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刊1993年第11期《数学万花筒》专栏中有《标签上的数字》一文,说到3025分成两半,成为30和25,30加25再进行平方,刚好又等于3025。的确是一道数学趣题,作者还想找出四个不同的数字来,最后用您能帮我找一下吗?但答案是“并且只有9801符合这个条件,其他的数字都无法满足这个条件”。笔者认为这一答案是不完整的。 我是一位医生,但对数学有特殊的爱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药品、食品的标签,仔细研究会发现,这里面包含不少化学知识呢!近几年中考中以标签为素材的试题时有出现,现归类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1.借标签考“概念”例1某药瓶的标签上对所含的成分有如下说明:100g药片中含碘15g、铁12g、镁6.5g、锌0.15g、锰0.1g.这里的成分是指().A.分子B.元素C.单质D.化合物解析:药品中含有的物质,从微观角度看,有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有的是单质,有的是化合物,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4.
~~标签上的“化学”@沙林祥~~  相似文献   

5.
张人利 《上海教育》2011,(12):58-59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议论和行动似乎没有平息。最近,笔者应邀多次参加了由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组织的有关这一话题的节目,仍是争论有加。这里,借此栏目,进一步阐释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与实践。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学什么有规律对于教育,  相似文献   

6.
十几年前,数字移民和数字土著的提出引起了西方教育学界的一阵躁动,21世纪的学生是否真的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否真的已彻底改变?本文对数字移民和数字土著的来源进行了介绍,并以英国、美国、和中国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归纳了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并阐述了“数字土著”的新进展及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想来,老祖宗仓颉创造象形文字时,为分辨人的数目,可能使用木棍,一根木棍平放,像一人躺着,表示一人,二根木棍并放示二人,三根木棍示三人,即成数字、二、三……简单易记又准确客观,不容置疑!若硬说人是一只脚,恐怕会骂:“好吧,砍下这厮一条猪腿,卤熟下酒。”  相似文献   

8.
想来,老祖宗仓颉创造象形文字时,为分辨人的数目,可能使用木棍。一根木棍平放,像一人躺着,表示一人,二根木棍并放示二人,三根木棍示三人,即成数字一、二、三……简单易记又准确客观,不容置疑。若硬说人是一只脚,恐怕会骂:“好吧,砍下这厮一条猪腿,卤熟下酒。”数字从创造那天起,就是为着准确、实在、科学、客观地记录万事万物的数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会说人有两个脑袋三只手四条腿。社会愈发展,科学技术愈进步,计数手段就愈先进,数目记录就愈精确愈细微,也就愈能科学反映客观事物及规律。晋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5……南宋哲学家朱熹追求确凿不移,曰:“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相似文献   

9.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无独有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的一句"狠"话这么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我们就想问:既然孩子不喜欢,家长也痛恨,为什么教师、家长还要让孩子去证明自己是傻瓜呢?  相似文献   

10.
初一时,我们认识了负数,并使数的范围扩展到了有理数.初二,我们又开始学习无理数,把数的范围扩展到了实数.刚学习无理数时,不少同学觉得无理数不像有理数那样直观易懂,总有一种虚幻的感觉.那么怎样学习无理数呢?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读书境界。不求甚解,但求会意,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样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啊!  相似文献   

12.
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是军功不够。李广将军所遭遇的匈奴兵力的强大,以及李广自身的一些弱点,是导致军功不够的直接原因,而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偶然因素,因此,要分析李广难封的原因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同时不能忽视偶然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从建立新中国,到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可以说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14.
惊艳一词,从使用效果来看,有人认为是羡慕,有人认为是惊讶,有人认为是妩媚,有人认为是香艳……莫衷一是。不少学者从词义、句模出发,例证惊艳的种种用法:性别指称转换、指物泛化、语义降格等。2004年第2期《咬文嚼字》就惊艳词义组织过一次讨论。结论是:所谓惊艳,是因艳而惊。这个艳本指人,说得准确一点,是指人的妖娆美好的形象,也可以指物。凡面对人的美或物的美而深感惊诧,皆可称之为惊艳。《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吸收相关合理意见予以收录:【惊艳】动词。惊讶女性的美艳:她一出场,四座~。可见,权威工具书限定此词的适  相似文献   

15.
连续三个周的班级综合考核中,我班自习纪律减分夺得了"三连冠",这个名称着实令我大为恼火。有的老师劝我说"你们班有全校有名的‘五巨头’,是有名的‘垃圾班’,减分最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我内心来说,工作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接手这样的班级,确确实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凭着自己永不服输的劲头,加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决心管理好这个"垃  相似文献   

16.
李翔 《考试周刊》2009,(3):32-34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怨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但在实际歌唱当中,汉语的“字”、“腔”关系又何止是一个简单的“字正腔圆”所能涵盖的,要视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来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17.
时间:2000年1月6日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办公楼 人物:葛大汇 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金忠明 华东师大教科所副教授 唐安国 华东师大发展与规划办公室主 任、教授 张肇丰《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 话题:从1994年的“减负”谈起 张肇丰:进入新千年以来,减负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记得6年前,1994年,有过一次关于减负问题的大讨论。李岚清副总理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国家教委也为此发文,作了专门部署。当时上  相似文献   

18.
减轻学生负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喊了几年了。学生的负担减了吗?笔者调查了一下,现在农村一些学校的小学生每天仍在校学习12个小时.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个小时.有的联办高小同初中学生学习时间表一样。除了在校学习外,还有星期天、假期都仍在补课,提倡早到校,布置晚作业。小学生仍发13-15套课本和练习册,中学生多达20多套,真是汗牛塞屋。超负荷的学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或气喘吁吁地挣扎在教师的枷锁下.或忍辱负重委屈在家长的骂声中。或弃学而走流浪在街头。以上种种无不压抑、禁锢少年的活泼和烂漫的天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来着"一词的词类归属一般有4种看法。我们认为,"来着"与句子表达的时制、动态无必然联系,与句子强调动作或强调宾语无必然联系。"来着"实际上是一个语气助词:在陈述句中,表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啦、的"等;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等。  相似文献   

20.
自从"文学性"的概念引入文学研究领域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向来比较复杂。有的研究者说它是关于"文学"定义的"老祖宗",因为"文学性"的问题引发了文学理解与接受的潜在的话语规范,它的提出也让一直以来存在的"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更加纠缠不清。其实,细想起来,就文学而言,也并非一定需要这么高深的判断。因为无论关于"什么是文学"的理解多么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