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语文知识琐碎冗杂,学习语文的过程必定是一个积累沉淀、循序渐进的过程。新课程、新理念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生活是语文的外延"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材史上一个突破性飞跃."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材史上一个突破性飞跃。“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就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认识,主体性综合性学习重视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素质。为此,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和设计。  相似文献   

5.
体验语文     
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让学生感受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呢?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发现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想方设法提供机会、创造环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语文,体验生活,使学生在课上45分钟里确实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使语文教学不死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然而,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此,开放课堂,也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的自然延伸和拓展,是语文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课堂为阵地,以课堂为突破口,在课堂开发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此次语文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旨在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课本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状况,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链接——采集生活资源滋养语文生活即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生活”这个基点出发,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完美链接。如:随着人们生活水…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常常感到要想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尝试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阅读"活动。"综合阅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课程,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领域,它与过去的语文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即语文。"即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综合阅读"在方式上关照并尊重学生个性、兴趣  相似文献   

10.
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生体验的浓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鉴于此,新课标大力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内容多,但它的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1.
《漫游语文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也是进入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课。从教材的编写意图看.是要让学生通过这次学习活动,认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明确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本节课拟通过学生从探究自己名字的来历、寓意等入手。延伸至探究名人的名字的寓意。让学生清楚地明确语文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人名的艺术魅力,受到一次人名美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卢峰  罗曙光 《学苑教育》2012,(18):32-33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是一条学习语文的捷径。它能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自由地遨游语文世界,把握语文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学好语文 ,必须师生一起走进生活 ,让生活的源头活水去灌溉和滋养语文这片土地。一、课外活动———在生活中学语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课外活动就是开辟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 ,应让学生走进生活 ,走进社会 ,亲近自然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感悟语文 ,发现语文的美。高一学生各科学习任务相对轻松 ,课余时间较多 ,对外面的世界充满…  相似文献   

14.
陈庆华 《教师》2013,(26):68-68
语言来源于生活,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明确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的同时,也应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精彩的生活之中。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平时教学中要多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注重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走出学校,置身于家庭。  相似文献   

16.
一基于“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认识,主体性综合性学习重视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素质。为此,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的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语文的价值"。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说我们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以及所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  相似文献   

18.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课型,将语文课堂学习同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扩大了语文的外延,让学生走入广阔的语文生活天地。本文对综合性学习开展和实施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的天地异常广阔,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早已深入到千家万户的电视,也是我们语文学习者不能忽视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注重这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的学习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轻松进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和新课标里“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的理念相一致,二者都指正了生活和教学的关系,即要结合实际生活组织教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对于母语教育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小学生受年龄、知识面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