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沅浍 《读写月报》2022,(30):37-41
<正>[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在中国诸多文化遗迹中,有一处居所,它不以豪华的气派和精巧的设计而闻名,只是一所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简陋的房子,但正如郑板桥所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所陋室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被传诵千载。它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PPT展示现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图片)师:谈起刘禹锡,请同学们仔细回忆,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哪首古诗?  相似文献   

2.
《陋室铭》     
古文有“一字立骨”的章法。它的特点是,抓住含意深远。蕴涵主旨的某一个字,作为整篇文章的支柱,全文围绕这个字安排各个层次,叙事述志。这种立意谋篇的写法,既能突出文章的主旨,又能使文章条理井然.步步深入,耐人寻味。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写的《陌室铭》便是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注重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笔者尝试在《陋室铭》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这些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读刘禹锡的《陋室铭》,心里轻松自在,一派澄明。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境界。要做到这般洒脱、淡泊,委实不易,但刘禹锡做到了。刘禹锡原是朝中高官,因变法革新,被贬到和州。正是这场变故、这次贬谪,使他远离了红尘喧嚣,远离了名利场所。他寄情山水,静守陋室,与自然交谈,与心灵对话,写出了不少超凡脱俗的诗文,《陋室铭》便是其中的一篇。在生活中跌入低谷,在艺术上攀上高峰,这是他对自己的安慰,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吧。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772—843)唐代诗人,字梦得,祖籍洛阳,生长于徐州。少年立志苦学,一生博览群书。二十三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随即与柳宗元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因实行进步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居边远地区达二十年之久。先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相继担任连州(广东连县)、夔州(四川奉节)与和州(安徽和县)的刺史。晚年,官至检校(“检校”是加官的名称)尚书,兼太子宾客,在洛阳与白居易诗酒唱和。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进步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有不少诗篇,如《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抒发自己被排挤的积愤,表现  相似文献   

6.
《陋室铭》的开头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已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它阐明了必须重实质、轻形式的哲理。特别是本文所揭示的“德”与“室”的辩证关系,更给人以启迪.“德馨”而居“陋室”,虽陋无妨,更加受人尊敬;反之,德不馨而居华屋,也应受到鄙夷和谴责。这一道理,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陋室铭》还表现了刘禹锡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高风亮节。难能可贵的是:他决非言行不一,而是身体力行。他在政治上确实是坚持革新,追求进步,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即使屡遭贬逐也不后悔。  相似文献   

7.
吕睿 《语文知识》2005,(8):36-36
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自己的书斋写了一篇《新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有唯物主义的快乐可寻。房间阴暗,更显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光临。卧室就是厨  相似文献   

8.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短文。构思很新颖,通篇采取托物抒情的方法,借助赞美简陋的居室来表现作者高尚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篇作品可能写于刘禹锡被贬谪朗州司马以后,文中对官场卑污和世俗尘嚣的鄙弃,反映出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的心境。文章开头以山水起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房子呢?自然不在于宽敞华丽,只要有位杰出的人物居住就会受到人们的仰慕。本文就是用这种方法引题,从“山”、“水”引到“陋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直接点出了题旨。意思说:这虽然是个狭隘简陋的屋子,只因为我的品  相似文献   

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写陋室,不从陋室下笔,而从侧面着墨,给人以笔饱墨酣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文章的第一层,说明衡量事物必须完其实质,不能为表象所感.同时,又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斯是陋室,帷吾德馨。斯是,这是。这两句为全文立论的中心.下面的文字都是由此所生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写陋室内外的自然景色.也点明陋室所在地的偏僻幽静.谈笑有鸿儒,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以诗歌擅长,与白居易柳宗元多有交往,白居易曾称他为“诗豪”。他曾于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因实行进步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十年后,被召还京都,因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犯当权者,第二次被贬。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再次被召回长安,又写了《再游云都观》一诗讽刺当权者,所以未受重用,直到晚年才做了太子宾客。刘禹锡创作《陋室铭》,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宫中,宦官专权,皇帝受制于家奴。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想】 本设计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铭文用韵和称扬道德的特点,通过诵读和韵译,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感受铭文的音韵之美。教学中,注意扣住“德馨”,从描叙和议论两个角度,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操之美.领略文章文法之妙。在此基础上,促成学生当堂背诵全文。  相似文献   

12.
13.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陋室铭》,全文不足百字,篇幅短小,文字凝炼,颇富哲理性,是篇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妙文。《陋室铭》虽然几乎尽人皆知,但他写此文的一段故事恐怕还是知之不多的。 刘禹锡在唐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任期,因参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的活动而得罪权贵,遭到皇帝的贬谪,由  相似文献   

14.
《陋室铭》是流传千百年的名篇,熟悉了并非就没有了新识的冲动和欣喜,平静地读过一遍之后,心再次悸动起来,优美的文字、深远的意味、高尚的情怀,让现实的苍白无法遁形,所以渴望把这份崇高传递给我的学生……不想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就一定要学得之乎者也,略作文法的挖掘,带领学生感受刘禹锡的生活及情怀,体会一个寂寞文人的难言寂寞,进而懂得作者的那份情怀,相信那份感悟会享用终生。  相似文献   

15.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篇传世杰作,写于其被贬安徽和州任通判期间。  相似文献   

16.
黄萌萌 《学语文》2012,(3):20-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背诵默写,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2)尝试仿写。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相似文献   

17.
《陋室铭》一文极其精练,虽只有81个字,却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极具艺术价值,深受后人推崇.但对文章主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被贬和州时所作,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作者借其所居陋室,来表现自己的节操和情趣。  相似文献   

19.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和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人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册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重点篇目八篇),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使其获得成就感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陋室铭>是晚唐诗人刘禹锡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言简意赅,清新隽水.笔者在初一执教,是这样指导仿写<陋室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