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我国理论界几乎普遍赞同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甚至把它当作划分社会形态的唯一理论。这显然是片面的。其实,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还有从其他角度、用其他标准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正处在转型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转型性发展,不是根本制度的转型,更不是国家政权的更替,而是一种结构型转型,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全方位的改革,同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以革除积淀在某些制度、体制中的弊端,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的基本形态。在当前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矛盾和问题。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只能靠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深层次转型来解决,也只能靠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大趋势和人类文明大潮流来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性发展,需要深层次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纠正"非独立形态论"和"中国模式论"这两种倾向性观点,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提出后,曾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非议.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六种形态说”、“三种形态说”、“多线说”和“封建社会说”等等.有些外国资产阶级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是什么“单线道路”,是什么“技术决定论”.最近我们重读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种形式》(以下简称《形式》)一文,想谈几点我们对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党建、外交、国防、军队等一系列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情、党情、国情、民情的不断变化需要新的思想作为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前行的灯塔。在新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中华儿女向着更加自信的未来前行,中国智慧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并从生产力发展和世界性联系对人的解放的意义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西方国家为先导的世界性事业。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是本国资本主义矛盾的产物,而是落后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判断中对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世界性现代化中出现的民族化趋势下发展的,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社会形态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杜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社会形态,经济制度的完整性和客观实在性是它的立论基础,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与渐进性是它的根本标志。只有确认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人类社会共分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不具有独立性。考察和总结当今社会主义生动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具有自身的特征和独立的丰富的内涵,也有自己的历史任务。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独立性,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12-13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十七大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研讨会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河海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苏警官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史观特质"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在此编选了5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现是发展观的一次革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解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国际新形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日益崛起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正日益消除传统社会主义给世人留下的"阴霾",不仅在事实上促使中国走向富强,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扩容"了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在国际上重新标树了社会主义的新形象.30多年以来,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理念全方位地展示了社会主义在国际社会中的"改革开放"、"合作稳定"、"负责任"、"理性"的新形象,不断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和时代精神与当代中国相对接,成就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始终的一条主线。离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精髓,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丰富实事求是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其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系统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内容。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高度,加深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大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过程就是协调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过程。时代条件决定了:毛泽东以主体带动客体方式,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尝试;邓小平和江泽民则以客体促主体的思路,形成了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日前已进入通过二者互动促进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历程就是逐步趋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具体如何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国家道路时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的深化,是顺应当今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当今世界形势认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化雨 《宁夏教育》2007,(11):4-4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缘由观瞻、价值彰显、内涵析解、路径践行、关联相依五个向度,全景式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脉络,旨在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研究打开又一扇前沿之窗,为凝聚中国力量、坚定"四个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而增强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跃迁,成为一种当代形态的社会主义,首先在于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传承,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活生生的创造;其次在于它既是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超越,又是对资本主义积极成果的学习和吸纳;还在于它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破除和革新,又增加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