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7,(7):94-94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滑过夜空,出现在北极的,人们称它为“北极光”,出现在南极则被称这“南极光”。极光是怎么形成的?极光与太阳的关系:太阳是极光之源。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强大而高速的带电微粒流,与地球周围稀薄空气分子碰撞时,就会产生发光现象。为什么多发生在南北两极?地球本身是个大磁石,地磁两极非常接近地理两极。  相似文献   

2.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划过夜空。出现在北极的,人们称它为“北极光”,出现在南极则被称为“南极光”。极光出极地,生活在低纬度区域的居民,更是难于一睹它的芳容,这让极光愈显神秘。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06,(11C):41-41
在人烟稀少的地球极地,时常会有璀璨壮丽、千变万化的美丽光带滑过夜空。出现在北极的,人们称它为“北极光”;出现在南极则被称为“南极光”。那么,极光从何而来,又是怎么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极光     
在南极的高空,在漫长的极昼或极夜,常会出现一种鲜艳的光现象,这种奇妙的光被称为“极光”。极光是一种奇特的自然光,美丽异常,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到的惟一的超高层大气层物理现象。关于极光,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都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与赞美。五彩缤纷、变化无穷的极光,是令人神往的自然奇观,是南极最为瑰丽的景色,也是太阳神赠给在南极越冬的人们一份美好的礼物。要  相似文献   

5.
绚丽的极光     
<正>2023年12月,黑龙江、内蒙古、北京等多地出现极光,绚烂、梦幻、神秘……人们搜肠刮肚地寻找着形容词,希望对这一现象进行准确描述。极光确实美丽,但其背后暗含着危险。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可以被预报吗?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绚丽的极光极光实际上只是地磁暴的“副产物”,是一类发光的空间天气现象。当日冕物质携带着太阳的能量与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会随着地球磁场进入两极,大量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撞击大气层,造成大量能量的释放,部分释放的能量会以可见光形式发出,这就是极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  相似文献   

6.
地球会尖叫     
天文学家发现地球能“叫”,如外星人存在,很可能听到这种类似汽笛的刺耳短促高音。 这种声音是一种射电辐射,形成于地球上空,因太阳光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发生碰撞,与极光有密切联系,被称“极光千米辐射(AKR)”。它被封锁在大气层之上的电离层,无法抵达地球表面.对地球无害处。但如抵达地球表面.将压制地球所有无线电台,是当前最强军事信号强度的1万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几乎没有哪种自然现象能与之媲美。它有时倏忽出现,犹如焰火,绽放一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可辉映苍穹数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块巨大银幕,上映一场“球幕电影”。如此美妙的极光,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天文学家说,极光主要是太阳剧烈爆发引起的。太阳爆发,俗称太阳“打喷嚏”。所以,极光其实就是太阳打了个“大喷嚏”,喷了地球“一脸”五颜六色。  相似文献   

8.
秋兰 《学与玩》2024,(4):22-23
<正>我们常常听人们说大自然十分奇妙,它能创造出分明的四季:万紫千红的春天、骄阳似火的夏天、天高云淡的秋天和银装素裹的冬天;它能创造出不同的天气现象: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和冬天的雪;它还能创造出许多少见又美丽的自然现象:傍晚的彩霞、雨后的彩虹、美丽的极光……这些自然现象就像是大自然的孩子们,它们居住在不同地区,样貌不同、性格各异。如果说晚霞是温婉的姐姐,彩虹是活泼的弟弟,那么极光就不爱出远门的妹妹,很多地区的人们从来都没见过“她”。今天我们的“奇迹会客室”就邀请到了美丽的极光,让大家有机会一睹“她”的真容。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出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它轻盈地飘荡,同时忽暗忽明,发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光芒。这种人眼所看到的壮丽动人的景象叫作极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我眼中的极光”。  相似文献   

10.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解读一向是人们所忽视的,人们尤其不太注意文本内涵的解读,以为它只不过是讲了一些一看就懂的科学知识而已,因为这里涉及不到什么复杂的形象分析与深刻的内涵寄托。所以教师往往是表面化地把文章内容再“说明”一下。比如《神奇的极光》一文,用了一个完整的部分讲述了关于“极光”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中国“附宝生黄帝”、“触龙守钟山”,还有希腊“伊欧斯”的动人形象。教师讲解此文,说到这些动人的故事,大都按照一些教学参考书作“学舌”分析,讲什么这些神话故事“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增强了文章的趣…  相似文献   

