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文化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理应承担起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的重任,发掘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和精髓,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地方特色创新传播内容和手段,通过专题报道、专家访谈、大众评说等多种新闻报道形式,让社会大众清晰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现实状态及其未来发展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说过:物质遗产是有形的和相对稳定的,而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指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具有调节个人心理与社会情绪的功能,应对其加以继承和创新,使之成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文章探讨了保护、开发和运用传统节日的途径,提出倡导传统节日的关键在于进行现代性的转换,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专业参与、媒体造势、旅游承载等五个角度,提出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打造广东省节日文化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抗战经典歌谣生动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到全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御侮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从中华民族抗日解放战争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脉搏,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激励民族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5.
周文 《现代传播》2008,(2):86-88
本文从人类的各种古老仪式、民间仪式、日常生活仪式、节日仪式、庆典仪式等出发,提出"民族国家仪式"的概念,呼吁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指出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结合仪式的有关特点,文章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重点是对精神文化内核、具体表现模式、电视传播等的探讨.本文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作了初步的探究,但愿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何彬 《文化遗产》2008,(1):71-79
本文例举海外节日文化的两类事例,从不同角度阐述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第一部分以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例,论述传统年节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民族传统节日、传统节日食物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向心力的关联;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传统节日今昔变迁的事例①,阐述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的民族文化教育功能。作者认为,传统的节日习俗行为和与之相配套的节日食物具有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潜在型教育功能。笔者欲通过两类海外事例的阐述和分析,指出传统的文化习俗的教育机能与民俗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以及民俗学者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1月起,光明日报与国家民委联合在光明日报创办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巡礼"系列彩色专版,总共刊登了56期。该彩色专版梳理了56个民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讴歌了各民族为祖国、为中华民族所作的物质贡献和精神、文化贡献,展示了各民族在新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神韵及审美习惯.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对于维护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万靖华 《大观周刊》2012,(33):258-258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国传统美德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并正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黛 《中国编辑》2022,(2):82-85,91
民族题材电视剧扮演着构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在形塑民族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想象和建构作用.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影响力的逐渐攀升,民族题材电视剧无论在内容创作还是传播技术方面都不应再拘泥于老生常谈的传统叙事模式和单一的传播技术手段.本文基于改革开放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题材电视剧中...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亲共民主人士和团体,以及爱国人士创办了大量进步期刊.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各类进步期刊通过阐释中华民族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激活共同历史记忆、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式,有效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全民族抗战事业的发展,为当前各类期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的抗日宣传,用声音牢牢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防线,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依据巴尔扎克的表述,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认为:诗歌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居所。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并无什么不妥。从开源的诗经、楚辞,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再到近世各地、各民族独具风情的山歌和民歌,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完整的精神体系。作为人类精神活动最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穿破现实的羁绊,苦苦追寻精神和心灵的解脱。  相似文献   

14.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下来,成为各自民众生活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在于其中所蕴涵的象征民族精神源头的坚固的信仰。而传统节日的各类仪式则是信仰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以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理论解释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共享、消解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国传统节日的信仰缺失之因,从群体仪式传播和媒介仪式传播两个层面提出利用传统节日资源重塑民众信仰,构建精神世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节日是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重要基因,是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在大众传媒发挥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镜像反映。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报道(包括广告)作实证分析,剖析媒体报道(包括广告)中政府、企业商家、市民以及媒体自身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及其行为,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节日在大众传媒中的呈现样态,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与大众传媒的报道偏颇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节日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传统文化的亮点,正如谚语中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民俗学、人类学、美学以及文化学研究中,传统节日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和集中表达,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心理和道德习俗,对民族文化系统的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从人类道德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传统节日所蕴含和承载的伦理意义异常丰富,具有强化民族记忆、对民族共同体成员实现道德濡化的积极功能,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人们最应理解和传承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抗战的胜利。面对民族危亡,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正是在这种精神感召下,为了“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举国上下,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正是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广大抗日军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如此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惊天地,泣鬼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