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连洋 《精武》2006,(3):24-27
鹤之象形取意鹤之形态鹤拳是五形拳中惟一以飞禽为模仿素材的拳法,所以鹤拳相较其它拳法而言,表现为拳意轻灵,动作舒展, 动静相间,刚柔相济。鹤拳之精“鹤之精在足”讲的是鹤拳对于足功的要求。鹤拳之精始于足下,故练鹤拳时,须在单腿独立的足功上多下功夫。鹤拳之神“鹤之神在静”讲的是鹤拳对于神意的要求。其拳法神意要独立静止,以得其神。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变静,静变动,对动静呼吸一气间的体悟是该拳神意练习的重点。刚柔鹤拳鹤拳拳法以动静相间为旨,以刚柔相济为功,以急缓适中  相似文献   

2.
连洋 《精武》2005,(10):9-13
少林五形拳概说:相传,少林拳法是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的罗汉十八手为初始,后经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整理,将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增至一百七十三手,成为少林拳中的重要拳术。这一百七十三手的少林拳,亦即本文所述的少林五形拳。  相似文献   

3.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洪国  张财林 《武当》2003,(10):38-40
五形八法拳与少林寺“五形拳法”互为精华。该拳善于近身搏斗,以快攻猛进见长,刚劲充实,风格独特,技击性很强。现从该拳套路中精选数势,仅供参考。 一、二虎出山 我(白衣者,下同)以左势对敌,敌进右步以右拳向我胸部击来,我左脚稍收,脚尖点地,重心后移,同时左手变虎爪,向前向下向外压按敌拳(图1);接着,我左手向左下方挂开敌拳,左脚快速向前上步,落于敌右脚旁,身体前移,同时左虎爪稍收至左肩前迅速变拳冲击敌胸部(图2);接着,我右脚向前  相似文献   

5.
连洋 《精武》2005,(11):24-25
豹之威势:豹与虎都可以算是兽中的王者,虎作为百兽之王,天生就有一种王者的威势。豹与虎相较,其威势虽弱,但霸气,杀气确可与虎媲美,习豹拳者,应当细心体悟豹的霸气与杀气,并将之融入拳中。  相似文献   

6.
连洋 《精武》2006,(2):26-27
21.下盘姿势不变,两拳心向内,以握千斤之力,慢慢收于腰间(图21)。 22.下盘姿势不变,两拳变虎爪,在身体前方,由下向上击出,高与眉齐(图22)。 23.下盘姿势不变,两虎爪向上略举,而后由上向下坠落,如千斤之物下落之势,按压于两大腿处,两虎口向后 (图23)。完成此势后,左脚向右脚并拢。 24.麒麟步:左腿屈膝抬起,右腿独立,同时两手握拳收于腰间,两拳心向内,抬头前视(图24)。 25.左脚向右前方落下,左脚趾着地,脚后跟上提;两拳仍位于腰间,拳心向下(图25)。 26.麒麟独立势:左脚跟着地,右腿屈膝抬起,左腿独立;两拳仍位于两腰间,双肩外展(图26)。 27.右脚向前落下成右弓步,两拳仍位于两腰间,拳心向下(图27)。  相似文献   

7.
14饿虎扑食势(右弓步左撞爪)动作说明:接上动,右脚后跟内旋45°,身体随势右转,左腿同时蹬直成右弓步;右拳变虎爪屈肘向内收至腹前,手心朝下;左拳顺势变虎爪由腰间向体前撞出,高与眼平,掌腕屈立,五指用力内扣,掌心朝前,肘部略有沉屈,手位正对鼻端,上体微有前倾,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目视左手(图40)。  相似文献   

8.
动作说明 ①接上动,上体左转,右脚向体前随势落步,两脚平行,屈膝半蹲成马步;右掌顺势屈肘外旋内收至体前,掌指朝前,掌心朝上,高与眼平;左掌由腹前屈肘上移至右腋下,掌指朝右,掌心朝下;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目视右掌(图108)。  相似文献   

9.
武兵 《武当》2004,(9):36-3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0.
9、黑虎掏心势(上步撞冲拳) 动作说明①接上动,左脚向体前落步,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拳由头上方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左拳随势变柳叶掌向体前撩起,置头前高与眼平,腕部横屈,掌心朝前下方,力达掌外缘;上体顺势略前倾;目视左掌(图23)。  相似文献   

