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诗《树》     
一、照片里的树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平时我经常与它合影,它是谁呢?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哦!(出示:我与树的合影)我的朋友是谁呢?
  生:树。
  师:没错,它就是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诗花园,走近一棵棵树,去亲近它,聆听它。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买过东西没有?会买吗?买东西可有学问了,谁来说说买东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说,师板书:说清楚,会挑选,会讲价,会付款)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说着容易做着难,如果让你们帮助课本中一个叫张小雨的小朋友买文具,这个任务能完成吗?生:能!师:现在我们就把课堂当成一个超市,我做售货员,这是我们的文具专柜,比一比谁最会买文具。师:我是售货员小王,欢迎大家到我的文具店来。(师摆铅笔、橡皮、笔记本、水彩笔……)快来买吧,我店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谁是第一个顾客?生:阿姨好!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  相似文献   

3.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多媒体出示“O”)生:这像小球。生:像小月饼。生:像月亮。······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联想到这么多的东西!大家再想想,老师在上课时叫它什么呢?生:语文老师叫它“喔”,数学老师叫它“零”。师:美术课上,老  相似文献   

4.
<正>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小先生,是不是啊?我刚才就见识了,看同学们的预习,很有先生范儿,很认真!现在对各位“先生”提一个要求,待会课堂上咱们有话就说,有意见就发表,好吗?生:好!师:那就上课吧!上课!小先生们好!生:老师好!师:还好,没叫我老先生。(生笑)请坐!师:今天学习一篇很特别的课文,大家一起读课题。生:“刷子李”。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实录一、看图猜字,情境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起看大屏幕,(出示“秋”字的甲骨文)这是什么?生:(自由应答)蟋蟀!师:我要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生:秋。师:秋。你想猜什么?生:它好像是个“蟀”字。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究竟是什么字呢?(出示“秋”字)  相似文献   

6.
师:(导入新课后放蒲公英种子的录像,生齐读第一句)你觉得蒲公英种子怎么样呢?生:很美丽。评析:形象引路,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师:是呀,我们的风姑娘也很喜欢它。你看,风姑娘来了。(画风姑娘。)生:(高兴地叫)风姑娘!风姑娘!评析:再次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师:风姑娘来了,蒲公英的种子就怎样了呢?(演示活动灯片。)生1:它飞走了。生2:它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师:课文怎么写的?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生读。)师:微风是怎样的风?生:很小的风。师:微风是怎样吹的呢?现在我请两…  相似文献   

7.
师 :同学们 ,我们相处这么久了 ,你们了解我吗?(同学们不作声)那么你们想了解我吗?生 :想!师 :好!这节课 ,同学们就来当一回崔永元 ,采访采访老师。(用笔作话筒 ,注意作记录)你们向老师提问 ,问什么问题都行 ,老师保证实话实说。(学生交头接耳 ,准备提问题)生 :老师 ,您今年几岁了?是哪里人?师 :我今年31岁。我就是本地人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过 ,现在316国道就在我家门前经过 ,交通很方便。生 :老师 ,您结婚了吗?有小孩吗?师 :你看我结婚了吗?(学生笑)我的孩子和你们一样 ,也是一名小学生 ,她很聪明 ,学习很…  相似文献   

8.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习怎样观察。那“观察”是什么意思呢?生:“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师:是吗?在十字路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红绿灯,那谁能告诉我这三色灯是怎样排列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久才有人回答,几乎把几种排列顺序都猜遍了)师:(故作惊诧地)你们没看见过红绿灯吗?(全班摇头否认)刚才有的同学说“观察”就是看,但是红绿灯你们都看见过了,为什么说不出它们的排列顺序呢?看来,“看”不等同于观察。下面,我带你们到公园去实地观察一下吧!(学生兴致盎然,我带学生来到公园大门口)师:谁先来说说公园的大…  相似文献   

9.
<正>热身活动:我说你猜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说你猜。注意听,猜一种动物哦!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真棒!黄色皮毛,大摇大摆,你说!(做请的动作)生:狐狸。师:嗯,我们来看看猜对没有,还有提示呢:狡猾,爱吃肉。现在你可以肯定答案了吗?生:可以肯定答案就是狐狸。师:老师要采访一下你,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10,(10):54-56
导语:花园与荒原 师:(板书:花园、荒原)看到这两个词,你们想到了什么事物? 生:看到花园,我想到鲜花;看到荒原,我想到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 师:请同学们跳出花园和荒原,看到它们,你能联想到什么东西、人物或心情?请同学们大胆联想,写下你联想到的内容。(生写作,师指导,5分钟)  相似文献   

