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序性接力     
李农新西兰 《桥牌》2010,(7):31-37,41
准确的满贯叫牌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部分定约和成局定约的叫牌通常粗放些,而满贯定约则须细致精确。夸张一点说,对好手而言,部分定约和成局定约的叫牌不需要体系!  相似文献   

2.
狄青 《桥牌》2014,(5):56-59
在一场桥牌比赛中出现的满贯牌例的概率一般都比较少,有些成局牌甚至局部定约的牌在打完后才发现原来有满贯,特别是低花满贯的定约,往往被3NT定约所取代,也是绝大多数桥牌选手所忽视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能打成满贯的牌都能合理地叫到满贯(四明手除外),这其中有许多因素,譬如:叫牌体系的局限性、打牌的环境、打牌的进程、对对手的了解程度、兴奋程度、打牌的拼劲、心理状态、牌感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双方叫牌激烈竞争的比赛中,惩罚性加倍常常像一辆锋利的宝剑,使对手心惊胆颤。但是,这柄锋利的剑是双刃的,一不小心,自己也会被狠狠地割一下。因为你的加倍必然会引起敌方的警觉!有可能会使敌方改叫他们能完成的其他定约上,或者用不寻常的打牌路线完成定约。尤其在对抗满贯定约时,特别要小心:这柄双刃剑的两面都是可怕的。  相似文献   

4.
完成叫牌 假设东西打2/1逼局系统并且叫牌是这样开始的: 西 北 东 南 联手已经知道定约会到局或满贯,2 应叫是个马拉松叫牌,至少逼叫到局。所以叫牌将会很轻松,而且两位牌手都能集中注意力于发现最佳的机会——什么定约,而不用担心叫牌会在局分以下停住。  相似文献   

5.
罗大师 《桥牌》2009,(7):20-24
叫牌结束后,定约已经确定,对于牌手来说,完成定约就应该成为第一目标。可是,有些牌手却不这样做。比方说,他觉得这副牌应该叫到也有机会做成满贯,结果只是叫成局,他可能会意气用事地按照满贯的目标去打,想打成后数落同伴。或者,他觉得这副牌应该有超墩,他就按照超墩的目标去做。  相似文献   

6.
冬编译 《桥牌》2010,(4):43-45
多高:成局还是满贯? 2/1逼局性应叫保证联手至少到局,并且让开叫者和应叫人都有机会以轻松的方式探索联手该是什么定约,而不必担心要在同一个叫牌里同时显示分布和强度。一旦联手同意了一个将牌花色或无将,焦点现在转换到定约该叫多高:成局还是满贯?  相似文献   

7.
王建坚 《桥牌》2012,(2):42-44
上一次我们对两副畸型牌的满贯叫牌,尤其是关键大牌的显示及一些战术考量进行了讨论。这一次我们一起来看两副相对均型牌的满贯叫牌。  相似文献   

8.
卜芯吉 《桥牌》2010,(4):31-31,30
叫牌在桥牌比赛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叫牌的好坏、信息交流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一副牌的成败,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场比赛的胜负。桥牌52张牌,四人每人13张的组合可以说变化莫测,每对牌手可以肯定地说,在比赛及日常练习中不可能遇到一手完全一模一样的牌。因此搭档间面对每一副牌的叫牌,能依两人手中实际持牌情况,运用桥牌语言,最后选准最合理的定约,便是至关重要的了。  相似文献   

9.
随机应变     
千川 《桥牌》2011,(4):35-35
本来南已止于3NT定约,北担心红桃可能挡不住而改叫,结果南过于进取将定约推向满贯。  相似文献   

10.
杨树森 《桥牌》2012,(12):35-35
打牌时经常出现花色失配现象:你拿着两套高花,而同伴拿着两套低花,没有一套是8张以上配合。这时候往往会把牌叫坏——失去成局或满贯机会,甚至叫到一个无法完成的定约。因为一般的叫牌体系不可能针对失配牌设计出复杂的约定(即使有,一般的业余牌手也很难记住),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牌手只能运用逻辑推算同伴的牌型,从而找到安全的定约。  相似文献   

11.
罗士心 《桥牌》2015,(5):56-59
桥牌高花定约,在桥牌竞技博弈中非常激烈,一个好的高花定约,特别是成局点力试贯,邀局点力试局,在桥牌比赛中往往成为胜负之关键。现行桥牌叫牌法,对高花开叫二盖一是12点以上的进局逼叫(或逼叫一轮)。  相似文献   

