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利用实践案例,来指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在《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公文写作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再现现实的工作场景,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并在教师引导下提出解决方案,之后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地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职公文写作课程教学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公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高职公文写作课程教学策略,包括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多管齐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作业,杜绝学生抄袭。  相似文献   

3.
张冉  魏蓓 《语文知识》2011,(2):54-56
《公文写作》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切实提高是该课程教学的最大效果和最终目标。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引下,教师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即验证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理论性与情境性相结合、创新性与模拟性相结合、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以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文写作课程是对公文写作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和写作训练的一门公共课程。根据多年来公文写作的教学经验,并通过引入大量公文写作实践教学案例,阐述了公务文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以便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写出规范的常用的机关文书,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高校公文写作课的现状,根据公文写作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应注重运用多向思维构建公文写作实践框架: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写作实践,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课程的新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课程改革活动和过程。《实案庭审模拟与法律文书写作》是根据法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而开发的应用性课程之一。它由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指导、以实案模拟庭审和法律文书写作为内容。它是集培养学生法律实务操作技能、创新思维等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实用写作功底的深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就业和其个人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公文写作的教学实际,从如何搞好课程建设、公文写作教学定位和实践教学几方面探究公文写作教学思路和模式。力求为当代高职教育如何在理论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平台,善于开发、利用那些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让写作真正贴近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课程的新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的课程改革活动和过程.《实案庭审模拟与法律文书写作》是根据法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而开发的应用性课程之一.它由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指导、以实案模拟庭审和法律文书写作为内容.它是集培养学生法律实务操作技能、创新思维等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0.
《公文写作》网络课程教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文写作课是成人教育课程中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讲授公文基本知识和写作知识,培养学生写作公文和阅读评鉴公文的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写作公文和准确把握文件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的写作等基本知识,以及国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20.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