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乍一看,《狂人日记》与《红楼梦》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把这两部作品扯在一起.人们一定会以为是无稽之谈。但是.细心一点的读者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两部杰作都自称为“荒唐之言”。《红楼梦》的“写作缘起”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狂人日记》在序言中写道:“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迹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留给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艺术资源厚实而丰富。其中,对史传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所形成的艺术经验与艺术精神,又是直接而引人注目的艺术资源。这些艺术资源主要包括:求真的精神、叙事的规范以及史诗性的追求与收获。它们既在艺术经验与精神的层面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在艺术本体与价值的层面显示了《红楼梦》在继承传统中所形成的艺术特色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文学至“五四”时代开始门庭冷落,不过在此格局中,就《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而言,却是一个例外。对于20世纪中国小说家来说,“《红楼梦》情结”已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进行创作时普遍摆脱不掉的“梦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对诞生于其后的20世纪中国小说具有原型和范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20世纪中国小说家来说,"<红楼梦>情结"已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进行创作时普遍摆脱不掉的"梦魇",<红楼梦>对巴金与张爱玲家族小说创作影响甚是深远,巴金和张爱玲同是封建大家庭的逃离者、叛逆者、书写者,两人的身世阅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不同,创作个性也不同,因而对<红楼梦>的取法又呈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文学巨著,其中,为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是一个聪明美丽、个性鲜明的女子:晴雯。她是深受作者欣赏和喜爱的一个角色,她有着超众的才能和伶俐的心性,虽身为奴婢,却"心比天高",没有一丝的奴颜婢膝。然而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却无法容忍这样的"奴婢",她的悲剧命运无可避免。在晴雯这一形象上,集中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7.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之一。小说中,曹雪芹将玉文化的精髓领悟的淋漓尽致,同时他也看到"玉"已被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沦为统治阶级的至宝。  相似文献   

8.
据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最初的心理动机、思想缘由及其本人的主观精神意愿来看,“吃人”实为“人吃人”的原初批判动机,而非学界普遍认为的“礼教吃人”,这就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吃人”的内涵和批判意义.深受鲁迅影响的陈映真在他的作品中叠影重现了鲁迅小说的诸多因素,早期作品《乡村的教师》再重现了《狂人日记》的“吃人”母题,两者都通过“吃人”母题的演绎转向了灵魂内面的自我批判,带有对人性的叩问,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立场、启蒙主义态度与现代批判精神.而鲁迅的深刻在于他借“狂人”之口喊出了“吃人”这个振聋发聩的声音,认清事实之后无奈偃旗息鼓.陈映真虽在思想的深刻上不及鲁迅,却还是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将其寄托于人道主义的期望中.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的作者问题自从该书出现以来,一直是热门话题,只不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时强时弱而已。最近一段时间,这个热门话题更显其热,各种说法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传统的曹作高续说受到了挑战。其实,拘泥于曹雪芹著作《红楼梦》,的确会碰到很多问题,但如果稍稍拓展一下视角,将《红楼梦》的著作权归于曹雪芹家族,而将曹雪芹定位为并未完全定稿的写定者,很多遭到质疑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红楼梦》的著作权问题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预设不仅是语义、语用层面的语言现象,更是依靠语境和话语参与者对对方的心理、认知状态的相互假定,而被掌握并运用到话语的理解与生成之中去的一种修辞现象。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预设是表达和接受的认识前提。本文就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预设。  相似文献   

11.
关于20 世纪的"性灵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提“性灵散文”的话题,在于倡导充分抒发作者性情和深切袒露心灵的、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散文创作。周作人论及从唐宋直至明清时期流露性灵的散文创作,突出介绍“公安派”的理论主张,认为与“五四”以来散文创作的思潮相一致,此论颇合情理,却未能阐述出两者之间的重大区别。对于“性灵”这一话题之历史沿革的剖析,由于在专制王权的桎梏与束缚底下,无法完成自己发扬个性的任务,因此于“五四”时期重又被提起。而作为现代文明精神标志的个性解放之并未真正实现,就使得提出“性灵”的话题仍有积极意义,也跟散文创作的禀赋相叠合。  相似文献   

12.
史诗意识与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过程中,从西方学遗产里“拿来”的史诗意识贯穿始终。它幻化为多种形态的艺术本,发挥着长篇小说的体优势,并推动着长篇小说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在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问题,留下了某些缺憾和训练,认真梳理这一切,足以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繁荣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兴起与同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黑人神学以及拉美解放神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神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基督教传统的批判和对基督教信仰的重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女性主义神学研究也存在着过激之处,其在理论上的建树还比较欠缺。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个不解之谜,从脂砚斋到鲁迅再到王蒙对《红楼梦》文本都存在过困惑和疑虑。透过这种困惑和疑虑,可以揭示出隐藏在《红楼梦》文本中的独特的叙述形式:即显叙述基础上的幻叙述和隐叙述,以及由叙述三维共同构成的递进环形封闭式叙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学者虽然已构建了具有内在关联的教育学学科体系,但20世纪下半叶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尚存在以下问题: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照搬外国模式倾向严重,原创性不足;学科发展水平不高,独立性尚差;未建立起学科发展与教育问题研究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被红学家们称作一部"文化小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因素,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杨译本和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启示。译者应具备跨文化的敏感性(Intercultural Awareness),以达到两种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编年体形式汇集了20世纪中国哈尼族文学尽可能全面的资料:作家、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家、民间艺人、有影响的单篇作品、作品集以及文学机构、文学事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商会的认识,认为此时期有从官办商会、官督商办商会、商办商会,有从保伸商权,开展“商战”,有从倡导地方自治等角度去认识商会,涉及到商会的开办方式,组织系统,营运程序,功能作用等诸多方面,进而分析了中国早期商会认识的社会背景与特点,指出其对当今新兴商会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贵州小说创作和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强烈的地域意识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形成一个独特中国现代文学叙事,它的批评路径是从社会学论述到文化人类学、叙事学的阐释.通过批评史的爬梳,可以检验贵州小说是否经得起无限解读的可能性,从而考量小说研究的视角、方法与现实意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