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互动为主线,让古老的长城永驻师生心中。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互动为主线,让古老的长城永驻师生心中。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生:个个全神贯注,洗耳恭听。师:你们对祖国名胜知道多少?生:(抢答)故宫、天坛、西湖、东方明珠、长城……师:谁游览过长城?谈谈自己的感受。生:(亮开嗓门,兴奋地讲述)……【赏析】新课伊始,教师用“祖国名胜知多少”一问,拉开了学生说话的闸门,为新课的学习活动,营造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师:是啊,长城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城之…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师生对话,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天海长城》的音乐与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声光电是听觉刺激,为学生创建了理想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8.
此文设计共有下列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及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子和段落来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第九册看图学文《长城》是小学阶段一篇较高层次的观察描写课文。对要观察的景物,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概貌观察,又要学习局部构造观察,还要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抓住相应的两幅图画进行观察,抓住各段中的重点词句学文。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1,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这幅图的观察点是在远处或高处,是概貌观察。观察时可进行图文对照。这一段,第一句是重点句,用“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一比喻句,来写出长城气  相似文献   

10.
王珊  徐莹 《黑河教育》2012,(7):56-5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长城的雄伟壮丽,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教材版本人教版四上第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相似文献   

12.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上第五单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相似文献   

13.
《长城》是国家教委在《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所列举的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如何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呢?我们的设计是抓住“气魄雄伟”,教育学生认识祖国江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认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板书课题,出示二图,简介长城工程史教师板书课题后,出示一幅祖国地图,从地图上指  相似文献   

14.
1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围绕这个主题,选人教材的有《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景观,更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被列为这一单元的首篇课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看图学文《长城》中有这样一句介绍城墙结构的句子:“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瞭望口,下面有射口,是瞭望和射击用的。”要求学生弄清城墙的外侧、垛口、瞭望口、射口以及它们的位置。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②,用“图示法”来讲解,学生便会一目了然。挂图中这样图示: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长城》,方法尽可因人而异,但有两点是应当注意把握的。其一、要通过看图,培养学生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可预先出示思考题:从两幅图中看到的长城有什么不同?这两幅图反映作者各是从什么位置看长城的?指导看“图一”,可从图入手,让学生先看远处长城的形状,再看长城周围群山起伏、连绵不断的地势,并结合学习课文首句“远看长城,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激发学生对长城雄伟外观的联想。指导看“图二”,可从文入手(因长城的结构不易从图中看出),让学生先分析第二自然段的写作层次:顶上(方砖,平整)——外侧(垛  相似文献   

18.
歌曲《长城谣》.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真切.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不可遏制的民族义愤.表达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捍卫祖国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9.
《长城》一课是看图学文。教学时应导学生看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文内容,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都得到训练。下面是我校一位教师在《长城》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学习《长城》这篇看图文。课文前面有两幅关于长城的图,请学们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这两幅图有么区别。生:这两幅图不同的地方是:上面一是从远处看长城,画面呈现的是长城远景;下面这幅是近看长城,画面上呈的是长城的近景。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吗?(没有人回答)师:我从个别同学的眼神中,看到不的见解,不发言是不是还没有组织好己的语言,或者生怕说错了,不过说错也…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60年的光辉历程,懂得大爱的含义,记住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