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2000年3月第2版)中,《勾践灭吴》一文的第四段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第五段里“乃致其众而誓之”,是这样翻译的:“于是招来大家宣誓”。两个“誓”字,一个解释为“发誓”,一个解释为“宣誓”。笔者认为,这两处解释是错误的。《勾践灭吴》中的“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一句,上文是越王勾践听从大夫文种的计策,向吴国求和;下文勾践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  相似文献   

2.
李荣军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2003年6月第1版)《勾践灭吴》中有这样的句子:“国之孺子之游者。”《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译为“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此处将“游”译为“流浪无归”,笔者认为这种翻译不妥,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经典选文《鸿门宴》(选自《史记》),在该选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将“沛公今事有急”之“急”解释为“危急,形容词作名词,活用为‘危急的事”’。教师用书的译文中将这个句子翻译为“沛公如今有急难”,这两种解释都是把“沛公”当作主语,把“有”当作谓语动词,把“急”活用为名词当作宾语。可是这样翻译就漏掉了“事”这个实词,这不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编者对这个句子中“有”和“急”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  相似文献   

4.
“举以予人”应这样注译刘春澍苏询《六国论》一文中,有“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一句,课文中对“举以予人”的解释是:“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我认为这个注释不妥,“举以予人”应翻译为:“全(把它)拿来送给别人。”如果按照课文中的注释,把原...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兰亭集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文中对“宇宙之大”没作解释,而对“品类之盛”的解释为:“地上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据此注释,不少学生认为此两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的”。但从“之”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和两句应有的表意效果来看,该两句应理解为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式。其理由如下:1、“之”作为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在古汉语中,这种用法最为常见。如:(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2太后之色少解。(《触…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之”的第一种用法是作动词,意思是“到……地方去”。如:“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要到南海去”。(《为学》)“之”的第二种用法是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如: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②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③学而时习之,不…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 一、以“誓”字巧导入 师:(板书“誓”)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对,这是发誓的“誓”,也是誓言的“誓”。让我们看“誓”这个字:上面是“折”,下面是“言”,  相似文献   

8.
高语教材《鸿门宴》一文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字,课下未作解释。《教师教学用书》悔整个句子翻译为:“只叫张良留下辞谢。”其他参考资料均依此说。可见,资料编写者都认为这里的“谢”是“辞谢”的意思。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这里的“谢”应该是“道歉”、“谢罪”的意思。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9.
高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把“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这样翻译,显然与上语意缺少连贯,理不通。于是有人认为:这里的“敢”字,应当理解为“岂敢”、“哪敢”、“怎敢”。此句可译为:“哪敢用这个麻烦您(亲自动手)呢?”以为这样译,前后理一贯,谦恭的语气也表达得很好。(见《中学语教学参考》2000年第11期《(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  相似文献   

10.
《甘誓》时代的君主历来就有争论,至今尚无一致意见。《甘誓》有三种,《尚书》、《墨子》、《史记》皆有,内容大同小异。为便于讨论研究,现把《尚书·甘誓》抄录如下: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子则孥戮汝。”对于《甘誓》的君主是谁的争论有三派:其一,墨子认为是《禹誓》。《吕氏春秋·知分》从其说:“禹攻曹、魏、屈骛、有扈,以行…  相似文献   

11.
一、两处翻译质疑“然后得一夕安寝”一句,高语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2007年3月第2版)(以下简称《用书》)翻译为“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这样翻译有两个疑点:1.句中的谓语是哪个词?从《用书》的翻译看是“得”,但以句意看应该是“寝”。2.“得”字是什么意思?究竟是“能”还是“得到”?  相似文献   

12.
章年卿 《现代语文》2006,(12):16-17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和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都选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首句“金樽清酒斗十干”中的“清酒”,初中语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注释为:“(斗十千),一斗值十干钱(万钱),形容酒美价贵”。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教材上的注释是:“(金樽清酒斗十千)这是夸说宴会上有极名贵的酒。详见《将进酒》注”,在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将进酒》中的注释是:“(斗酒十干恣(zi)欢谑(xue))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斗酒十干,一斗酒价值十干钱,意即名贵。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两书的解释如出一辙,重点放在“斗十千”,认为是形容酒之名贵。这种解释还是说的通的,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印证:一是从本句结构及与下旬“玉盘珍馐值万钱”对应关系;二是本句的化用渊源:先有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次有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之辞。但这种解释忽略了一个关键字——“清”!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  相似文献   

14.
也说"互文"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教材注释的两点补充河北/王荣杰(一)《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沛公曰曰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其中“从百余骑”注释上只有一句翻译。现做如下补充:1省略了两个成分:代词宾语“之”和介词“以”,应是“从(之)(以)百余骑”。2状语后置,应是“(以)...  相似文献   

16.
互文小议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二句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合译为‘命运’。数、理同义,另有合成词‘天数’‘天理’‘理数’,都是天命、命运的意思。”笔者以为此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徐静 《辅导员》2011,(23):19-20
“誓”是一个熟面孔.也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个字。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发誓……”可对于“誓”这个普普通通的字,好多人却容易写错。这不,小刚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8.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19.
《干将莫邪》“当于汤镬煮之”的“当”,一般都理解为“应该”。《语文知识》1997年第3期《释“当”要恰当》一文认为不是“应该”,而是“判决”的意思。因为“汤镬”是一种酷刑,“当”作“判决”讲便顺理成章。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解释“当”也有“判罪,判决”义,古汉语中也不乏这样的用例,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作为上例中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语文教材(2008年第5版)必修一《师说》一文,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的释义为:“【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辞海》对此“师道”的解释与教材同。《辞源》于【师道】下有一义项为“求师从师之道。”所举之例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但没有对“求师从师之道”的“道”做进一步解释。笔者认为教材及《辞海》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