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成名及其代表作《伊豆的舞女》是川端高明创作技法成功运用的典范。以《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从背景设置、自然描写、肖像刻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结局设定等方面入手,可见《伊豆的舞女》的创作技法和一代文学巨匠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是其初期代表作。小说文体清新、明快、简洁,所有描写都是通过高中生"我"的所见所闻来完成,流淌于全文的是带有洁癖的青春前期的多愁善感的朦胧情愫。结合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伊豆之旅以及私小说的特点,考察《伊豆舞女》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揭示作品的私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3.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文学悲凉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有很大关系。小说《伊豆的舞女》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自我人格。满足了川端对纯洁爱情和美好人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情与爱情的补偿性实现。川端早年扭曲的心理人格不仅影响了小说的内容,而且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貌。心理描写是《伊豆的舞女》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领略到《伊豆的舞女》极其敏锐的艺术内涵与人格特征。《伊豆的舞女》的描写汲取了表现主义艺术技巧,也体现了美学追求。重视感觉在表现中的作用,无论自然风景还是人物的描绘,都以"我"的感觉漫射出来。对境物描写的纯熟运用,体现了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原型批评家们有句名言:“一个故事,而且只有一个故事,其正值得你反复的诉说。”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中并不鲜见。考察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早期创作就不难发现伊豆是一个令他魂牵梦索的创作题材:《伊豆的舞女》,《南伊豆纪行》、《汤岛的回忆》、《伊豆之归》、《伊豆温泉记》、《温泉场的事》、《温泉宿》、《椿》、《旅人宿》、《舞女旅行风俗》等等,构成了川端康成多姿多彩的“伊豆世界”。 一 川端康成何以选择伊豆作为创作对象且创作热情经久不衰?这是走进伊豆世界时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川端康成在《汤岛的回忆》(1922)中是这样回答的:“我在伊豆尝到的,首先是旅情,其次是伊豆的乡村风光,第三是正直的好意。”  相似文献   

6.
金宁 《林区教学》2014,(1):65-66
川端文学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表现技巧和手法,来表达日本民族独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进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独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日本文学传统中独有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因此,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始终具有着一种悲与美相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也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学地位的重要基石,是他对自己文学基调的定位之作。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我"因孤独症而性格扭曲,却在与巡回艺人、特别是和纯真美好的舞女的接触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孤独得到治愈。可以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首洋溢着喜悦和哀愁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川端康成对日本学传统的继承和对《伊豆的舞女》本的分析,评析了作品亦悲亦美的艺术格调,清新柔美的艺术表现,含蓄纤细的人物刻画,简洁流畅的结构特色,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肯定了《伊豆的舞女》在川端康成创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这部发表于1926年带有作者自传性质的小说,是作者前期创作的名篇之一,一直是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的解构主义分析,即美丑与善恶、高贵与低贱欲念与爱怜之间的二元对立及其消解的分析,使我们对作品的内容中所体现出的各种矛盾有了深层次的解读,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川端康成想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品自问世以来,研究和评论的文章层出不穷。大多数的研究者是从作者的人生观、作品的思想特点论述《伊豆的舞女》的文学特征,而本文通过对作者的创作情感、创作背景以及小说本身抒发的情感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笔者认为这篇有着浓郁自传色彩的小说,更像是一首承载着作者青春的懵动和忧郁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10.
本稿以1974版电影《伊豆的舞女》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也参考了同名小说,探讨了荣吉、"我"、阿妈的心理描写。结果表明,荣吉认为"我"是个好人,阿薰是个孩子,支持"我"与阿薰交往。"我"喜欢舞女,愿意为她做事情。即将离开舞女,担心再难相见,心如乱麻。阿妈的心理是复杂的。身份不同,不允许与高中生的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伤害舞女。电影的编剧以及川端康成巧妙地运用心理描写,在刻画人物思想性格方面为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它透过一双对舞女满怀朦胧爱恋的眼睛,表现了舞女的纯真和清雅,以及她内心的悲伤和哀愁,渲染出一种幽雅与纤细既悲美的情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川端康成的佛教虚无观。  相似文献   

12.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创作的名篇,被誉为昭和时代的青春之歌。"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理念之一。川端康成的作品大多体现了物哀之美。《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之美是通过少男少女男女朦胧恋情、社会下层女性的淳朴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三个层次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色彩美是日本关的相位之一。许多日本作家笔下都充满了斑斓的色彩。其中,川端康成是描写色彩的典型代表之一。他的《伊豆的舞女》以白色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通过白色象征纯洁、尊贵和毁灭来体现小说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4.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塑造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本文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的进一步解析,探究出整部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塑造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本文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的进一步解析,探究出整部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1926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发表了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自此以后,美丽动人的舞女熏子与我的初恋故事,感动  相似文献   

17.
《伊豆舞女》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创始人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以去伊豆温泉疗养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写成的。作者用唯美的笔调在描述段朦胧纯真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又折射出自己独特的文学幻想和艺术魅力——生死轮回,努力使文学艺术在人类精神的轮回转生中永存不灭。  相似文献   

18.
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在反映少男少女情感的众多作品中格外清新细腻,格外朦胧纯真,恰似一枝雨后的小荷,清雅优美。  相似文献   

19.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在《伊豆的舞女》中,天真清纯的舞女"薰子"与主人公"我"演绎了美好朦胧的恋情。笔者立足于"我"、薰子以及其他巡游艺人们的人物关系以及对人、对生活的态度观察,剖析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前期小说创作的名篇之一。在这里,他以“物哀”之笔,饱蘸伊豆风情写下了一个凄婉含蓄而又朦朦脆脆的青春爱情故事,其间不渗透着日本古典的审美意蕴。作者于温柔的伤感、波波的哀愁中不懈地寻找其精神家园。浓郁的审美意识流淌于作品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