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当前在客家人研究领域,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纷纷被纳入“客家人”的范围。从学者们所提出的“客家人”概念的内涵界说可以看出,很多“客家名人”并不应该列入“客家人”范畴内。本文仅以唐代名将郭子仪为例对“客家名人”的属性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3.
赣、闽、粤边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理区域和社会空间,有着特殊的区域人群和文化。这里既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也是畲族人口最多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畲族与客家人及其先民共生、共聚、共融,为赣闽粤边区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共同打造了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由此,赣闽粤边区的畲族与客家及其相互关系,也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精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是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客家谚语蕴涵着丰富的"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好学求进、崇文重教、清正廉洁、勤劳节俭、团结诚信、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人口众多,分布地域辽阔。在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当代的客家精神是什么?本文从我国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农村客家地区巨变进行探索。总的认为:科学求富、勇于创业、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是当代客家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承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化伴随着粤闽客家人的迁台而由粤闽原乡传播到台湾,并在台湾得到承传,也发生相当的变迁。本着重从衣食住习俗、宗教信仰、艺形式和族群性格等方面,论述客家化在台湾顽强承传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系的形成有其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也有其自然因素,其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其形成原因和形成时间,国内外学界进行了长期研究,然众多研究存在趋同化现象,即多从历史演变探讨,而从其文化内涵研讨不够。本文力求结合当今客家文化传承的现实,倡导在客家文化内涵研究上要与时俱进,使其厚重的客家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中外客家族群,让客家文化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8.
在客家学的研究中,客家民系的本质问题争论较多。我们认为客家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原汉人南迁而不是客家人南迁的结果,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古百越族的支系主要是畲族融合形成了现在称之为客家的民系,而且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畲族不占少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探讨晚清广东客家移民历史问题。晚清是广东客家移民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广东客家主要分布于广东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人数已发展到约800多万人,并出现许多新的特性。同时,在广东的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具有深厚的教育情结,是一个十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客家人的教育情结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有其历史、社会和地理上的因由.客家人还富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这与教育的作用密不可分,教育造就了他们的优异品质和进取精神.客家人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宗族教育等来塑造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我国客家的大区(省),其人物、语言、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客家有共同之处,也有广西客家独特之点。本文从上述三方面着重阐述广西客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水-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龙泉洛带镇是西部客家第一镇。镇上常住客家人口占比高达95%。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代代相传的客家精神: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爱国爱乡、服务桑梓;和谐包容、亲仁睦邻;志存高远、开拓创新。客家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把读书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所以,凡是有客家人的地方,教育、文化事业都比较发达。也因为他们的引导,当地的社会风气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  相似文献   

14.
对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先民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具有地域性、农耕性、亚商业性、多元性等特征,弘扬客家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应采取有效途径,弘扬客家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15.
<正>由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以"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为主题,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城镇化、城市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应将城镇化的宏大叙事具体到客家研究上来,充分重视都市客家变迁的重大意义,加强对都市客家时代变迁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更多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7.
客家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客家的先民因躲避王权更替、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战乱而举家南迁.战争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分散在群山中的客家人开始聚集起来,将各家单一的小屋建成连屋大楼,并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又能联合全楼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粤台两地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作为考察对象,基于如下考虑:一是两地居民都以客家人为主,二是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又主要迁自粤东的客家地区。据作者实地考察,从文化渊源上看,粤台客家是一家;从移民史上看,粤东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系"的概念是由罗香林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对客家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族群"的概念进入学术视野后,很快被学者运用到客家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了"客家族群"的概念。近年,在客家研究领域,"客家族群"的使用频次已经超过"客家民系"。对"客家民系"与"客家族群"两者进行概念上的辨析,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余洪庆 《教书育人》2012,(35):52-54
宁化县客家学校从2010年起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两年来,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与必然性1.客家文化进校园是我校特殊地理位置的选择。宁化县客家学校地处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紧临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总占地800亩的客家祖地扩建工程(一期)现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每年的十月份在此举办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今年的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