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9):96-97
陈先生也属于那种打球特别爱发力的球友,除非这板发力球能够完全置对方于死地,否则想从反手转到正手来实施衔接,几乎不太可能。正反手衔接进攻是一个组合套路的问题,它牵扯到前一板的节奏,质量,转换步法,重心交换等等,陈先生是左手持泊,他在正常击球时左脚太往外冒了,这样的站位打起反手来问题不太,但是换到正手时就很容易造成击球时间过晚。  相似文献   

2.
从我小时候起,直到现在为止,我在训练中对中路球的练习都很多。首先要注意不同技术的科学组合--何时用反手击球,何时用正手攻。当来球到身体中路偏右位置时(这是对右手握拍者而言的,对我来说正相反,应是中路偏左),有意识多用正手侧身进攻;当来球靠近反手时,有时移动半步用反手攻,动作不宜太大,特别是防守时,来球太快以致我方来不及时,如果仍勉强用正手侧身攻,即使打过去质量也不高,下一板让对方压住,  相似文献   

3.
年度回合     
年度回合: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 勤4比2马林:第5局10:9-11:9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 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 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 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 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斜线,王励勤正 手切,马林连续爆冲三板,王励勤回球 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入选理由:这一分是对王励勤和马林的 心理素质和意志的巨大考验,这一分的 输赢直接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谁得分, 谁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从技术上看,  相似文献   

4.
最爱金泽洙     
乒乓球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也是我的特长,由于打法和周围人的影响,孔令辉自然而然地成为我的偶像,也不知自己稳健有余而凶狠不足的特点是否拜他所赐。但是这回看完“松下2000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后,我发觉自己不由自主地对金泽洙崇拜甚高,甚至已经远超过了孔刘二人在我心中的地位。 如果问起谁是世界第一反手,有人会说是王涛——反手第一弹拨,而在我印象中还有两个反手位较为出众的猛将,那便是希腊的格林卡和德国的罗斯科夫。但是问起谁是世界第一正手攻,人所共知的非老金莫数,金泽洙那一板正手爆冲和退到中远台的连续拉,…  相似文献   

5.
陈洁 《乒乓世界》2001,(5):10-10
詹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透着机灵。他在队里人缘很好,队友们说他足一个“教他使坏他都学不会的人”。 詹健是正手正胶、反手反胶的横拍快攻型打法,近似前国手滕毅和加拿大选手黄文冠。他最大的特点是相持中正手的快速进攻,包括一些反手位球常常侧身突击,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所以他的打法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1997年10月,刚刚进入国家二队的他把正手反胶改为正胶,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他进步很快。当时正好赶上一队和二队打升降级比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6,(7)
如今网球比赛最流行的进攻手段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正手 INSIDE-OUT!即便是在俱乐部水平的比赛里,你也能看到很多人在采用这种打法——侧身到反手位,用正手打反斜线,以此压制对手,逼迫对手出现失误,或者回出浅球。INSIDE-OUT 打法确实具有很大的威力。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作为被对手 INSIDE-OUT 打法所牵制的一方,又该怎样回击呢?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策略是,直接把球打到对手的反手。不幸的是,对手往往可以继续侧身留在他最喜欢的反手区打正手反斜线,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看到格林卡打球,是在一个朋友家里。只见一个剽悍的小平头,头上戴个发带,手里拎把球拍,发球,然后暴冲!接发球,暴冲!正手,暴冲!反手,暴冲!反手异平寻常的强大,气势相当飞扬跋扈。好多球看得我一愣一愣的,这时朋友的父亲说了一句,“这小子哪儿是在打球,简直像是拎把菜刀在砍人嘛!”众人笑倒,但是仔细一想确实说得很贴切。自此,我记住了这个打起球来激情四溢的乒乓球手:格林卡。  相似文献   

8.
反手击球 许多初学网球的人认为反手击球难,总是设法躲开感觉难打的反手球,从而使反手击球成了自己感到棘手的技术难题。这真是多余的顾虑! 其实,反手击球一旦被掌握,你会感到这种方法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并具有意外攻击力的进攻手段。 让我们来学习世界超级网球明星的反手击球,从中学习反手击球基本获本、并提高反手击球的威力与稳定性。如果你是一位右手击球的人,请你用左手握拍,但要握得离拍柄稍远些,然后以左手按照正手击球的技术要领,进行挥拍练习来体会动作。设想击球点处于踏出的腿的位置上,在那个位置时使球拍停止挥动;球…  相似文献   

9.
抽出强力反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人正手极富攻击力,而反手却毫无进攻性。而且许多人认为反手很难。具有攻击力的反手击球技术非一般人所能掌握,所以干脆就不努力追求提高,只求不失误就心满意足了。实际上反手击球不难,只要掌握好3个要素,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自如地抽出强有力的反手球。  相似文献   

