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昌 《乒乓世界》2013,(9):138-138
北京时间5月20日,第52届世乒赛男单决赛在法国巴黎贝尔西体育馆如期上演,年仅25岁的“大满贯”得主张继科再一次和队友王皓上演巅峰对决。作为一名狂热的蝌蚪,我在电脑屏幕前仔细观看了直播的始末。  相似文献   

2.
本期我们请进来的偶像是丹麦羽毛球“金童”皮特·盖德。在2002年圣诞节前,他来到广州参加中国公开赛。这是他膝伤痊愈后复出参加的第二个较重要的国际赛事。由于排名下降,本次比赛他被列为8号种子选手。男单比赛前一天,上午的训练结束后,头戴一顶黑色棒球帽,身穿一件白色T恤的他在下榻酒店餐厅里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3.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1,(12):42-43
为了找到本期嘉宾闫森,我们颇费了一番周折。九运会之前的几个月,闫森去日本的健身苑俱乐部打球,全运会比赛还没结束,他就回徐州探望父母,然后从南京赴日本继续打完这个赛季,而我们又没有他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幸好有他的队友秦志戬和张勇热心帮助,我们终于在闫森赴日本的前一天中午与他取得了联系,请他在电话中回答了读者和网友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期我们请进来的偶像是著名羽毛球“金童”皮特·盖德。在2002年圣诞节前,他来到广州参加中国公开赛。这是他膝伤痊愈后复出参加的第二个较重要的国际赛事。由于排名下降,本次比赛他被列为8号种子选手。男单比赛第一天,上午的训练结束后,头戴一顶黑色棒球帽,身穿一件白色T恤的他在下榻酒店餐厅里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王皓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口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柳承敏对王皓的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相似文献   

6.
选取第11届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王皓对马龙的实战录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与三段指标法将王皓在各局比赛中发球后反拉段,接发球后反拉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王皓在中台位置直板反胶横打成功率最高且极具有杀伤力,可以为青少年专项乒乓球运动员和青少年乒乓球爱好者在中台位置直板反胶横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皓星相     
最近一年来,王皓渐渐显露“星相”,国内外媒体纷纷预测他将成为中国乒坛的又一位偶像级人物。在国际乒联2001-12号世界排名中,王皓跻身前10位,在2003年的首站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克罗地亚公开赛上,他又夺得男单冠军,这也是他第三次在国际公开赛上夺冠。  相似文献   

8.
从雅典回来之后,我看了一些媒体报道,也听到一些球迷的议论,认为男单半决赛那场球,是王励勤让给王皓的。《乒乓世界》记者既然正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也想借杂志一角正式地谈一谈。 很多人对于男单半决赛的猜测,是缘于王励勤和王皓之间的以往战绩以及王励勤这场球的失常发挥。王励勤是奥运会男单头号种子选手,他们俩平时在队里打,除了奥运会前的热身赛他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王皓,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励勤的胜率非常高。但也正  相似文献   

9.
“狼王”加内特正在和几名队友在训练馆里打训练比赛时,今年被森林狼队第二轮挑中的21岁新秀里科特的手风特别顺,在身高6尺11寸的加内特面前频频跳投得分,于是其他队友开始拿加内特开涮,“瞧那小子,单吃你很多个了哦”。加内特可能觉得脸面实在挂不住,在里科特又一次得分后,他突然一拳打在里科特的下巴  相似文献   

10.
黄卫东 《乒乓世界》2009,(1):151-151
2008年8月18日,中国队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再一次显示了强大的国球之威,在这个光荣的团体中有一位从沈阳走出去的健儿.他就是马琳。8月23日的男单决赛中,他战胜队友王皓,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49块金牌。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9,(11):100-103
男单决赛王皓4比2马龙(-8,4,-7,13,10,10) 精彩指数: 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马龙在赛前确实准备得比较充分。特别是前几局,每一局的开局基本上都领先。  相似文献   

