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实.在十二年前我来当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新闻与写作》了。六年前我在武警景德镇支队任新闻干事时.仍一如既往地订阅。这两年.我调任武警江西总队新闻干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手中捧读的依然是她。我对《新闻与写作》情有独钟,主要有三大理由:  相似文献   

2.
读者之声     
江苏沐阳县贤宫乡政府鲍宜龙:我干了两年乡报道员,就订了两年《新闻与写作》。两年来,按《新闻与写作》的指点,将新闻与文学语言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我的新闻与文学写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去年7月份,我采写一位小青年捉鳝鱼解释了邻里间猜疑的事。我运用散文的语言和小说的叙述方法。使文章增加了厚度与情趣,被《淮阴日报》星期刊采用。今年春我又运用散文笔法、语言写了一篇《豆腐红娘》寄出后就被《农民日报》采用。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电台编辑室内,看见《新闻与写作》这本刊物,便顺手翻了几页,感到这本刊物不错,并要了一本。回家后,细细阅读,真有点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事业余报道工作已有8年历史,也曾订阅过不少有关新闻业务知识杂志。虽说这些杂志办得也不错,但相比之下,《新闻与写作》却有自己的特点。我虽然已经打电话到邮电局补订了下半年的《新闻与写作》,但心里非常遗憾与《新闻与写作》见面太迟。我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并将大部分所得稿酬用以订阅报刊杂志,其中多属新闻业务知识。我很愿长期订阅《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4.
菏泽市报自1985年以来,每年都给编采人员订一份《新闻与写作》,并把它作为业务学习的必备材料。1990年11月14日,编辑部就如何学习运用好《新闻与写作》,召开了一次由部分编采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下面是与会者的发言摘要。一、《新闻与写作》是编采人员的必读之物要闻部主任程凤斌: 市报自1980年创刊以来,相继为编采人员订阅了《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等新闻业务刊物。我一直比  相似文献   

5.
当我拿到2008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时,心中不禁泛起一种欣慰与感动。从1998年第一次订阅它到现在,《新闻与写作》已伴我走过十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名新闻爱好者成为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十年里,《新闻与写作》成了我实现新闻梦想的良师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湖南省江永县水电局游康生:明年的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开始了,我首先想到的是价廉物美、实用性强的《新闻与写作》,于是便又订下了明年的《新闻与写作》。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业余爱好者,开始写稿时,稿件写了近百篇,均不被采用,心里很苦恼,几乎丧失了信心。1993年6月,我在朋友家偶然看见一本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写作》2009,(3):10-10
《新闻与写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接了地气的缘故,这地气是什么?是满足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通讯员,以及活跃在各行备业的新闻与写作爱好者的需要,这是《新闻与写作))25年来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我本人就是《新闻与写作》的忠实读者。1970年开始做北京日报的通讯员,1974年进入北京日报,《新闻与写作》一直是我必读的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云南省景洪市国营东风农场十四分场六队的业余报道员。自1990年以来,就与《新闻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能为我们在写作的道路上指点迷津,是我们写作的良师益友:她介绍新闻作品的采、编,评析稿件的优劣,传播新闻业务知识,成为我们的好老师。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自费订阅《新闻与写作》,在她的帮助下,我们采写的新闻报道已被各类报刊、电台采用150多篇,连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取得这些成绩与《新闻与写作》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为此,在2002年的报刊征订工作中,我毫不犹豫地首先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杂…  相似文献   

9.
读者之声     
四川省涪陵师专宣传部记者站刘均泽: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新闻与写作》。时值记者站刚成立不久,我便把《新闻与写作》推荐给记者们,大家也同时爱上了她。校党委宣传部连续两年给记者站订了两份《新闻与写作》杂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湖北省巴东县残疾人联合会谭正双:我爱读《新闻与写作》,并一年一年收藏,为写作时释疑。我这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残疾人能写出点文章见诸报端,《新闻与写作》给我提供了相当多的养料。有一件难忘的事是,1989年,我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农村残疾青年心声碣石杯”征文三等奖,贵刊还登了我获奖的短讯。作为省级新闻期刊,这样理解支持残疾人,令人肃然起敬。今天,我由一名残疾人,一名农民通讯员被聘到县残联专门搞新闻报道工作,《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陕西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矿段孝文:我很喜欢《新闻与写作》。因为它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上的朋友。起初,由于自己的基础差,投出去的稿子都不见音讯。后来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我从1990年自费订了《新闻与写作》。经过学习与实践,我初步掌握了采访、写作的知识和技巧,写作水平有了明显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与写作》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坚持阅读贵刊10年了,从中受益颇多。在此,我真诚地向《新闻与写作》道声“谢谢”!  相似文献   

