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在一篇谈及当代文学创作、呼唤更多的“第一流”作家出现的文艺短论中,高晓声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以放置在王蒙之后的显著地位被文章所提到(见《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第一期),这决不是偶然的。高晓声作为一位以农村题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家,他的小说在准确地揭示农民的精神世界,深刻地描写农民的历史命运,正确地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前进的历史经验方面,均达到到了许多作家不易达到的历史高  相似文献   

2.
<正> 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题材总是以人物、事件、景物为描写对象的。微型小说因为是小说,就不能超出这个描写范围,微型小说因为“微小”,固在取材方法上又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如果说长篇小说是以历史画卷的形式完整地把握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充满丰富的艺术辩证法.本文结合鲁迅先生的创作实践,对鲁迅小说的艺术辩证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以小见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与人物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钱雪琴 《文教资料》2005,5(32):150-151
铁凝是一位深懂艺术辩证法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各种艺术元素在对抗的“关联”中,构成了和谐统一的艺术世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咫尺中表现千里之势,曲与直、热与冷、空白与充实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朴素的唯物论出发,我国传统艺术是很讲究艺术辩证法的。书法的疏密、繁简,图画的浓淡、虚实,戏曲的平奇、形神等等,无一不有着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鲁迅不但对辩证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湛的研究,而且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也自觉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从而更增加了他的小说的艺术魅力。全面探讨鲁迅小说的艺术辩证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艺术辩证法在鲁迅小说中的运用略举数例,以见一斑。一、“画眼睛”和“画灵魂”画眼睛,就是中国传统画法中的画龙点睛。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东晋画家顾恺之,都曾有过画眼睛的故事。张僧繇“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则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顾恺之主张绘画“以形写神”,尤其注重画人“点睛”。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厥少,于  相似文献   

6.
“悲凉”和“苍凉”是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传达给读者的审美意识。而“悲凉”和“苍凉”又是张爱玲本人对生命和现实人生的基本感受,从《传奇》所有的小说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张爱玲的声音透过叙事者的叙述,充满同情而又不乏尖刻地评说着现代都市传奇中平凡男女及其故事。这些颇像禅言偈语式的充满机智的妙语。如果孤立起来看,无疑是作家“机智”的一次集中炫耀:以  相似文献   

7.
艺术谈片     
艺术是真性的陶冶,它与虚伪无关;艺术是形象的敞开,它与说教无关;艺术是高尚的涵养,它与功利无关;艺术求真、向善、惟美,它以和谐为最高境界。艺术是性情中人性情之事业,它以真情为基石,以热情为底色,以激情为水准。艺术是心灵自由的充分展现,是诗意生活的自然流露,是理想境界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8.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有50%以上篇章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死亡。作家对“死”表现出如此深刻的关切,甚至是热爱,寄寓着深刻的内容与复杂的心绪:首先,人物死亡是用来象征黑暗现实、封建制度吃人本质的,从而艺术地再现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人生。“死亡”是旧中国人民生活命运的缩影,“死亡”是被吃者命运的隐喻符号。其次,人物的死亡结局,是鲁迅超越传统文学中圆形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节结构上的一种反传统开拓性突破。另外,还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失望,政治理想的破灭以及个人的恩怨情绪。这种失望、怨恨心绪通过外化为艺术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得以表达,得以宣泄。  相似文献   

9.
这部书包括两位作者分写的四十三篇文章。作者就《作品与孩子》、《共性与个性》、《写事与写人》、《美与丑》等问题,紧密结合艺术实践,从辩证法的角度,用随笔的形式,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文笔清新,娓娓道来,于轻松活泼之中,探讨艺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散文、小说、影视的崛起,诗歌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诗歌要继续发展,必须与其它艺术联姻,以心灵化综合的方式广容兼收,只有如此才能发展自己而又不失却自己。  相似文献   

11.
12.
阿Q的姓,不用说,自然是“赵”了,虽然他没有姓成。然而,要是问一句: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让阿Q姓赵而不让他姓别的,而且又让他姓不成呢? 读读《呐喊》《徬徨》两本集子,很有趣。里面有不少人物都姓“赵”。《阿Q正传》中的那个未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赵太爷和他的“真正的本家”赵司晨、赵白眼:《狂人日记》中的那个“青面獠牙”的赵贵翁,还有一条狗也是“赵家的”,《风波》中那个又矮又胖的地方一霸赵七爷等等。  相似文献   

13.
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的精华。传统写作理论功底深厚的白先勇在其小说创作中,成功地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来处理情景关系,塑造人物,营构情节,创造风格,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小说艺术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向读展示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风貌,而且在艺术上也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创风格。为短篇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国外,巴尔扎克是个毁誉参半的作家;而在我国,巴尔扎克享受的更多的是溢美之词。这和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有一定的联系。多少年来,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极左思潮的泛滥,几乎成了文学评论的羁绊,社会学的判断几乎代替了审美判断。尤其是外国文学研究,在领袖人物作出某种界定后,人们很难再作超越性的评价。因为恩格斯曾说过“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的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於是左拉就一度被打入冷宫,而巴尔扎克的不足亦几乎成了禁区。其实,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评价常常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为核心、为标准。这种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固然不失为艺术评价的一个角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因为一个作家不管如何超拔,他还是无法超越其生活的现实与历史的。历史的凝重感,是文学价值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角度并不是唯一的角度,领袖的评价也往往不是终极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所以,对领袖评价过的作家进行新的探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  相似文献   

16.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和《遥远的温泉》有着明显的诗化叙事倾向,其诗化叙事艺术又具有颠覆传统叙事性小说的理性规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重叙事视角叠置,非性格化典型化叙事,叙事逻辑的颠覆,非中心化叙事等方面。阿来小说的叙事诗化倾向有着自身的独特原因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鲁讯的白话小说中,“反复”这种辞格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它在刻划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题、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等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给鲁讯的小说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8.
齐白石是中国一代国画大师,其绘画艺术作品中融合了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同时汲取了民间艺术的营养,具有独特的审美格调。文章重点阐述齐白石绘画艺术独特的结构与意蕴,以求索其对现、当代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思维,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芙以其文学创作闻名于世。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认为传统小说应该被现代的心理小说所取代。她的评论性散文体现了其极高的鉴赏力和深邃的思想。作为女权运动的先锋 ,她的文章充满了女权主义的观点。她的散文色调鲜明 ,因此被称之为“印象派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