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XAD-4大孔树脂对水相中邻氨基苯酚的吸附特性。研究内容包括接触时间、pH、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树脂能有效地除去水相中的邻氨基苯酚,在pH=3.2~5.2的范围内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均有较大的吸附,其最佳酸度为pH=4.0,吸附率可达97.3%。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1.5~2.0 mol/L HCl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再生试验,脱附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7种吸附树脂对酸石榴汁红色素的吸附及石榴各部分提取物对DPPH(1,1-Dphenyl-2-picrylhydrazyl)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HPD-300对草莓红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2 mg/mL的酸石榴汁红色素对DPPH的清除率达91.48%,与Vc的抗氧化作用相比,酸石榴各部分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顺序为:Vc〉酸石榴汁红色素〉酸石榴皮的醇洗脱部分〉酸石榴皮水洗脱部分〉酸石榴汁水洗脱部分,表明酸石榴汁红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Cr(Ⅵ)废水并探讨其吸附能力,同时考察了树脂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树脂筛选实验优选出IRA-900为较优吸附剂,并进一步考察了吸附时间、树脂用量、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动态实验表明,树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的吸附量和脱附率,说明该树脂可重复再生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树脂对Cr(Ⅵ)的吸附,IRA-900树脂对Cr(Ⅵ)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4.
天然水中溶解了许多无机盐类,这些盐类在水中以离子状态存在,主要有阳离子:Ca~(2 )、Mg~(2 )、Na~ 、K~ 及少量铁和锰;阴离子:HCO_3~-、Cl~-、SO_4~(2-)和HO_3~-等.纯水生产就是要将这些杂质离子去除,这个过程称除盐,要求产品含盐量小于每升1毫克,这就要进行深度除盐,其方法主要有:1、离子变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天然水(溶液)和离子交换剂间交换离子的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被吸附的离子从天然水(溶液)进入离子交换剂,被交换的离子从离子交换剂分离,进入天然水(溶液).离子交换剂是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固体材料,现在常用有机离子交换树脂作交换剂.有机离 子交换树脂,是有高分子通过交联而成的立体网络骨架和接连在骨架上的活性基团构成在活性基团中就有可交换的阴、阳离子,据此可把交换树脂分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如OH~-型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如H~ 型交换树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钴的行为,结果表明,在PH=3的HAc-NaAc体系中,树脂对话(Ⅱ)有较好的吸附,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56.10 mg/g干树脂,用2moll~1HCI作洗脱剂时一次洗脱率高达95.1%。树脂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经过4次再生实验,吸附率基本不变,回收率在92—100%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大孔膦酸树脂吸附铈的体系选择,温度对树脂吸附铈的影响及吸附反应中树脂功能基与饰(Ⅱ)配位比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大孔膦酸树脂对钇(Ⅲ)吸附的PH条件,静态吸附容量,等温吸附曲线,树脂对钇的吸附速率以及吸附反应中树脂功能基与钇(Ⅲ)配位比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AB—8树脂吸附和分离桑葚红色素的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树脂吸附和分离桑葚红色素,比较了五种树脂对桑葚红色素的吸附。结果表明,选用AB—8树脂作吸附剂,在pH=2的酸水溶液中吸附,并用80%的乙醇洗脱,产品与传统法比较其色价高。同时AB—8树脂非常稳定,使用18次后其吸附率仅降低2.3%。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6株苜蓿根瘤菌能在含1%-8%NaCl、K2SO4及pH7-13的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耐碱性。除1株产碱外,其余5株都产酸。随环境pH、NaCl、K2SO4浓度的增加菌株产酸(碱)的能力逐渐降低。苜蓿根瘤菌通过产酸(碱)改变环境pH值,从而对pH值较高的盐碱地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碳源是影响聚阴离子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碳源对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形貌、颗粒尺寸、热解碳形态、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以聚丙烯腈、丹宁酸、没食子酸、葡萄糖酸内脂为碳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结果表明,相比聚丙烯腈、丹宁酸,没食子酸、葡萄糖酸内脂为碳源制备的Li_3V_2(PO_4)_3/C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在20 C的高倍率下,以葡萄糖酸内脂为碳源制备的Li_3V_2(PO_4)_3/C表现出最高的放电容量,这主要归于材料高的结晶度、导电性以及材料颗粒表面完整的包覆碳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