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与重心,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就是指立足本校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并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贴近学生、学校、社会,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提升德育工作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如何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及关键点为德育,在立足于学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发校本课程,让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将课堂和学校内外的不同德育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同时,对贴近学生、社会和学校的不同德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研究校园德育工作中的校本课程,将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使德育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最终给社会提供较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王嵩 《四川教育》2020,(6):32-32
教育部2017年8月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当前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说教式、形式化,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被忽视,使教学与德育成为“两张皮”。其实,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润物无声,需要教师将德育巧妙隐匿于日常的教学中。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实现“课程育人”。数学课程也是德育课程之一。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秦茂森 《学周刊C版》2023,(22):163-165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各学科教师需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依托课程育人元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阶段,仍有不少体育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没有挖掘利用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不利于达成体育课程育人目标。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成长规律,灵活引入德育内容,有机统一体育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和德育工作,切实提升体育课程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瑞棠 《辅导员》2012,(12):77+72
进入21世纪,"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校本德育课程成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了"立德正行,快乐成长"的德育理念,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和实施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端正的行为,在快乐中成长。一、构建《快乐成长存折》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立德正行,快乐成长(一)精心规划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德正行我们开设了《小学生快乐成长存折》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德育是贯通课堂教学的一条潜在的红线。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 ,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 ,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体育课是活动的课堂 ,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优势。一、教师形象的熏陶感染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师道尊严”,但尊师的前提首先是要“师尊”,为师者必须要有值得人尊重的德、才、学识 ,才能受到他尊 ,才具有教育学生的资格 ,体育教师的举止言…  相似文献   

7.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好德育工作,除了建立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各学科的横向渗透,努力在备课上增强教学大纲、德育大纲的“双纲”意识,尽可能挖掘、梳理、提炼德育因素,并根据学科的特点,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突出题材中显性教育因素,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因素,补充教材外的相关因素。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  相似文献   

8.
<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简言之,学科教学要体现教育的基本功能,立德树人。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蕴含许多德育因素,教师可以根据英语学科特点以及初中学段的学习任务,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让英语教学更具教育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为。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往往存在着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蜻蜓点水、过犹不及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注重"。1.注重确定好德育渗透点。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首先是本学科教学,该达成的学科目标必须不折不扣地达成。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去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0.
张小平  张兴磊  丁健桦  罗建强 《教师》2023,(11):102-104
文章以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根据“质谱科学与仪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对该课程进行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设计。课程思政案例的设计主要包含四方面:案例主题、教学目标、案例意义和教学过程。结果表明,该思政示范课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校本德育课程成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了"立德正行,快乐成长"的德育理念,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和实施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端正的行为,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以促进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学已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家庭这一重要资源却很少有人涉及,因此重视家庭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隐性德育课程是军校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一物质环境和精神一文化环境两种类型。对军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建立在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下学员主体意识增强、学员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军校实施主体性德育的要求。由于隐性德育课程强调“隐”这一特征,使其开发和控制更具操作性。在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谨遵无灌输原则、方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充分挖掘学校各个方面内含的隐性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14.
黄再龙 《考试周刊》2012,(33):133-133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日益受到关注。为此,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应结合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在学科育人的观念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专门的德育课程,也需要将德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为此,从“充分挖掘课本素材,培养相关品德”“充分落实学科融合,渗透德育素材”“结合相关互动活动,渗透相应品质”三个方面,对立德树人观念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没有课程资 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变 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课程资源是丰富多 彩的,但生活永远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为 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 源,把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 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 想,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挥专业知识所蕴含的德育功能,认真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应充分认识到在其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积极性,通过开展专项教研室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意识。努力挖掘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堂上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进取精神和爱国精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能重智轻德,要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渗透德育。把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的生物教师,应全面地认识和正确地理解生物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原则和方法,在充分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搜集和补充新事例、新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是被刻意加强了的一个目标领域。加强情感目标的教育,是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灵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教师与学生、环境等课程资源,进行情感教育,落实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的德育工作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中学地理学科同样如此,其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挖掘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元素,是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要求,也是地理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主动把德育纳入地理教学体系,并借助德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广大地理教师要着力加强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