思考和参与,互相的协作和补充,彼此的沟通和思辨又何尝不是促使思维之"花"争相绽放的"种"呢?读过《教师花传书》后,我也在低段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让学生同伴间真挚协作学  相似文献   

19.
少儿在美术绘画的时候是没有束缚、随心所欲、充满着童真和稚气的。但是现在在教育儿童的观念上,家长和教师还是趋向于传统教育的,在对少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上存在相应的误区,这样不仅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还会使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慢慢褪去,失去对美术的热爱和绘画带来的快乐。要如何规避成人走出对儿童美术作品中评价的误区,我们要站在儿童角度欣赏儿童的画;用肯定的态度评价儿童画;坚持激励保护原则;学会认真倾听儿童的画,从而激发儿童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莫美琴 《辅导员》2012,(Z2):96-97
儿童绘画有着充满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冲动,随意性很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一张儿童画的产生,是儿童真实思想的写照,是儿童思维活动过程的记录,也是儿童情绪气质的外在表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儿童画创作的兴趣越来越弱,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日渐单调。如何在小学阶段尽可能保持他们的创作兴趣,并使他们的儿童画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较平时的画有所突破,我在本学期的儿童画辅导课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