14.
我是国内贸易部门的一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曾获得一些报刊奖励达10多次。 当我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就不由得想起了《新闻知识》这位无声的老师。 由于自己酷爱新闻写作,所以经常学习《新闻知识》有关内容,特别是“爬格子”写不出来时,就翻阅《新闻知识》杂志。去年以来,我已有16篇稿件在《西安晚报》和《陕西财贸》上发表,使我写作的劲头大增,仍不舍得放下笔,我从内心感激《新闻知识》。我觉得这本杂志具有知识广泛,论理深刻等特点,它适合基层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所得、有所知、有所乐。 去年的一天,我到《报刊之友》编辑部去送稿件,看到了该刊出版的1993年第3期主编笔谈21页上有一篇题为《“主雅客来勤”——〈新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以前,我在两年内写稿97篇,发出去后,一篇也没被采用,但我没有灰心。从1985年起,我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四年里,我不论去哪里,书包里总要装上她,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我爱人和儿子也爱读《新闻与写作》。我们相互推荐上面的文章,学习研究其内容与写法。从中吸取了  相似文献   

16.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两年来,我写稿302篇,被县以上新闻单位采用259篇。一些好友和业余通讯员问我,你写稿有啥诀窍?我的回答是,关键在“勤奋”。两年来,我刻苦自学,坚持每天的报纸新闻必读,广播新闻必听,电视新闻必看。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认真学习新闻知识,做到广阅博览。自1986年以来,每年我都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与写作》、《新闻通讯》等20多种新闻写作刊物,而且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保证每天学习不少于2小时。同时还读《文章词句学概要》、《读点鲁迅》、《文学写作手册》等书籍。1988年8月,我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已从事业余新闻写作四年。四年来,我坚持工作和写稿两不误,并以写稿推动工作,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先后在《湖北日报》、《中国企业报》、《法律与生活》、《财政》、《新闻知识》等国内九十家报、刊、台发表了四百多篇稿件。现就零碎体会谈一点。时间,来自“化零为整”众所周知,写稿需要时间。我几乎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近年又被“提升”为办公室负责人,工作是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以来,我通过年年订阅《新闻知识》杂志,增长了不少新闻采写知识.这些年在业务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应有《新闻知识》的一份功劳。1985年,我从一家企业调到县广播电台搞采编工作。虽然自己过去爱好文学,有一点写作基础,但是对搞新闻采编可以说是门外汉。在新的岗位上,正当我努力适应时,找偶然从领导那里得到了一本《新闻知识》杂志.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真有相见恨晚之感,这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吗?从此一我就与这本杂志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师生情谊。年年订阅《新闻知识》。每期杂志一到手,先看目录.再仔细阅读自己…  相似文献   

19.
读者之声     
《邢台晨报》编辑王坚克:看了贵刊第九期《新闻与写作》笔会作者的发言,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从我们《邢台晨报》创刊的1985年起,《新闻与写作》就始终如一地成为我报编采人员的挚友和老师。《新闻来稿评析》、《获奖作品评析》、《采写丛谈》、《新闻采访系列谈》等栏目,每期都以清新的面目与广大新闻工作者促膝谈心,通过原稿与见报稿对照讲评,并伴以作者的采写体会,举例灵活,朴实生动,说理情真意切,及时有效地指导了我们的新闻实践。我尤喜爱《评论的写作》、《毛泽东新闻评论写作艺术》、《谈散文写作》、《语法讲座》、《写作杂谈》等  相似文献   

20.
征订工作刚一开始,我便到邮局订阅了一份2002年的《新闻爱好者》。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结识,我深深地感到:是新闻写作使我与惭闻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一名农民新闻业余爱好者。《新闻爱好者》以其容量大,视野新、实用、实在而深受我的喜爱。每期杂志收到后,我都逐篇逐字细读,每篇文章都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是她使我在新闻写作中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场短新闻的采写》、《“一句话新闻”有啥好笑》等一篇篇文章时刻激励我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洞察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去弘扬人间的真善美、去唾弃社会的丑恶现象,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