11.
一、文思导引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属科学小品 ,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 ,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极光是自然界中最美丽的奇观之一 ,自古以来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今天 ,它仍然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工作者去探究那许许多多未解开的奥秘。本文采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 ,使文章脉络显得异常清晰。“古老的神话传说” ,以优美的文笔 ,描述了极光在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有关文献中的神奇形象。“极光一瞥” ,描述了极光经现代科学技术考察之后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真实面目。“极光的来龙去脉” ,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极光的成因。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2.
极光演示器     
《中学科技》2013,(4):44-45
极光是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出现的辉煌瑰丽的景观。七彩炫丽的光如同彩带幕布一般在天空变幻舞动。但若要一睹极光的魅力并非易事,一定要前往两极地区才有可能,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容易实现。本期制作一个简易的极光演示器,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极光”的魅力了。  相似文献   

13.
极光     
嘿!大家好,我是极光。想必许多人都认识我,知道我。我一般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也就是地球上寒冷的地带。因为我经常出现在北极圈附近,大家便习惯地称我为北极光了。不论是叫我“极光”还是“北极光”,我都喜欢。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国家,它美丽古典,错落有致的大风车在旷野里随处可见;有一个国家,它绿色无污染,长长的大堤上,人们竞相骑自行车游览。这个国家被世人羡慕,据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因为它非常注重发展绿色经济,注重无污染能源的开发,所以,人们称它为地球上的“绿色模范生”。这个国家就是丹麦。  相似文献   

15.
极光     
《初中生辅导》2013,(11):F0002-F0002,F0003
极光(Polar light,aurora)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与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光现象。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地球高空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数量。通常,人们在夜间看到灿烂绚丽的光带或光幕,在南极产生的极光称为南极光,在北极产生的极光称为北极光。产生极光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极光的形状一般呈带状、幕状、弧状、放射状等。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习题。大气现象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极光。在北极地区,天空经常被绚丽的绿色、紫色和金色反射光照亮。这些就是北方的极光(北极光)。北极光的形成过程和电视机中的显像过程很相似。在电视机里,显像管内的一支“电子枪”能使在真空管后面的热金属丝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由磁场和电场瞄准发射,使荧光屏上的点发亮。北极光闪耀的“荧光屏”就是地球上空大气层中离地面84公里-114公里的上层空气层,而显像管内肉眼看不见的细端则等于地球的磁尾。燃烧的太阳会像拉橡皮筋一样把地球磁场的一部分拉入到太空深处,当它弹回…  相似文献   

17.
动物寿星龟     
龟早在二亿多年前就出现往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地球上一百多岁的龟并不罕见,它们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万年龟”。而它们长寿的秘诀,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食量大、活动缓慢,有坚硬的外壳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中文自修》2008,(3):63-64
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这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强大的带电亚原子颗粒流,该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磁场使该颗粒流偏向地磁极,从而导致带电颗粒与地球上层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极光。  相似文献   

19.
在高二册第三课《神奇的极光》一文中有下列内容 (见课本第 1 6页第 1 3~ 1 5行 ) :“在古代 ,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 ,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 ,如叫做‘天狗’‘刀星’‘蚩尤旗’‘天开眼’‘星陨如雨’等等 ,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对此 ,我的意见是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 ,在黄河流域 ,最北不过京津地区 ,再往北 ,便称不上中心了。在这样纬度大致在 3 5°~ 40°的中纬地区 ,极光很罕见 ,因而关于极光缺乏记载 ,语汇中没有“极光”一词 ,并不奇怪 ,这就像热带民族的语言中没有…  相似文献   

20.
瑰丽的极光     
极光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早在2000年前,《史记》中就有描述:像火炬耀空的“烛星”,像烟云飘忽的“卿云”,像光劈夜幕的“天开”。1957年3月2日夜,我国黑龙江省漠河镇居民也目睹了瑰丽的极光:一团殷红灿烂的霞光突然升腾起来,一瞬间变成了一条弧形的光带,一直伸向南方的天空,在夜空中足足停留了45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