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该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公式繁多且复杂的特点,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难学的普遍现象。作为应用型高校,应注重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和目前我校《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三种教学改革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微课案例教学法、与电磁仿真软件结合。其目的在于首先使学生愿意学,然后在掌握理论的同时更加明确该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我校《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概念抽象,理论体系严谨,公式繁杂,涉及很多的物理知识与数学分析方法。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促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创新与创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以电磁场和电磁波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具有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公式复杂、概念抽象、对高等数学特别是对矢量分析和数学物理方法要求高以及与普通物理中的电磁学有许多联系,特别是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变化难以想象的特点,使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那么怎样使该课程教学简单、学生学习较容易,这是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下面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教材中有大量的公式推导.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数学运算和较宽的知识面冲淡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加深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引入恰当的物理模型讲授物理概念和利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认为电磁场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磁场的表达式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矢量函数,其概念抽象、不易想象,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在泛雅网络平台上观看物理实验视频,帮助学生通过物理现象来理解数学物理方程,达到学生深入理解电磁场理论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计算繁琐、模型抽象、时空分布复杂"等教学难题,提出借助Mathematica专业数学软件平台开展课堂辅助教学,详细探讨了辅助教学的目的、意义和步骤,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计算、公式推导和图形可视化仿真等学习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电磁理论的直观化形象化理解。基于经典电磁理论与现代计算工具的有机结合,开展该类辅助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将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王亚平 《考试周刊》2014,(12):144-144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及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缺陷,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障碍,造成了物理概念既不易"教"又不易"学"的现象。所以,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物理概念教学入手,对课堂教学中忽视概念教学而产生的弊端进行反思,结合对实际教学的分析,探讨提高物理概念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三个模块的能力要求,与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相比,中职物理课程单元设计在概念和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上有本质的区别,精心设计和优化中职物理课程单元设计,是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是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近几年来,本课程组教师积极从事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的教改活动,致力于将该课程中复杂而深奥的物理方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并针对本课程的理论性和逻辑推理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文章针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实际情况,提出电磁场与电磁波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建设的观点和看法,阐述了课程建设侧重于教材、综合实验、科研及名师培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磁场理论教学中,学生高度依赖课堂讲授的问题,建立以教学过程为重心的课程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该方法加大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频率和反馈力度,通过教学尝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地下结构抗震》课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理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地下结构抗震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地下结构的典型震害机理、地震工程的基本知识、地下结构抗震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地下结构”和“地面建筑结构”的异同以及本科生先修专业基础课方面的不足,提出针对《地下结构抗震》课程的讲授方法,从形象化展示地下结构与地面建筑结构的区别;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调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展开,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材不仅是课堂实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框架和重要工具,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活动指南,承载着支持学生解决问题、建构学科知识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三重结构"的研究为核心素养统领的新教材的设计开发及课堂实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翻转课堂,本文提出了手机客户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的三种转变体现了目前教学发展的一种方向。翻转课堂增大了课堂之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如何评判每位学生对各个知识点难易度的理解,基本是比较困难的。要想达到课堂外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监测,就必须借助手机客户端的平台。利用手机客户端辅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紧密连接,达到理想全效能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高校随着教育经费不断投入,各实验室设备都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学时的限制,很多设备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研究课外开放实验管理模式、成果为导向的课外开放实验的教学设计、建设相应的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科技史和哲学史的角度来看,科技和哲学存在着相互联系、促进、制约甚至是融会贯通的关系,着眼于未来,科技和哲学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本文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从教学内容整合、课堂教学方法和实践训练选题等方面,浅析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和途径,旨在为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总结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及贫困乡村传播研究基础上,以湘西自治州深度贫困县永顺县首车镇实地调研数据为蓝本,详细阐述手机媒体在湘西自治州永顺县首车镇的普及和使用情况,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地区的传播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在贫困乡村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时刻以广大贫困乡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完善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注意将贫困乡村优秀特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机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校园暴力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46名普通中学、工读中学、少管所的青少年施测。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严厉与惩罚、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偏爱被试与被试的校园暴力倾向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被试的校园暴力倾向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青少年在校园暴力行为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各有不同,其父母教养方式也各有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校园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20.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Action: Communicating Design , T. BAIRD Primary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Practice , M. BENTLEY; J. CAMPBELL; A. LEWIS & M. SULLIVAN Design Technology: Children's Engineering S. DUNN & R. LARSON Falmer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T. LAWLER Longman Starting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B. LIGHT Longman Education by Design: A Guide to Technology across the Curriculum T. SHEPARD Stanley Thornes Ltd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s L. TICKLE (Ed) Falmer Teaching Craft, Design and Technology: Five to Thirteen P. H. M. WILLIAMS Manag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 Co-ordinated Approach ROBIN MURRAY (ed.)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90 Frank Gehry: Vitra Design Museum OLIVIER BOISSIERE & MARTIN FILLER Thames & Hudson The Arts 5–16: a Workpack for Teachers 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 Oliver & Boyd The Arts 5–16: Workpack The Arts 5–16: a Curriculum Framework The Arts 5–16: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The Arts 5–16: Slide Sets Depictions of an Odyssey PETER MACKARELL, edited by SHEILA PAINE NSEAD How We Understand Art MICHAEL J. PARSONS Principles of Visual Perception CAROLYN M. BLOO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