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才能使学生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秀娟 《天津教育》2013,(13):107-107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产生主动阅读的需求。因此,教师只有科学地指导阅读,有效地开展阅读{舌动,注重阅读延伸,才能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积极主动,实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目标,尽享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3.
凡事兴趣应是先导,小学生更是如此,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书读的多了,知识就多,语文综合能力自然就强,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在平时工作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需求的动力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 ,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 ,努力寻求阅读机会 ,从中获得信息 ,得到阅读满足 ,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笔者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三个有效途径是 :一、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 ,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 ,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 ,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在这方面 ,我采…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让课外阅读这方热土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讲究科学性原则,引导学生以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有的只凭一时的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吸取技巧,更不会用在写作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具体做法是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课堂占多少,得益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课堂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这说明课外阅读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呢?结合自己三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亲身实践,我认为从以下四点做起,效果才会更好。一、激发兴趣,诱发内因,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相似文献   

8.
朱贵 《广西教育》2013,(9):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要我读"转化为自觉主动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  相似文献   

9.
汪玉莲 《考试周刊》2013,(32):33-34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作者在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一学生普遍存在不能读、不想读、不会读、不善读、不愿读的现象。初一语文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抓好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一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要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三要实施悦读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侯玉华 《考试周刊》2011,(36):46+23-46,23
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课外读物中去。很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要会“读”,从而读得更好、更有收获。  相似文献   

11.
谢青花 《考试周刊》2011,(59):55-56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进行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必要补充和帮助。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课外读物,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只有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大语文"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3.
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进行有效的阅读呢?一、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会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得…  相似文献   

14.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庄子说:“且夫水之积而不厚,则其负大翼而无力。”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形成。学生要学好语文,要有大量的积累,必须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学生是否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取决于教师的重视与指导。如何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是我们一直讨论、思考、研究的问题。“专题组篇课外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明确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任务。事实上,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汲取各种信息、知识的途径,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不热衷于课外阅读,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亚 《海南教育》2014,(22):23-23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何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给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首先要保证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教科书,可是只教一本语文书,既提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无法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与课改的精神也是相违背的。那么如何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并且及时检查.是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但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因此语文教师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还要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督促和指导工作,那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高。一、阅读方法当学生手中捧着一本本课外读物时,学生怎样阅读才能促进语文效益的整体提高呢?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解决疑难字词、摘录好词好句、背诵优美句段、写读书笔记、运用和创新这五方面着手会更好,它们由易到难,由简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笔者就此做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讨。一、生动图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导读,激发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营造阅读教学的情趣。如在导读《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时,我先要学生用课文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改变仅仅让学生读教科书的观念,真正为学生松绑,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课外阅读才有可能。一、注重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不同的,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