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勇气D.C.狄斯尼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101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约摸二十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他胸前闪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他开头有些怯生生的,不很健谈。但是过了不久,他的拘束消失了,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2.
3.
接到被选派参加2011年泉州市"送课下乡"活动的任务,立即翻阅语文课本。我的目光被《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所吸引。这篇课文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有形象鲜明的人物,还有生动细腻的描写,一定能打动学生,课也一定能上得很精彩!我决定了,就上这一课!  相似文献   

4.
<正>一、《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提要《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是一篇重点课文,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对此课文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说明,并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材与学生进行分析说明。教法方面,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学法方面,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导读》2010,(6):47-48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  相似文献   

7.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的丈夫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  相似文献   

8.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欣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谈观后感受。了解战争中的正义方和邪恶方。师:面对凶残的德国法西斯,法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和他们进行着斗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欣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谈观后感受.了解战争中的正义方和邪恶方. 师:面对凶残的德国法西斯,法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和他们进行着斗争.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2.板书课题,回顾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0.
原作节选第四十一章自从那不幸的一夜后,汤姆已经躺了两天.他不觉得痛,因为身上所有的感觉神经都已遭到破坏,麻木了.大部分时间他不省人事、一动不动地躺着,因为一个强健结实的躯体有自己的、不会立刻释放禁锢其中的灵魂.夜深人静之时,孤苦可怜的黑奴们曾在他们很少的休息时间里偷偷去看望过他,以便能稍稍报答一下他出于爱心对他们的大量帮助.是的,这些可怜的弟子们没有什么东西给他,只有一杯冷水,但充满了真诚的心意.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 《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版第9册第3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歌颂了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也比较鲜明。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生死攸关的烛光》是北师大版第9册第3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歌颂了母子三人机智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小女孩突然对母亲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这一莫名其妙的喜好是由什么魔力造成的呢?张晓风在作品《那夜的烛光》中为读者作了诠释:台风之夜,因停电而点燃了蜡烛,小女孩秉烛走在烛光里。母亲在不经意问说了一句称许的话,说她在烛光里走来走去的情形“看起来像小天使”。在那个夜晚,母亲“制造了一个天使”。于是,小女孩便“喜欢自己在烛光中像天使的那份感觉”,“竟附带也喜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6课. [案例实录] 一、抛砖引玉--寻找颁奖理由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有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母亲、儿子、女儿)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哪一种,勇气就是勇气。——题记好书是适合捧在手上一读再读的,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星期天,妈妈给我买了美国作家伯纳德·韦伯的《勇气》。这是一本绘本,漂亮的插图,简单的文字,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很多很多。我反复咀嚼书中的文字,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让人回味。勇气是什么呢?作者对勇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在读中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  相似文献   

17.
这篇小小说以情取胜。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巧妙地勾勒出当代大学生的鲜活形象,以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挚情故事,感人至深,让人回味。  相似文献   

18.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早在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  相似文献   

19.
20.
吴正毅 《读友》2020,(11):64-65
《好消息》是一篇美好的小说。“美好”并不等同于没有苦难,而是因为小说写出了如何战胜苦难的过程。在故事的开篇,漫天风雪覆盖了山谷,主人公程晓春为着爸爸的出走、妈妈的疾病和家境的贫困而愁眉不展,让人读后心情沉重。整篇故事的基调是一点一点上扬的,是善良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温暖了晓春的心灵,是晓春凭着对妈妈的深爱一次次鼓起勇气,才让“好消息”冲破漫天风雪,在山村里播下春意萌发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