11.
29.古树盘根势(进步左靠肘连冲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略向右转,左脚向体左侧迈出一步,脚尖内扣,右脚跟随势内旋约90°,两腿屈膝半蹲成半马步;左拳变八字掌,屈肘向上横置胸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右;右手变八字掌顺势向体左侧下方成外旋腕伸出,置于左肘前,掌心朝上,掌指朝左前方,高与膝平;上体略前倾,身体重心移至左腿;目视右掌(图91)。②上动不停,上体直立,左掌由胸前  相似文献   

12.
柔拳又称禅功柔拳,相传为禅宗二祖慧可所创。基础动作是八大圆、十二小圆,从不同的角度方向配合身法画圆,不受场地大小限制,来回一条线练习。其套路共分三路,动作朴实无华,简单易学。演练要求柔中有刚、圆滑连贯、力走螺旋、出手成圈、圈圈相连、滚进滚出、摇身晃膀、变化无数,三齐(手、足、眼)六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舍、气与力合),神形化一,心动身嗵、内气通达,禅拳至融。  相似文献   

13.
连洋 《精武》2006,(1):20-21
龙形取意取虎之气势威猛:虎为百兽之王,故虎拳须练就一股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拳法姿态讲的是威仪,动作要威猛雄浑,有种猛虎下山的气势。取虎之力实沉着:“虎背熊腰”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力气。虎拳是以力量的厚实雄浑为本,拳法招招势势有沉着之力,所以该拳对于爆发力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4.
33 反身闯林(回身后蹬转身格拳)动作说明:①上动不停,左脚先于右脚落地的同时,身体向左转体,左脚跟内旋180°,身体面朝后,右脚随之落地后置于左脚后侧,两脚尖均朝后,两腿屈膝半蹲,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上体略前倾,两手相抱(成抱拳姿式),右拳在下,左掌在上,屈肘置于胸前;目视两手(图94)。  相似文献   

15.
38 豹子转身势(歇步压肘横扫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左转,右腿随势蹬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拳变八字掌由体前顺势向内、向左屈肘拍按于前胸部,掌心朝内.力达掌心;左掌位置不变.上体略前俯;目视前下方(图110)。②接上动,身体突然右转,左脚随势内收半步并内旋脚位约180°.右脚同时外展约180°,两腿成前后交叉;右手位置不变.左掌顺势变拳由左胯侧屈肘外旋腕向上、向前提起.置于体左侧上方.肘高与肩平.拳心朝内.力达肘端: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目视左肘端(图111)。  相似文献   

16.
27 脚踏残根势(退步低踹腿铲摔)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重心后移,右脚跟略内旋随势以前脚掌触地,向体后撤一大步,置体后屈膝半蹲,脚跟微提起,左脚位保持不变(成高右歇步姿势);右掌顺势变鹤形掌内旋腕向左、向下、向右、向上成弧形翻掌,置体前高与眼平,掌指朝前,掌心朝上,正对鼻端,肘端下垂约成90°;左掌同时由腹前内旋腕,向内提至胸下方,掌指朝前,掌心朝下,拇指内侧靠近腹腔;上体随之微有前倾,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目视右掌(图76)。  相似文献   

17.
6卧虎扑食(左虚步扣爪)动作分解:接上动.身体向右侧转.左腿随势蹬直.右脚跟略内旋.右腿顺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上体随之前倾.两掌于体前同时内收外旋腕屈肘收至腰间.掌心均朝上.掌指朝前;目视前下方(图21)。上动不停,上体略直起,右腿屈膝不动.左脚迅速屈膝内收.脚面绷直.紧贴扣于右膝窝处.重心移至右腿:两掌同时分别由腰间向体两侧迅速抬起.至肩平位置.两掌平行.  相似文献   

18.
21金豹抖威势(左提膝上架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向左转,左肘端部略向下沉压,右拳变八字掌,顺势屈肘向上、向前、向下成弧形推压,至左肘前上方,成立掌,掌指朝上方,力达掌外缘一侧:身体重心随势略上提,手眼相随,目视右掌(图58)。  相似文献   

19.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六合八法拳的套路及单式动作的技术内容进行研究,揭示出六合八法拳包括心意为先,“六合”为体;升降开合,螺旋伸缩;刚柔相济,整劲内蓄;化象虚空,虚实相生;步以四六,中定转换;招式变化,往来还复等技术特征,为完善六合八法拳的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