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秦刚余怀疑《药》中“浑身黑色的人”的身份(见《语文世界》2001年12期),认为那个“浑身黑色的人”为康大叔同行帮凶,与康大叔相勾结,更能显示反动势力的强大和暴虐,更加深化了主题,并列举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教读完鲁迅小说名篇《药》之后,很多同学对中“黑的人”是否就是康大叔存有疑问,正巧秦刚余同志也认为《药》中那个“浑身黑色的人”为康大叔同行帮凶,并列举了一系列的疑点(见《语世界》2001.12)。笔认为这些疑点尚有可疑之处。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一篇传统课文。每次教这篇课文时 ,我的脑子里都会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是康大叔吗 ?但早有专家对此下了定论 :人教社《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2 0 0 1年 1 0月第二版 (P50 ) :肖像描写。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满脸横肉” ,“披一件玄色衣衫 ,散着纽扣 ,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 ,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人教社《语文》第四册 ( 2 0 0 1年1 0月第二版 )《药》的课后“练习”第三题第 2小…  相似文献   

4.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北…  相似文献   

5.
“品”词     
学习《药》一文时,分析“康大叔”这一人物,我从“品”词入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给华老栓这一段,学生“品”得有滋有味。学生首先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品”的词语,然后拿与它近义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出文中词语的准确与形象性。学生:康大叔的“抢”与“抓”,一个急,一个缓;“扯”与“撕”,一个武,一个文;“裹”与“托”,一个粗,一个雅;“塞”与“递”,一个横,一个柔;“抓”与“接”,一个贪婪,一个平淡;“捏一捏”与“掂一掂”,一个内行,一个外行。这一“品”,“品”出了兴趣,“品”活了思维,康大叔的凶狠、蛮横、贪婪的性格特点便…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为人所称道 ,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且看描写华老栓买药的一段 :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 ,抖抖的想交给他 ,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 ,嚷道 :“怕什么 ?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 ,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 ,转身去了。此处接连使用了动词“抢、扯、裹、塞、抓、捏” ,贴切地刻划了刽子手康大叔残忍、贪婪的性格 ,其形象生动之处自不必说 ,其中“捏一捏”的描写更有深刻意味 ,值得细细品味。为何要捏一捏 ,是否只…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各类语教材常选不衰的课,它的主题的深刻表达,明线暗线相结合的结构的精巧安排,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精当描写,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都有着独到之处,令人广为称道。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方面,鲁迅先生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小说塑造了勤劳善良、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斗志昂扬、意志坚强的夏瑜,卑鄙诡诈、骄横贪婪的康大叔,为学长廊增添了一个个鲜活而性格迥异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8.
《药》中的人物描写,大致有以下四端。第一描写人物的外表夸张地描写人物外表的特征,这是探索人物的心灵,展示人物性格的惯用手法。《药》中这样写道:“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肿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这是一幅患有童子痨的严重病人的画像,他已经十分虚弱,瘦得皮包骨头。这不仅是生理描写,而且是病理描写,文中凡写到华小栓的地方,老是和“一阵咳嗽”或“咳着”的字眼连结起来,真是贴切极至。康大叔是个“浑身黑色的人”,他的脸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的《药》一文的第一部分有这样两段文字,“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传统的看法(包括教参及课后练习)一致“对号入座”地认为此处描绘的人物就是康大叔本人,笔者对此实不敢苟同。第一,前后两人的说话语气迥乎不同。上文中黑的人出场便对着老栓吆喝,“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由此可知这只是一个为利而来与老栓素未谋面的人,而且转身离去时对老栓的胆怯还不无鄙夷,嘴里…  相似文献   

10.
鲁迅《药》中“黑的人”是不是康大叔呢?这个问题,近几年来颇有争议。笔者认为,从以下十个方面看,“黑的人”就是“康大叔”:(1)从衣服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13.
描写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及自身价值进行艺术表达,使人对相关的人和事获得具体、形象的感受。一、动作、语言描写的个性比亚里士多德说过:“性格的生命在于动作。”在小说《药》中同是描写“拿钱”的动作,华大妈是“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来的,从藏钱位置,掏钱时间,看出攒钱之难,如拿家珍;而康大叔在刑场外“抓住洋钱,捏一捏”扬长而去。作者用“抓”字,写出其野蛮、凶恶的举止,又用一个“捏”字,表现其动作的熟练。作者通过对“掏”、“抓”、“捏”不同行为的描写,使动作独具个性,惟妙惟肖,神思得兼。在…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  相似文献   

15.
“幸运52,在下李咏祝好运常在!”作为中央电视台二套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幸运52》的人气十分火爆。而《幸运52》的主持人李咏可以说是男主持人中的一个异数:一副新疆人的模样,身着合体的黑色西装,右手握拳,从额上甩出去的、改造过的“西式军礼”是李咏的“注册商标”;咧着大嘴,一脸“赖”不拉叽的笑,一口“铁齿铜牙”,像上足了发条似的浑身是劲儿。然而就是这位央视“坏小子”,把节目现场气氛搞得红红火火,也看得电视机前的观众浑身带劲儿,被鼓动得直想去现场“幸运”一把。李咏有着让一个娱乐节目雅俗共赏的天才,他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文学就是人学”,小说灵魂在于人物形象,而成功的“行动描写”往往如黑格尔所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能把人的最深刻方面见诸现实”。但怎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以“动”传神,“动”中见人”?我们主张以生动性、典型性为原则,锤炼动词和动词短语。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世人赋予《长恨歌》的种种主题都不符合白居易原意,本文认为,《长恨歌》是作者在青年时代完成的即兴之作,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伤方法,对李隆基占有儿媳杨玉环的宫闱丑闻加以大胆改造,从中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中帝王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自己的爱情理想,同时在客观了暴露了封建的贪婪与虚伪,为世人揭示出统洁者追求“倾城”必倾城,贪婪“倾国”必倾国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体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引起联想、想像,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表演集声色、动作、表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最具体。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既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充当“导演”指导学生表演,或亲扮角色为学生表演。比如,教鲁迅的《药》,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刽子手康大叔的凶狠、贪婪,我选取华老栓从康大叔手里买药那一段情节…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阿·托尔斯泰)五年制第十册17课《景阳冈》在动词运用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文章第9自然段写人虎相遇,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并没有赋予英雄人物以任何英雄行为,唯一的,就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又闪在一边”。这一个接一个的“闪”字,看来轻描淡写,又似重复雷同,其实很见作者的功力。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郭秀锋 《考试周刊》2011,(77):20-20
金庸《飞狐外传》中胡斐“急人所难、行侠仗义”的性格和《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性格很是接近。通过对“血印石”与“拳打镇关西”情节的对比,作者发现金庸《飞狐外传》中在形象塑造、情节设置方面对《水浒传》多有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