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鑫  林锦萍 《惠州学院学报》2023,(5):104-109+12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在学生认知、家庭认可以及社会认同三大层面上存在偏差,现行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亟需健全完善。精确剖析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价值意蕴,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保障体系构建为支撑、以文化氛围营造为驱动,探寻出一条规范化、多元化、常态化、可持续化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3.
高校图书馆要对大学生隐性教育发挥引导作用,图书馆员要在隐性教育中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各个阶段对劳动教育有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以及目的。劳动的潜在价值在于用劳动培育人,用劳动促进人身心的全面的发展。基于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结合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发现幼儿劳动教育存在教育单一、价值功利化、教育环境分离化、实践形式化的现实误区。优化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有:加强劳动随机教育,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深化劳动教育体系,丰富幼儿的劳动观;劳动教育回归生活,家园共育达成共识;提供劳动参与机会,提升幼儿劳动体验。  相似文献   

5.
显性知识的输入和隐性知识的渗透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隐性教育的实施对于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从教学情境的创设、网络媒介的利用、第二课堂的延伸三方面探讨了隐性教育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梦  徐洁 《中国德育》2024,(4):39-42
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坚定法治观念、崇尚法治精神的合格公民,对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青少年法治教育面临供需失衡、治校松散和师资薄弱等问题。为应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应把握法治育人的变革方向,探寻新时代的法治教育路径:综合施策,纾“供需失衡”之困;聘法治副校长,破治校松散之局;支持教师发展,解师资薄弱之难。  相似文献   

7.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了隐性教育资源的含义及特点。提出了隐性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开发运用的五种新方式:学生相互教育评价、艺术怡情、全员管理、家校共教、信息互动。以期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第二课堂开展和建设的重要基础.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此进行了探索实践,通过定期更新硬件、制定先进制度、打造特色文化、构建双创体系、善用红色资源等措施,助力第二课...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是一项启之以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德育亲和力有助于改变传统德育的单向度模式,提高大学生德育建构的主动性、参与度、认同感和创造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渗透力四个维度构成了德育亲和力的养成、传递、影响与可持续,对于科学把握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应对现代高校德育主题转换、情感激励、内容多维、情境变革下的时代新命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致力于德育目标同构、道德情感激发、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生态长效性的德育亲和力实践也将推动高校德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积极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第二课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结合第二课堂发展现状,探究第二课堂建设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如何育人成为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笔者以课程整体育人为思考路径,从课程整体论的视角,对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从课程系统的视角,归纳了课程整体育人的全员、全科与全过程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高校组织架构中的基本单位,加强班级建设是给力和谐大学校园构建的必要途径和重点手段。尝试通过分析高校班级的特点及其在和谐大学校园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加强高校班级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以期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教育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终身教育视域下开放大学发展老年教育尤为重要,不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且能有效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同时还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的价值意义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老年教育的发展瓶颈,即对实体办学缺乏统一客观的认知、相关部门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够深刻、竞争性高且老年教育资源相对欠缺等,并提出注重政府引导明确社会扶持的必要性、建立完善的老年教育资源学习平台、突出"线上线下"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开发多元教育模式满足学者需求等老年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选树真实化、向善化、求美化的榜样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育人的实效性。当前,高职院校榜样育人存在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榜样教育形象,片面接受消费主义化的榜样教育内容,简单采用机械化的榜样教育方式等现实问题。因而,高职院校榜样育人实效性的提升需要以“身边的榜样”呈现榜样形象的真实性,以社会主义道德突出榜样教育的向善性,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唤醒榜样教育的感性美。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在培养目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一致性和差异性,为实现二者的有效耦合提供了条件和内驱力。二者主要通过教育主体、教育体系实现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关注与发展的内容,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更对培养高质量劳动教育下身心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当今我国劳动教育发展存在“身心分离”“劳动教育价值异化”“劳动教育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从身心分离走向身心合一,从劳动教育的异化走向突出本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脱离自然、社会走向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7.
隐性教育以其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逐渐显现出强大的教育功能。面对新时期中被各种文化冲击的高校文化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机构应该重视起高校中的隐性教育。针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是实施隐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课堂主要是补充课堂知识之外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场地,同样,作为学习语言来说,第二课堂承担的任务和意义非常重大。不同时期的第二课堂甚至可以影响本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对语言学习者来说,第二课堂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专业意识的形成与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何超越有限,追寻普遍与永恒的教育。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意义乃在于其承载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以通识培育通人,即培养完整的人,而非通才。大学通识教育需要超越专门知识训练而达至整全意识,以向着经典、自由求知为取向的阅读与交往乃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路径。通识教育不仅关涉大学教育的目标与内涵,同样关涉中小学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中国有着良好的德育传统。然而,随着知识观念、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途径等正在日益受到冲击,传统的显性德育途径也越来越体现出更多的弊端。开发隐性的德育途径既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实践探索,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