12.
王建坚 《桥牌》2020,(2):24-35
本届世界桥牌团体锦标赛从循环赛23场每场16副到三轮淘汰赛每场96副总共进行了656副牌的比拼。作者从中精选了66副(约占总数的10%),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分析点评。从中您将看到世界级的大师们:如何在对手积极干扰的复杂局势下,运用准确的判断进行高阶竞叫;如何采用现代化的叫牌手段,简洁、有效的推进满贯叫牌;如何利用对方叫牌中的信息,找到一击致命的首攻;如何使用准确的信号体系,帮助同伴简化复杂的防守态势;如何通过认真的分析及细致的读牌,如同看着四家牌一样地完成定约;如何完成高难度的挤牌,如剥光挤牌、脚踏石挤牌等,将看似没有希望的定约带回家。  相似文献   

13.
詹猛士 《桥牌》2011,(8):16-16
这是在叶氏杯上,BBO转播的比赛中的一副牌。 第9副,叫牌过程如下(南北用精确叫牌法): 西首攻◆5,南北两手牌如下: 前三轮的出牌如下: 要想完成定约,将牌只能丢一墩。那么就只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建坚 《桥牌》2020,(1):20-31
本届世界桥牌团体锦标赛从循环赛23场每场16副到三轮淘汰赛每场96副总共进行了656副牌的比拼。作者从中精选了66副(约占总数的10%),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分析点评。从中您将看到世界级的大师们:如何在对手积极干扰的复杂局势下,运用准确的判断进行高阶竞叫;如何采用现代化的叫牌手段,简洁、有效的推进满贯叫牌;如何利用对方叫牌中的信息,找到一击致命的首攻;如何使用准确的信号体系,帮助同伴简化复杂的防守态势:如何通过认真的分析及细致的读牌,如同看着四家牌一样地完成定约;如何完成高难度的挤牌,如剥光挤牌、脚踏石挤牌等,将看似没有希望的定约带回家。当然,您也能看到即便是专家级的牌手也难免会出现令人扼腕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2/1逼局应叫的主要优点是让联手有时间来寻求最佳定约并发现是否有足够的额外实力考虑满贯。搭档双方都不担心一个叫牌会在局以下被Pass掉,所以在2/1应叫之后为什么要用跳叫并花费掉额外的空间来表示附加的价值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有趣的并且有争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新书介绍     
连若旸  黄水怒 《桥牌》2008,(10):39-44
在桥牌叫牌、做庄和防守三项基本技术中,叫牌技术公认是最为重要的一项。道理很简单,如果佩总是停在不合理的定约上,再好的打牌技术往往也会没有用武之地。正因为如此,叫牌技术的创新永远是桥牌理论家们追逐的热点。而近年来热点中的热点是独立于叫牌体系之外的各种叫牌工具。本丛书汇集了这方面引人瞩目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王建坚 《桥牌》2012,(3):25-26
在讨论满贯叫牌时,人们往往将精力主要放在无干扰的进程上。这也难怪,我方都有可能打满贯了,对方的牌应该是比较弱的,不参与叫牌也是很正常的。  相似文献   

18.
得不偿失     
李尔昌 《桥牌》2011,(1):30-31
最近在参加比赛时,碰到两副牌,很有点意思。其中一副本来庄家很难打,却让防守方一张无意中的回牌使庄家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对防守方进行挤压成约。另一副南家叫进成局定约,却被东家一再牺牲叫,反而让南北冲进满贯,结果庄家打法正确完成定约。正所谓得不偿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9.
熊平 《桥牌》2012,(4):40-42
INT开叫对自然体系来说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叫品。在现代叫牌中,1NT开叫可以允许单张大牌、5张高花以及6张低花等情况的存在,为了寻求最佳定约,因此1NT后续叫牌的精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今桥坛群雄逐鹿,风云四起,为了行走江湖游刃有余,我们唯有不断加强和完善我们的叫牌武器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往叫牌武器库里添置一些新式装置是大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张育民 《桥牌》2009,(12):25-25,27
2009年10月18日陕西省桥协活动中心牌局。【叫牌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丢了大满贯(7梅花)定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