11.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请看屏幕。(电脑演示 鼠与小闹钟的故事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动物们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 师:看来小动物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你们呢?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生:我早上6点起床,7点上学,晚上8点睡觉。 师:同学们的生活也很有规律。请看这是咱班的作息时间表,这是一张火车时刻表,宋老师就是坐4月17日下午5时8分的火车从东营来苏州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好吗? 生:…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数量词。那么,什么是数量词呢?其实,这个问题特别简单,虽然我们以前从没有学过它,但同学们早已在生活中运用了它。不信,咱们表演一个小节目,看里面有没有?我这里开了一个小商店,请几名同学来买东西。(师扮演售货员)小朋友,你买什么?生:阿姨您好,我买一袋酱油。生:阿姨,我买两个面包。生:阿姨您好,我买一块橡皮。师:刚才来买货的小朋友真有礼貌,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清楚。下面我再问大家一遍,刚才这几位同学都买了什么?生:一袋酱油,两个面包,一块橡皮。师: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一、课前三分钟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先共同步入每周一次“与古人同行”。(出示课件)师:同学们,看到这首诗,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先出示诗人画像,再出示诗作)生:王维。师:对,这位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解说)师:了解了王维,让我们走近今天的第二位诗人。(出示诗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杜牧。师:对,这就是杜牧。(出示画像,课件解说)师:让我们走近今天的最后一位诗人———苏轼。(出示画像、诗作、课件解说)【点评:通过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4.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5.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生:我看到我们桌上有学具,我们想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看看能不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组课桌上都有一组推导圆锥体积的学具)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选择的学习方法都可以,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老师,我想把前面两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看书还操作,可以吗?师:当然可以啦,你很聪明,想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李学 《四川教育》2006,(6):28-28
[片断回放]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这里。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生:欢迎)好,他来了!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小精灵)小精灵说:“大家好,我是小精灵,和大家一起学习很高兴。别看我的名字叫小精灵,其实,还没有大家懂得多呢。希望同学们多帮助我哟!大家愿意吗?”生齐说愿意。  相似文献   

17.
师:阵阵清香诱我赶紧来到池边,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CAl课件:荷花图。配乐、生看图欣赏) 师:你觉得荷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太美了! 生:我太喜欢荷花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荷花太美了,真令我陶醉!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被这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己去欣赏荷花,比如:图文对照;边朗读边欣赏;也可以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体会它们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师:将你的欣赏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看谁欣赏得最美。 师:你觉得哪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生…  相似文献   

18.
(情境导入,教桌上放着茶筒、玻璃杯、牙膏盒、墨水盒、钢管、礼品盒、台灯罩、粉笔盒、排球、玻璃球、土豆、魔方)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生:(齐)见过!(接着议论起来)师:(执礼品盒)谁能挑出与“礼品盒”形状一样的物体?生:(齐)能!(生1上去将牙膏盒、粉笔盒、墨水盒放在一边,拿起“魔方”看了看又放回去。学生着急地纷纷举手要求作答。生2上去将“魔方”拿了放过去,学生才松了口气。)师:同学们同意这种放法吗?(稍停、无异议)你们真聪明!还记得这种形式物体的名称吗?生:叫长方体。师:记得太清楚了。大家想做…  相似文献   

19.
谁不是妈妈生的(诱诗兴)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四季的脚步》这首诗,都会背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背背以前学过的诗,并说说诗的作者。(学生背诗,说诗人)师:你们知道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愕然无语)诗人,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生:妈妈生下来的……师:对,诗人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学生笑)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生:有!师:(扫视)谁,不是妈妈生的?(学生大笑)师:(停一会儿)看来,同学们都是诗人的料子。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尝尝做诗人的滋味。【评:…  相似文献   

20.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荧屏,看你能发现什么?生:开始看到了一个点,这个点移动又变成了一条线(直线),这条线再平移又变成了一个平面(长方形),面的移动又变成了一个体(长方体)。师:对了,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就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谁能举一些长方体的例子?生:砖、牙膏盒、一次性打火机等都是长方体。师:师举起一支打火机,这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就知道了。(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学具,看一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