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启闪 《教学随笔》2016,(5):123-123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修改作文让许多教师困惑,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2.
“文道统一原则”和“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文道统一原则,是指文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内容必须借助形式来表达,形式必须为表达内容服务,所谓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原则,即思想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再明确一点就是说,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必须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颇。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感到得头痛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生开始写作的时候,不用强调条条框框,应让学生大胆去写。教师在作文的初始教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重点,让学生“以情造文”,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清楚当前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责难了.但目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偏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业内人有个行话:“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改文,师公怕招魂.”甚至于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大多学生“谈虎色变”,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面对这种窘况,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如何让学生真正领略写作的魅力,掌握写作的技巧,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秘籍”。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要坚持用思想内容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写作观,有针对性的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实现作文教学"文道统一"  相似文献   

7.
“下水文”,一般是指语文教师写给学生看的“同题作文”,也可以称为“范文”。很多语文教师都很推崇写“下水文”。认为它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笔者认为这值得商榷,因为这种教学手段如果不能正确合理使用,将会违背写作规律,束缚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主体性写作沦为空谈。 关于“下水文”,通常的观点都认为语文教师通过亲身写作实践获得的体会。对学生的写作最有帮助。对此叶圣陶有  相似文献   

8.
“文道统一”、“以文载道”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它要求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德育和智育能够得到均衡发展。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素材,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品德的教育。我作为一名在初中讲台执教多年的语文教师,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文道统一”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现将我的一点发现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小档案张贞宇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获“全国语文教学优秀奖”2004年获“静安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获“静安区‘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获“静安区明星教师”称号教学自述长期担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我发现学生害怕作文,不愿写作;同时也发现作文教学的诸多问题。于是,我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作文教学上,用教育理论来指导作文教学研究,努力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教育事业一直以来备受重视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作文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在语文作文中创设情境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根本内容,能够让学生身处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在写作时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把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去发现素材,触发灵感。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承载着“文道统一”重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产生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因素,要求教师一定要认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仔细品味教材,认真选择教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要讲究策略,其主要形式有:情境导入,阅读渗透,作文体验,榜样感染.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原则”──兼谈“文道统一原则”之谬黄立中“文道统一”这条古人文章写作原则,被移作语文教学原则已30年之久。因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一些语文界人士主张语文科中的思想教育(德育)应采取“渗透”的方法。虽然有的提法如陈慰冰先生...  相似文献   

13.
张小燕 《考试周刊》2011,(90):63-6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令教师“头痛”,学生“害怕”,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这些年来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历来都把作文指导和作文评改当做作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来抓,然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却深感作文难教,难就难在指导做了,评改也认真做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老是提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方法的不对。叶老说得好:“学生作文处于被动地位,能否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新课标也提出“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的问题。为此,我大胆作了如下尝试。题。为此,我大胆作了如下尝试。一、学生限时写作。教师…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但同时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文道统一”的体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 “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文》2005,(7):114-114
世界上所有的艺术、技术的教育与传授,都是能者、会者教不能者、不会者,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但是,在当代作文教学中,“常识”却成了一个问题。在许许多多的学校,有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师自己本来就不会写作,却一本正经地教学生写作文。教师不会写作,不知写作的门径,没有什么写作的经验,怎么去评价、指导学生的作文呢?这并非偶然现象。但是,这个责任并不该由我们的语文教师来负,而应该由我们的高等、中等师范院校的中文教育来负,应该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来负。在现有的高等、中等师范院校的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课时安排中,并没有把高中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他们毕业以后不大会写作就是情有可原的了。这一点,已经成了严重阻碍中学、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改方式和新课标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打破教师一手包办批改作文的格局,从“教师为主”的方式转向以“教师为导”。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跳出自己天地来思考,向自己挑战.莫贪恋熟悉的模式套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语文教学园地的每个角落,作文教学——作为园地中的奇葩,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投入十分的热情,让它开得更灿烂、更耀眼。近来,我突破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评阅”这三部曲,在探讨作文新课型方面作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20.
白艳霞 《考试周刊》2014,(88):44-44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探索性,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个性化和创造性体验,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然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学生"望文生畏"的现象。为改变现状,作者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提出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法"三部曲",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摆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困境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