12.
当柳承敏和金择洙为韩国十六年后重新得到的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欣喜若狂时,王皓和刘国梁悄然离开了赛场。王皓落寞的身影、咬紧牙强忍着泪水、面时突如其来的失败而显得呆滞的表情,让很多人掉下了眼泪。但很快,人们又会被别的比赛所吸引。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可以带给人欢乐与悲伤。但有两个人,在男单决赛结束后的日子里,泪水依然一次次充满眼眶,他们陪着王皓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大坎,默默地和他共同承受着压力。他们在王皓最难熬的时候,说出了最朴实但足以感动天地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3.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狂飚皓:     
《新体育》2009,(1):37-37
2005年世乒赛,王励勤带着红双喜新开发的“狂飚王”底板,时隔四年后取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而王皓却意外落败丹麦的梅兹,止步八强。失利后的王皓,寻求技术的突破,提出调整底板的想法,红双喜为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经过多次调整,2005年底底板定型,命名为”狂飚皓”。2006年,这块狂飚皓帮助王皓取得了他第一个单打世界杯冠军。  相似文献   

15.
士兵突击     
《新体育》2012,(9):11-11
北京时间8月2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第二场半决赛,中国选手王皓(左)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追了四局最终4比1战胜中国台北选手庄智渊,与队友张继科会师决赛。图为王皓与主教练刘国梁互敬军礼。  相似文献   

16.
南木 《新体育》2003,(7):12-13
掌声并不只是胜利者的专利。当乒乓王子孔令辉在男单半决赛中无奈地扔下球拍时,人们仍给了他足够的敬意。就像他的对手施拉格所说:“孔是一位伟大的选手。”很多外国媒体仍然一如既往地将感觉依然年轻和以往不同,这次远征巴黎之前,孔令辉已不再是舆论瞩目的焦点。人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他的队友马琳、王励勤和年轻的王皓。好友刘国梁退役之后,在人们的意识中,孔令辉已不再风华正茂。然而,孔令辉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说:“28岁,实际上还是当打之年。只不过中国队的新老交替太快了,所以总有人说我是老队员。但我从没这样想过。我觉得…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6,(12):I0022-I0023
在10月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马林艰难战胜四川队队员王建军。尽管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男单、男双、混双三项冠军,但一位乒乓专业人士指出:“当时王建军完全掌握了马林的节奏和打法。应该说马林如果在国内都没有技术优势的话,到国际赛场就更难吃得开了。”之后,马林在巴黎连胜王励勤、王皓第四次登顶世界杯,其中在男单决赛中也是0比2落后的情况下翻盘。  相似文献   

18.
陈洁 《乒乓世界》2002,(4):24-24
国际乒联2002年度第二站职业巡回赛——埃及公开赛于2月19日拉开帷幕。由于埃及公开赛是职业巡回赛首次放在非洲举行,比赛吸引了欧洲、亚洲等44个协会的180名好手前来参赛。经过4天的激烈争夺,中国小将王皓一鸣惊人,夺得了男单金牌;李楠不仅登上了女单冠军的领奖台,还与队友姜华君合作,获得女双冠军;男双桂冠被中国香港队的高礼泽/李静摘走。  相似文献   

19.
兄弟     
11:10,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第五局,王皓落后一分,这时他的眼神看向张继科,默念了句什么,自顾自地点了点头。对面的张继科盯着球台,没有看任何人。电视机的镜头这时给了坐在观众席的刘国梁,他微笑着,看着两个徒弟。接着王皓发球,追平比分。张继科一直看着地板,发球,得分,再由王皓发球,接着王皓将球打飞,张继科拿下比赛。  相似文献   

20.
陈偲婧 《乒乓世界》2013,(11):44-48
全运会刚结束,队员们转天继续征战乒超联赛。王皓从北京驱车赶往位于唐山的主场时,副驾上坐着他妻子闫博雅,虽然挺着大肚子,但她依然愿意跟着王皓各地转转,看看比赛,看看王皓训练,她说要不然自己在家里太无聊了。除了参加乒超联赛和国家队的活动之外,王皓其他时间都在大学里上课,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一堂300人的大课差点儿变成他的签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