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岩伟 《成才之路》2010,(33):26-27
在西方史学史上,列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无疑是最令人难以忘却的人物。这位史学大师一生笔耕不辍,留给后世极其丰富的史学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史学遗训。他被后人誉为“科学历史学之父”,其开创的客观主义史学与兰克学派独步史坛,代表着19世纪西方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下面笔者就其客观主义史学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
兰克的史学     
在兰克和歌德之间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使用最简单的语言,只是偶尔才出现一个不平凡的宇眼,就象用一颗宝石来装点一件雅致的衣服一样。但却能表达  相似文献   

3.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在西方史学界被认为是强调“客观”而“科学”地对待历史的史学大师,也有人把他视作唯心主义史学的代表。尽管说法不一,但都推崇他为西方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传统史学(相对20世纪的“新史学”而言)的集大成者.一、兰克其人及主要学术成就1795年12月21日,兰克生于德国图林根的维尔小镇,一个中产阶级的路德教信徒的家庭。他的孩提时代,是在一个严格的、苛求的读书环境中度过的。在初学阶段,他就刻苦学习,嗜读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4.
兰克生于 1 795年 ,1 885年去世。早年刻苦学习 ,喜好古典文学 ,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81 8年兰克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 1 82 4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拉丁和条顿民族史》 ,迅速轰动了德国史坛。在该书中 ,他提出了欧洲的统一性问题 ,并指出 :“欧洲不是统一于基督教 ;也不是统一于欧洲这一共同地区 ;更不是统一于天主教会。”那么欧洲的统一性在哪里 ?他认为欧洲文明是罗马因素和日尔曼因素的融合。1 82 7年后 ,他写成《塞尔维亚革命史》。该书十分同情塞尔维亚人民反对土耳其人统治的斗争 ,并深信土耳其人不能统治斯拉…  相似文献   

5.
兰克史学与如实直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克史学曾经在故乡之外被认作客观史学的象征,即使近来对兰克历史哲学一面的介绍也仍然屈从于先见,本文力图说明,兰克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其时代“历史科学”观念的独特性质,这与其历史哲学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是注重历史的时代,也是“历史学的世纪。在这个史家辈出的时代,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闻名当世,享誉后代,一些西方学者称颂他为“编写客观历史的最伟大的巨匠”、“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第一人”、“近代史学之父”等等,蜚声史坛的“兰克学派”就是由他首创而得名的,英国著名学者阿克顿勋爵,对兰克也曾作过这样的评价:“我们每走一步都要碰到他,兰克对我们的贡献比任何人都来得大”。这些评论虽属溢美之词,但可看出他对西方史学的影响。今年是兰克逝世一百周年,探究他的治史理论及治史方法,以说明他对历史学的贡献及其在历史观上的根本缺陷,对于我们批判地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史学遗产,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中国实证史学多持客观史学立场,其形成与西方史学之传入有关。但其思想来源,即实证主义、兰克史学与实证史学三种客观主义史学思想却长期被学界混淆。此三者中,实证主义与兰克史学分别源于英美经验主义传统和德国历史主义——观念论传统,在史学方法和基本意旨上均呈针锋相对之势。前者主要指向人类社会历史客观规律,具有科学主义的社会科学倾向,后者则指向"客观中立"的个体描述,具有人文主义倾向。而实证史学则是两者在转型期的调和形态,在西方史学中只是一个短暂的思潮,但因时逢中国近现代史学奠基之机,且恰与中国传统史学的纪实传统契合,遂成为中国近代史学专业化的真正导师,而其客观历史事实观念也因此成为中国史学的"常识"。  相似文献   

8.
晚明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同时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史学家.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史学著述,而且以崇尚直书实录、实证考信、变易求通、治史经世等史学思想影响着后世史书的编纂,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广智教授长期关注兰克史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在《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关于兰克的传略及论文。近年来又格外注重兰克史学的“影响研究”,在每届博士生的西方史学史专题研讨班中,“兰克史学及其影响”都是重点探讨的命题。本文所录,从一个方面可以体现西方史学史专题研讨班及张广智教授的教学风貌。张广智教授:兰克(LeopoldvonRanke,1795———1886)是19世纪德国史学大师,在西方史学史上,他是一位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历史学家。西方史家称赞他为“近代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近代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大师”,“…  相似文献   

10.
自近代史学产生以来,主要表现为两大学术流派.一派主张用史料说话,另一派主张探索历史发展的结构.虽然这两种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但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推进史学的进步,值得学界反思.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史料学",它应该以史料为研究对象,不但研究史料的要素和结构,而且研究不同史料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史料之间的规律,从而为历史研究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近代史学产生以来,主要表现为两大学术流派。一派主张用史料说话,另一派主张探索历史发展的结构。虽然这两种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但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推进史学的进步,值得学界反思。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史料学”,它应该以史料为研究对象,不但研究史料的要素和结构,而且研究不同史料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史料之间的规律,从而为历史研究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陈黻宸对史学的本体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史学思想在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基础上,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史学元素;陈氏对史学理论及方法论有独特见解,并形成了自己写作新史的方法,因而,其在中国近代“新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14.
就古代史学理论而言,中国远远走在了其他文明古国的前面。古代西方并不乏史学巨著,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波里比阿、阿庇安与塔西陀等大师也曾分别就治史原则和方法留下了各自的一些见解,却没有形成一门史学理论体系。在中国,承太史公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理论意识的影响、唐代  相似文献   

15.
自从马克思发见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以来,在历史学的领域中便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斗争是异常复杂尖锐的,资产阶级的学者,除了公开地进行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外,同时还利用各式各样的谎言,欺骗人民群众,达成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政权的目的.客观主义即为其卑劣手法中的一种.解放后,劳动人民已掌握了政权,群众的觉悟空前提高,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学者"要公开地宣扬唯心主义史学观点,已不为人们所容许,因而他们更采用各种隐蔽的方式,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史学已走过百年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无论是专门研究机构设置的增多、研究队伍的日渐壮大、还是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均有长足进步,堪称辉煌三十年。但也存在着不容忽略的问题,包括既不能在法学学科内进行有效交流,也不能与历史学进行平等对话,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排拒”;不重视文献资料建设,追求所谓的“填补空白”,致使研究成果中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性论著凤毛麟角。这成为学术发展的隐忧,如不能正视并加以解决,中国的法律史学最终走不出狭小的“象牙塔”,无法“成为世界法学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客观主义教学设计范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考察客观主义的基本假设出发,分析了客观主义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描述了典型的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在其晚年之前,是一个阶级色彩和党派立场十分鲜明的人物。但从1937年8月出狱之后,随着他政治观点的变化,在思想上采取了客观主义的立场。这一立场的形成,有它的直接原困和历史原因,也有它的思想根源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原因。作者认为,陈独秀晚年的思想变化,它的直接原因,或者说他晚年政治思想形成的关节在于他对苏联经验的独立思索。他的客观主义立场有其虚伪性,但也曾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有效教学原则问题,对有效教学原则研究的动因进行分析,在论述客观主义的哲学内涵、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只有坚持客观主义视角的有效教学原则,才能为教学实践者审视和实施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都反映了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但二者之间的理论和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客观主义认为知识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走向了绝对真理的极端,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陷入了相对真理的泥潭.在教学过程中,客观主义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把知识完全迁移到人脑的内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建构主义则相反.为此,莱些学者提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目的是使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视学科和学习阶段而定,把握好二者的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