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食与药从来关系密切。说起中国传统医药的来历,中医先生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神农氏在“尝百草”(研究有什么东西可以吃)的时候遇到了许多“毒”,这里的“毒”应作药来理解,可见药是与可以吃的东西一起进入人类的生活中的,所以,中医说“药食同源”是非常正确的。西方国家早期虽然也用植物药物治病,但是,他们的药来自于化学品,与食物好像有好些距离。不过两者同样关乎民生,又多经口而入,所以,很多国家都有个类似FDA的机构统一管理药品与食品的审批。这也可以算是药、食相联系的证明吧。  相似文献   

2.
李定国 《知识窗》2001,(11):10-11
中医治病,讲究调节情志,重视身心兼治.传统中医在开具处方时,除了开列药名、用量和煎服方法之外,往往还注明需要寻取一物为“药引“.所谓药引,乃系引导诸药进入病灶之物.药引如导游,亦似攻击敌营的带路人.……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奇、异、特"的医疗运动疗法,其内有"方"、有"药"、也有"针",是"理、法、方、药"的综合体。对于疗伤治病,太极拳可谓真正的"灵丹妙药",一种"常服常效药"。它的疗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第一尧要求野静与意冶静就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现代名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用药规律.方法:以"瘁"和"瘙瘁"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收集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治疗皮肤瘙痒内服方共165首,证型35个,涉及171味中药,药物用药频次1352次.高频药物以生地、赤芍、甘草、金银花、连翘为主.药类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胃、脾、肾经为主.结论:近现代名中医治疗瘙痒以清热利湿,补气健脾的止瘁药物为主、以活血解毒祛风止瘁的药物为辅治疗皮肤瘙瘁,研究将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简岩 《百科知识》2010,(13):1-1
继台湾的“养生教主”林光常倒台后,大陆的另一位“养生大师”张悟本也受到公众的广泛质疑。为什么中国会频频产生“养生大师”?究其根源,是“药食同源”或食物治病之说在民间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6.
针灸术与中华文字同源。它的奥理与“易经”、“阴符经”等同辙。是上古时代的医学家留给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及全人类的最珍贵的文化财富。 针灸术治病玄妙、神奇、简单、方便、花钱少、疗效高,是世界上所有的医疗方法都不能与它相比的最优秀的医学。自古就有一针、二拿、三吃药的说法。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半数以上是学中医  相似文献   

7.
中和思想是中医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准则,虽然中医人一直被中和思想潜移默化,但是却没有正式地将中和思想作为中医的一种基本思想提出.本文通过对中和思想的介绍,论证其是中医治病养生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黄家福 《金秋科苑》2008,(23):133-133
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赖于中医治病的疗效,提高治疗疗效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所运用治病的中药都有一定严格的配伍。既不是几味药物偶然罗列,也不是无重点,无原则的见症施药,而是根据中医辨证,确定治疗大法之后,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有效治疗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赖于中医治病的疗效,提高治疗疗效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我们所运用治病的中药都有一定严格的配伍。既不是几味药物偶然罗列,也不是无重点,无原则的见症施药,而是根据中医辨证,确定治疗大法之后,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有效治疗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嵇艺 《科学生活》2024,(1):56-57
<正>立冬代表着冬季正式来临,同时各类疾病也进入高发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论断,点明了冬季治病养生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中医养生疗法在冬季防治疾病呢?冬至为阳气升发之时,是“夏病冬治、冬病冬防”的重要防治时机。而穴位贴敷作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可使药物随经络循经到达周身血脉,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由此配以辛温通络之药制成三九贴可温经通脉、祛寒化瘀。  相似文献   

11.
正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自开播以来,剧中大量与中医药学相关的知识引人关注,阿胶、铁皮石斛等治病良药不断被提及。在我国两千多年的中医史中,各种神奇"仙药"不断演绎着救死扶伤的传奇,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3,(9):36-37
在中医看来,万物皆可入药。即使是平时被我们扔掉的很多不起眼的无用之物,在治病防病方面也可能是“宝物”。  相似文献   

13.
提起“诗药”治病,读者请君定会以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方夜谭”。近年来在国外传媒时有传闻,而且言之凿凿,使你不得不信。一是据英国权威报纸《泰晤士报》披露;1882年英国著名医生西摩·布利曾用《爱的深化》诗集为“诗药”处方,让病人尽情朗诵,结果治愈了多例患有抑郁症病人。二是据美国《纽约时报》载:1959年,美国妇女马茜·辛普森思患乳腺癌,手术后,遵照医生开的“诗药”处方,坚持吟诗疗疾,并学会写诗,以此来消除癌魔造成对身心的阴影,一年后,果然得到了康复。三是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在拥有5700万人口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14.
自然疗法是指籍以运用自然物质、环境,非化学性、无毒副作用的防病、治病方法或精神力量,帮助人体自然疗能来驱除疾病、恢复健康和延长寿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方正龙 《科学生活》2008,(12):60-61
膏方的适用人群膏方是医生正确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体质、辨证候,综合患者人文环境等各项数据,利用气象学、禀赋学及药的剂型特色,对病人统筹安排,进行个体化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综合体现。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  相似文献   

16.
“靳三针”.是指临床上治病时每次取穴三处为特点,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组穴配方的一种临床针灸流派,如“脑三针”、“手足三针”、”智三针”等。因其创始人为我国著名临床针灸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故称靳三针。该疗法以其独特的理、法、方、针、穴原理和显著之疗效而蜚声海内外。享有“岭南针灸新学派”的美誉。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酒,素有“百药之长”的美称,药酒在中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史记·扁鹊公列传》中就已明确载有25个药酒治病的记录。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药酒虽然在历朝历代都在为人们的健康发挥作用,但始终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价值,始终给人一种“深藏闺中无人知”的缺憾,就连专一制作药酒的御酒堂,也只是深藏太行山中,造福的也只是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19.
李景色 《金秋科苑》2012,(13):20-25
人物简介 方厚贤,生于1942年,福建福州人。毕业于上海中医院,致公党党员。现任职于上海浦东周浦医院。1985年由大别山革命老区调回上海南汇工作。曾在南汇中心医院、周浦医院工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不但继承发扬了其家四代相传的临床学术流派特色和专长,并广学博览,吸各家特长,力创把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理疗、外治、食疗和保健功能以及民间疗法融为一体的“全方位中医综合疗法”,闯出了一条体现“简、便、廉、验、快”特色的中医临床学新路,深受国医泰斗、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裘沛然教授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4,(6):26-27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苏泰州的朱某几年前在网吧偶然接触到了一种名为“立健婷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的止咳药水,以后一直服用,到目前已经花掉了一百多万元。奇怪的是,他如此大剂量地喝这种药并不是为了治病,更不是为了治咳嗽,只是为了过瘾。当事人说,之前自己在一家网吧上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