10.
王红 《网球天地》2013,(10):132-133
经常观看乔科维奇比赛的球友会发现,他经常站在反手位击打正手斜线,通过巧妙的配合正手直线来大范围调动对手,并出其不意得分。这便是当今球王的必杀技——正手侧身攻,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蹬转,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来增加球速,而且还可以使击球者的击球线路多样化,增加对手对线路预判的难度。此外,由于正手侧身攻的线路较长,还减小了进攻失误的风险,对对手回球线路的掌控和防守也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1.
专家信箱     
Q 我和朋友们自学打球已有一段时间,到现在为止我感觉正手还行,可单反怎么也打不好,不是下网就是出界,要不只能轻轻将球挡回去,没有一点威力。请问,单反应该如何练习才能拥有一定的回球威力呢?(成都/程影)A 虽然你已和朋友打了一段时间的网球,但是由于无人指导,反手遇到了一些困难。对初学者来说,反手比正手难掌握些。因此,你应该首先把反手的动作原理搞清楚。所谓"反手",是指击球位置在持拍手相反的方向(对双正双反的人来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3,(12):98-100
问:“我在实战中正手没有反手稳定,而且经常被对方打退台,不知如何能更主动一些?” 技术解析:李先生的反手推挡和搓球等基本动作确实比他的正手攻球更加稳定,这主要是由于他在握板时食指吃力比较多,这样有利于提高反手技术的稳定性,但对正手来说就容易使击球变僵硬。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4,(11):102-103
问“我在两而相持的过程中反手比较有数,正手失误很多,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调节?” 技术解析:柳先生的动作很规整,出手很实在,出球的质量也比较高,但是他在两面打起来之后稍显机械,衔接动作的节奏感和灵活性有所欠缺,比如他在反手发力时,击球点和板形都控制得很到位,但转到正手之后,击球点普遍较晚,而且手腕手指对板形的调节没有跟上,以至于击球时多是没有目的性的撞击,出球忽高忽低,力量忽大忽小,命中率自然就不高。  相似文献   

14.
尽早地准备以及进攻的强烈愿望,让莎拉波娃的正手成为比赛中最具杀伤性的武器。在莎拉波娃获得2004年温布顿冠军的时候,我们注意过,她的发球和反手是她胜利的资本。最近,她的正手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也会有失误,但她的挥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侵略性。依赖正手进攻拉开大角度,莎拉波娃为自己打开胜利之门。  相似文献   

15.
反手球真的比正手球难打吗?不错,一般球员的反手球都比正手球差,这是事实,因此人们的印象中反手击球技术比正手击球技术难掌握。而实际上,有哪个人学习网球技术是从反手开始的呢?恐怕大部分人都是从正手开始学起,不断练习正手,并随着技术的提高逐渐参加比赛。大多数人练习正手球的次数绝对大大超过反手击球练习次数。如何练习反手,本期为你讲述反手的各种精要秘诀。  相似文献   

16.
《网球》2006,(5)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会比反手击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控制性,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那么用正手去争取制胜球显然比反手更明智。当然,你也不能为了打出制胜球而不计代价,以大量失误去换取。所以,要想打好正手制胜球,你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大力击球的同时才能保证高的成功率。实际上,打正手制胜球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手回到你正手位的球本来就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快速的脚下移动,更早的引拍准备,击球尽可能靠前,主要靠借助来球的力量,对准对手的空档快速、稳定的一挡,十有八九就是一记制胜球。相对而言,击球时机是打好这类制胜球最关键的因素。另一种,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正手制胜球方式:遇到对手较浅且绵软的回球,你调整步法,集中所有力量,一击制胜!下面我分三步介绍这种击球技术的要领。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2,(11):24-25
1979年,他去了当时西德的一个俱乐部打球,成为第一个去德国当职业球员的瑞典人。而拉格菲尔德则成为70年代瑞典国家队中第一个采用匈牙利式打法的人。他正手、反手都能拉弧圈。他是第一个使用变速的弧圈球而不是使用扣杀来决胜的选手。  相似文献   

18.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正手击球满意吗?恐怕回答“NO”的人比回答“YES”的人要多得多。的确,正手击球毕竟是网球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技术。哪怕是击球技术水平已经很不错的人,也仍然希望自己的正手击球技术进一步提高。磨练自己的正手击球,是每个网球爱好者永远的追求,那么让我们从职业高手那里“窃取”一点击球的秘诀占为己有吧。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击球失误就会惊人地减少 看看下面的这些照片,虽然都是大师级的技术,可是动作出奇的简单。然而这么简单的动作却蕴涵着击好球的奥妙。当你正手击球总是击不好或者感到动作变得十分僵硬时,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基本技术,从最基础的击球要点上着手解决。这里刊载的职业高手们的连续动作照片,揭示着正手击球最基本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这项练习能够提高你的脚下移动能力,隐藏薄弱的反手,并且让你已经很棒的正手变得更加强大。这项练习从两位选手都站在底线中央开始(图中假设双方都是右手持拍选手)。选手A先将球喂到大约发球中线和右侧单打边线之间、发球线和底线之间的位置。选手B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之后选手A也同样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在这之后,两位选手以单打场地为界打完这一分。先赢七分的选手胜一局,五局三胜。  相似文献   

20.
专家邮箱     
切削飘飘我的网球偶像是冈萨雷斯,因此我的打球风格也与他很像——强力的全场闪身正手进攻,成功率还挺高;反手也能在对手上网施压时单手反拍搏命抽击穿越,打上就打上,打不上拉倒。但大多数没有压力但来不及侧身用正手的情况下,我都会把球切削回去。我现在的问题是,切削出去的球没有什么球速,飘飘悠悠的飞过球网。之前觉得这样还挺好,让对手无法借力进攻。可最近遇到一位"童子功"对手,压制我反手,发力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